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行的「賽馬會『柏動愛』柏金遜症關懷計劃」於今日(27日)正式啟動。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及護理學院指出,柏金遜症的早期風險症狀有可能較其它身體動作症狀早10至20年出現,當中包括失去嗅覺、抑鬱/憂慮、便秘和睡眠行為失調等。

柏金遜症是由於腦內名為「黑質」的部位退化,令負責指揮肌肉活動的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減少,導致患者身體動作未能如常運作及協調。根據港大的網上調查顯示,港人雖然對柏金遜症並不陌生,不少人均認為身體出現不尋常的震顫與此症有關,但對柏金遜症的其它症狀認識不足,未能做到「早關注、早診斷、早護理」,隨時有機會錯過及早介入診斷和護理的良機。

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及護理學院於今年8月至9月期間進行了「大眾對柏金遜症認識」的網上調查,共訪問了334名18歲或以上人士。結果顯示,在柏金遜症眾多症狀之中,與身體動作有關的症狀最為人認識,包括「手腳顫抖」(90%)、「碎步/拖步」(77%)、「緩慢」(75%)。這些症狀在醫學上一般被統稱為「動作功能症狀」,是用作臨床診斷柏金遜症「震、慢、硬」的主要評估範疇。

不過港大指出,有些非動作功能症狀有機會在「震、慢、硬」出現前十至二十年已存在。這些早期風險症狀稱為「動作功能前期症狀」(pre-motor symptoms),多為動作功能以外和心理上的障礙,其中包括失去嗅覺、抑鬱/憂慮、便秘、睡眠行為失調等。港大調查發現,在334名受訪者當中,從未接觸過柏金遜症患者的市民,對以上前期症狀的認知明顯較患者及其親友貧乏,只有兩成多或以下受訪者能正確指出這些前期症狀可能與柏金遜症有關︰抑鬱/憂慮(24%)、睡夢中手舞足蹈(17%)、便秘(15%)、嗅/味覺失靈(13%)及發惡夢(9%)。

患有柏金遜症7年多的紹雄(化名)表示,他在退休幾年後發現自己半邊身乏力,經脊醫及跌打治療良久也未見改善,直至有物理治療師提出他可能患上柏金遜症,他才正式向老人科求醫再被轉介至腦神經科跟進,並在確診柏金遜症後,才發現有些前期症狀於十多年前已有跡可尋。

紹雄憶述:「當時同老婆阿女去買鞋,她們突然快步走出店舖,我覺得莫名其妙。事後她們驚訝向我表示︰『有無搞錯!?隔離男人除咗對鞋咁臭都聞唔到?』」當時紹雄已「食嘢無乜味」,他還以為自己「食辣太多」破壞了味蕾。

此外,他於未確診前經常發惡夢及夢遊,更曾因此從床上摔下。他表示,當時並不知道這些都可能是柏金遜症的前期症狀,亦不了解柏金遜症。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助理教授郭欣欣指出︰「近年柏金遜症研究發現了不少動作功能前期症狀,若患者及早察覺就醫評估,就能提早進行相關的治療及護理,在『震、硬、慢』症狀出現前已有所準備。不過,現時大眾對柏金遜症認識貧乏,大部份人都不了解柏金遜症前期徵狀。」

港大研究發現,大部份受訪者均認為自己患上柏金遜症的機會不大,或認為自己被確診前患症的機會不大,部份人更從未想像自己患上柏金遜症,港大認為需要提升大眾對此症的認識及風險管理的意識。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