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心理輔導課時,教授提及找出案主戒除毒癮或是煙酒的誘因。當他在某時段完全不沾這些物品時,多和他討論成功戒除帶來的正面效果,強化永久脫離毒癮的決心。

莫莉從少年開始已瘋狂地飲酒。每次飲酒都是大夥兒聚在一起,她感到被眾人接納,因而產生安全感。在她18歲生日那年,朋友大肆慶祝作為給她的成人禮。她十分興奮,忘我地飲酒,飲到天昏地暗,何時醉了也不知。睡醒起來,腦部仍處於昏睡狀態,頭痛厲害。之後數天,她仍感到模模糊糊,身體像浮在空中,隨時掉下來。她很討厭這感覺,宿醉後不能控制自己,完全失去自主。回想一年前,她也是飲得爛醉,結果被人劫去銀包。失去財物已是幸運,萬一被人性侵犯,她也無力反抗。越想到宿醉的後果,她越是焦慮,越感到人身不安全。

她想過戒酒,但一班朋友多是聚會飲酒;朋友失戀,陪他飲酒;朋友生日,狂歡飲酒;朋友心煩意亂,又暢飲……她害怕在朋友面前不飲酒,他們排擠她,或是問長問短。她未有心理準備向他們坦白。只好藉詞自己正吃抗生素,不宜飲酒。或是把酒放在跟前良久,斯斯然地喝一兩口。她把計劃戒酒的想法告訴了一位好友。

隨後,莫莉前往美國探望哥哥及他的家人。哥哥安排了燒烤晚會,她不知不覺飲起酒來,飲至宿醉。事後回想,她可能離開自己英國的家,感到焦慮,所以藉飲酒舒緩壓力。諷刺的是宿醉後,她又擔憂自身的安全,那種不能自我控制的無力感。她把這次宿醉的事告訴好友。好友擔心她酒後的焦慮情況日趨嚴重,同時提醒她隨之而來的罪疚感;來自她不能控制自己戒酒而自責。

好友竟然比她更了解自己。某些人以酒精敏感而滴酒不沾,為何她不可以以擔憂酒後亂性而戒酒?直接向朋友說明一切吧。出乎意料之外,朋友不勉強她,還遷就她到咖啡店而不是酒吧聚會。朋友生日,她專程送禮物,但不參與生日派對。終於她在22歲之後,從不沾酒。

好友強化莫莉對自身安全感﹝身體或是精神健康﹞的重視而鼓勵她戒酒。@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