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意大利北部山脈完整一圈,全程約330公里,需要跨越超過25座2,500米以上高山的越野跑賽事TOR330 - TOR DES GÉANTS(TDG),中途有29,608米攀升,被稱為「世界最難」的越野賽「巨人之旅」。香港越野跑好手黃浩聰(Wong Ho Chung)今年首度參賽,以77.5小時完成賽事,名列亞洲第一、賽事第八名。

TDG四日的旅程中,黃浩聰(聰Sir)只用了2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及2小時補給時間,一路身處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環境,歷經高原反應,一度因疲憊出現幻覺幻聽。酷熱難耐、突降冰雹、橫風橫雨不改他的鬥志,笑到最後完成「巨人之旅」。說是330公里,聰Sir實際計數達350公里,因為比賽要橫跨日夜,為了不影響民居,很多檢查站都臨時改道偏離民居,因此今次比賽的實際距離更長。

黃浩聰在TOR330的比賽過程中。(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黃浩聰在TOR330的比賽過程中。(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起步排名104位 不急於追趕他人

許多人都好奇如此長時間的賽事,運動員可以帶那些裝備,聰Sir描述,TDG的指定裝備只包括杯或個人食具、2個緊急保暖毯、電話、2個頭燈及後備電、護照。除了指定裝備,參加者還需要自行準備裝備放在拖袋(TOR bag),並隨著參加者運送至6個距離大約50公里的檢查點。他的TOR bag中的物品也很簡單,包括行山杖、中層保暖衣、防水外套、防水褲、防水手套、帽子、替換鞋襪等,盡量輕裝上陣。

黃浩聰的越野跑裝備與休息過程。(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黃浩聰的越野跑裝備與休息過程。(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聰Sir有自己一套跑山策略,並不急於超越他人。9月10日上午10時起步,聰Sir迎來晴朗的一天。最初他與一同參賽的一位講廣東話的師姐聊天,不知不覺這位師姐就超越了他,他不急不慢向前行,不受他人的速度干擾,相信自己的配速。在首個檢查站時排名104位,他並不擔心,一路穩步前進,跑了20公里再次遇到師姐,之後他就一路領先,一路超越,來到第二日150公里時已經進入到第14位。

高原反應艱難時分 不輕易放棄保持「飛航模式」

從比賽開始,聰Sir就知道這次的賽事自己要面對高原反應,長期處於低海拔生活的香港跑手,要翻過25座超過2,500米的高山真的不是易事。他在賽前曾在2,520米的山屋逗留了3日,但這遠遠不足以適應環境。在節奏急速的比賽中,仍然有高原反應,在第一次攀上2,700米的高山時感覺很奇怪,步速變得很慢,氣喘吁吁,心跳加速。他提醒,要完全適應高原至少需要在高山進行兩星期的訓練,今次訓練不足,讓自己的身體承受較大的考驗。

「巨人之旅」需要跨越超過25座2,500米以上高山。(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巨人之旅」需要跨越超過25座2,500米以上高山。(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跑山到第二日,聰Sir面對酷熱天氣感到體力不支,他對太太Viann說:「(我)做不到輕鬆來到一半,體力已差不多消耗殆盡,擔心不能完賽。」助跑團隊的Ryan提醒他留意其他選手的面色,其實比他還難看。此時的聰Sir意識到,當他自己感到辛苦時,原來每個人都在承受著同樣的壓力。他鼓勵自己繼續前行,尋找屬於自己的節奏。

黃浩聰在TOR330的比賽過程中。(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黃浩聰在TOR330的比賽過程中。(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為了讓身體最低消耗保持最高效益,他慢慢找到了運動強度加上睡眠與營養吸收的平衡點,他認為任何一條線高了都會互相影響。對他來說,一直保持在低強度跑步,每2小時小補充,每10小時大補充,每20小時補眠的方式是最佳平衡模式,可以讓他進入一種「飛航模式」,只要沒有突發事件,就可以較為平穩地繼續前行。

為了讓身體最低消耗保持最高效益,黃浩聰慢慢找到了運動強度加上睡眠與營養吸收的平衡點。(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為了讓身體最低消耗保持最高效益,黃浩聰慢慢找到了運動強度加上睡眠與營養吸收的平衡點。(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黃浩聰在檢查站休息。(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黃浩聰在檢查站休息。(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疲憊過度出現幻覺幻聽 及時休息調整狀態

比賽進行到60小時的第三個夜晚,當在2,500米的高山上走了連續四小時後,聰Sir形容:「看著連續的小山丘,儘管從高度圖上只是些簡單的起伏,我卻以為自己像在攀登八仙嶺般上上下下,原來卻是像在攀登八座大帽山。」

即使疲憊不堪,聰Sir仍然憑毅力堅持完成賽事。(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即使疲憊不堪,聰Sir仍然憑毅力堅持完成賽事。(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越野跑進行到60小時他只休息了1.5小時,疲憊感侵襲而來,最可怕的是出現幻覺。他描述,當時的路程中單靠反光路標引路,突然一陣薄霧飄過,下起了毛毛雨,雨水沾濕了植物的寬葉,讓他誤以為是反光路標,當時他一時分辨不出反光路標和樹葉,不停走錯路。聰Sir分享:「我已經出現了幻覺和幻聽,眼睛又花又耳朵又聾,果然,睡眠不足會影響智商,連基本的自理能力和方向感都失去了。」

接下來還有連續1,500米的下坡路,他花了2小時才到下一個檢查站,休息40分鐘後才繼續上路。在休息過程中,他的神志出現了一些混亂,無意識地把提子放進裝有牛奶的杯子中,事後提起,他都不知道自己為甚麼會做這樣的事。

在補給站休息後他並沒有立即恢復狀態,重新起步到達一個分岔路口,他再次走錯方向,太太Viann提醒他走錯了,他反覆尋找,來回走了三次,才找到正確的方向。

暴風雨最後考驗 一度想「抱牛取暖」

來到第四日,那時候勝利在望,僅剩兩座山就可以完成目標。就如同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缺一不可一樣,聰Sir還要面對最後的考驗。

當聰Sir正想著很快就能堅持到最後時,來到最後的10公里,需要攀上最後一座山峰——2936米的Col Malatra,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給他來了個措手不及,10秒內雷聲響起,濃霧彌漫,大雨滂沱,接著又下冰雹。原本的山徑變成了一條河流,一步一踏水,他摔倒了好幾次,最糟的是他感覺到下半身慢慢變得冰冷。他憑著經驗,知道保命才是最重要的,立即拉緊上身的防水衣所有拉鍊和索帶,帽子調整到最低,他明白不能讓身體入水,因為入水會加速體溫流失,而且一定要保持奔跑下山,靠著運動產生熱力保持體溫。

沿途他看到一塊大石頭,有隻牛正在避雨,他很想衝過去「抱牛取暖」,最後他估算了一下路程,覺得有些遙遠,還是決定不耽誤時間,繼續跑下山到檢查站休息。休息後恢復體力繼續進發,直到完成賽事。

黃浩聰在最後10公里的路程時突遇暴風雨。(黃浩聰Facebook影片截圖)
黃浩聰在最後10公里的路程時突遇暴風雨。(黃浩聰Facebook影片截圖)

這場最後路程的暴風雨澆醒了他:「雖然我有一些歐洲山區跑步的經驗,但我沒想到最大的考驗會出現在340公里的時候。然而,我並不抱怨,相反地,我感到幸運的是前段路程進展得太順利了,差點忘記了跑山本來就充滿了挑戰。正是因為能夠解決和克服這些挑戰,我才覺得這項運動如此有趣,同時也能鍛煉我的毅力。」

黃浩聰(右二)以77.5小時完成賽事。(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黃浩聰(右二)以77.5小時完成賽事。(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聰Sir感慨:「山路本身就是崎嶇不平的,人生也是如此,不要期望一切順利,多一些感恩,少一些抱怨,這場雨提醒了我。」◇

黃浩聰賽後分享:「山路本身就是崎嶇不平的,人生也是如此。」(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黃浩聰賽後分享:「山路本身就是崎嶇不平的,人生也是如此。」(Asia Pacific Adventure提供)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