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病,它會影響心臟的正常節律,其中一種最常見的類型是「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ib),簡稱「房顫」。研究證明,房顫不但會提高中風的風險,也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的發病和進展相關。

研究統計顯示,全球超過3,700萬人有房顫症狀,美國大約300萬~600萬人有房顫症狀,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房顫的發生風險會逐漸提高;以80歲的族群來說,患病比例約為9%。那麼,發生房顫時,會出現哪些症狀?臨床診斷和治療的方法又為何?

甚麼是房顫?

房顫是由心臟內部電信號故障引起的異常心跳。在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臟會按照一定的節奏收縮和放鬆;而房顫發生時,心臟的上腔室會快速且不規律地跳動,就像是「顫抖」,讓人感覺心跳少了一拍,心跳出現加速或者扑騰狀態,有人形容這種感覺就像有一隻蝴蝶在胸口裏飛舞一樣。

房顫有時是持續的,有時是間歇性的,因此患者的心臟可能會在顫動和正常節律之間切換;通常房顫會讓人感到難受,造成呼吸急促、暈眩或虛弱無力,但是也有一些患者根本察覺不到自己的心臟跳動不正常。

房顫會引發的風險

心臟跳動不正常時,或是心房處於顫抖狀態時,血液容易積聚成血塊,這些血塊可能會從心臟流到腦部的細小血管中,阻斷血液流通,進而引發中風,甚至還可能帶來其它疾病的風險。

要擁有健康的大腦,一定要穩定地供應血液,而這也是氧氣的主要來源。當心臟發生房顫時,心跳速度不穩定,難以將血液有效泵送到大腦,這樣會導致大腦血流量減少,造成大腦缺血,進而影響到大腦的體積大小和功能,引發大腦萎縮和認知衰退。

美國猶他大學(The University of Utah)心臟科醫生賈里德邦奇(Jared Bunch)與他的團隊進行的一系列研究顯示,與沒有房顫問題的患者相比,有房顫問題的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症的風險比較高。

研究發現,房顫時期心臟裏的小血塊可能會進入大腦,引發「小中風」。這種「小中風」通常沒有明顯的中風徵兆,不容易被察覺,但是它會破壞大腦的某些區域,使其缺乏血流和氧氣,導致腦細胞死亡和認知障礙。

邦奇和他的團隊還發現,阿茲海默症和心房顫動患者都表現出炎症、氧化壓力和血管功能受阻的症狀,這些都可能與高血壓、肥胖、缺乏運動、代謝症候群等因素有關。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聖邁克爾醫院認證神經科醫生阿蒂夫扎法爾(Atif Zafar)說,房顫與失智症之間可能存在一種分子層面的關係。曾有研究顯示,房顫患者的血液中會增加一種名為「NT-proBNP」的分子。「這種分子可能會促進血塊的形成,我們不僅想知道它們如何影響中風發生的風險,還想知道它們是否與心房顫動患者的認知衰退有關。」扎法爾說。

房顫會出現的症狀

房顫通常會出現的症狀包括心臟跳動異常、心悸,以及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則等,至於察覺不到自己的心臟跳動不正常者,會覺得很疲勞或沒有精神,而其它還可能出現的症狀列出如下。

♦呼吸急促

♦流汗

♦焦慮

♦無力    

♦暈眩

♦意識混亂

胸部疼痛和壓迫感

此外,年齡大和高血壓是房顫最常見的風險因素,其它因素還包括糖尿病、肥胖、飲酒和抽煙。

3個治療房顫的方法

1.改變生活方式

要治療房顫,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比如進行減肥、控制血壓、每天運動30分鐘,以及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這些方式能有效降低房顫發生的風險,而且也有助於大腦的健康。

2.進行藥物治療

做到改變生活方式之後,心臟科醫生或家庭醫生還會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開立一些血液稀釋劑或調節心律的藥物,以降低罹患認知衰退和失智症的風險。

3.導管消融術

如果已經做到上述2個方法,但房顫仍然持續,此時可能還需要進行「導管消融術」(Catheter Ablation)的手術。美國心臟協會將這種手術描述為一種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法,是由心臟電生理學家(electrophysiologist)將導管送入心臟內引起房顫異常電信號的部位,通過導管將射頻能量傳遞到異常部位,並摧毀引起問題的小區域。

雖然導管消融術有可能消除房顫,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因為有一些人可能仍然需要繼續服用血液稀釋劑或心律藥物來控制症狀,以保證心臟的供血正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