今日香港,睇戲真要趁早,否則可能沒機會看。五個月前,我在這裏推介了香港電影《尚未完場》——以北角璇宮戲院創辦人歐德禮(Harry Odell)為題材的紀錄片——近日基於某個難以說清的原因,電影團隊要將歌手張敬軒出鏡受訪的部份剪掉(詳見團隊聲明,注1),於是就有了現在香港公映的第二個版本。
近日我有緣看了《尚未完場》第二版,覺得同樣精彩。張敬軒部份本就不多,亦非主角,出場只是錦上添花,給觀眾帶來一點驚喜而已;沒有軒公的第二版,敘事結構不變,且更聚焦於主題,跟第一版可謂各有千秋。這次同看電影的友人,有幾位並未看過張敬軒版,均大讚好看,絲毫不覺得缺了什麼。
你可能奇怪:拍一個在香港集體回憶中幾近灰飛煙滅的歐德禮,究竟有何好看呢?難道又是懷念「美好舊香港」?我看了兩次,可斬釘截鐵答你:不是。如果只是平舖直敘,販賣the good old days情懷,片子就很單薄了,根本不可能感動萬千觀眾(我推薦《尚未完場》給朋友,他們事後皆異口同聲讚好)。
《尚未完場》記錄的香港,讓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城市——相信也是兩位導演事前想不到的。片中香港人不再是咬緊牙關拚搏上進,展示什麼「獅子山精神」的載體,反而是一群抱着「初戀精神」、勇於嘗試的浪漫主義者。當然,香港人形象之所以有此神轉折,大概也因為主角不是華人。
五十年代香港雖不富有,但五湖四海的奇人異士(包括外國人、中國人)都被它自由包容的氣氛吸引,雲集這塊彈丸之地,各自懷着「不如試試」的實驗精神,不問收獲,只想做些香港前所未見的事。例如歐德禮,就憑他滿腔熱血,以及長袖善舞的交際手腕,邀得眾多世界一流的音樂家赴港演出,還促成了大會堂的興建,對本地文化貢獻良多。
在片中亮相的社會學家吳俊雄教授總結說,歐德禮及其時代所代表的一種精神,即是「凡事也有第一次」,不管世界多封閉,你總會碰上一些人和事,令你覺得有火花,那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愛上那樣的自己」,這就是「初戀精神」。
吳教授以上金句已廣為傳頌,而我第二次看《尚未完場》(或者說,是第一次看《尚未完場》2.0),除了留意到很多初看時漏掉的細節外,更發現了另一種「香港精神」,不妨稱之為「蒙娜麗莎抱燒鵝」的精神。
在電影開場不久,有個鏡頭拍到皇都戲院外牆上,掛有一幅「人人和平」廣告畫,是蒙娜麗莎抱着燒鵝,十分無厘頭,但又耐人尋味。近日看團隊的製作筆記,才知道剪接師一直對這幅畫念念不忘,導演Dora更說:
「蒙娜麗莎溝燒鵝,跟牛舌意粉、瀨尿牛丸如出一轍,都是歐德禮精神,白天可以做新馬仔、黃飛鴻,晚上是小提琴大師上場,打破條條框框一直是我們引以為傲的精神。」(見「製作筆記」)
說得對,思想不拘一格,中西雅俗共冶一爐,不正是香港文化的特色嗎?「蒙娜麗莎抱燒鵝」和「初戀」的精神,我認為都比老掉牙的「獅子山精神」更能說明昔日香港成功之道,也更合乎我對香港文化的體會。
《尚未完場》還有一句旁白我印象特深,那是說:「自己歷史自己寫。」這並非表示自己寫的歷史才正確,而是說真正的歷史,應該由千千萬萬個話匣子同時開唱,方能在時間的深邃的劇院內,鏗然交響出一種富有真實感的立體聲。
「不朽香江名句」不是光靠人民「艱辛努力」就寫得成的。看了電影,更明白香港最需要的,始終是赤子的熱誠、鬼才的靈光。「獅子山精神」不能概括香港人,Hong Kong is something more。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