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別香港,是為了養精蓄銳,準備著未來更好的開始。被迫離開家園的港人,面對哪些心理問題,怎樣適應當地生活?今期「紀時見」分享三個離散港人的故事,看看他們用怎樣的方法走出背井離鄉帶來的抑鬱和焦慮。

英國港僑協會和英國劍橋大學碩士生Mark Liang在去年4月發表了一個調查報告,調查發現,有18.9%受訪者有顯著抑鬱症,而有25.8%受訪者指有顯著焦慮症,換言之近半移英港人有抑鬱或焦慮症狀。情緒病的問題不可輕視,如果情況嚴重,還會引起身體不適,比如頭痛、失眠、疲倦或其他原因不明的疼痛等,部份患者甚至會萌生自殺念頭。要怎樣脫離情緒病的困擾,也許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特別的「樹洞」來宣洩自己的壞心情,漸漸學會放下過去,融入當地社區展開新生活。

英國港僑協會和英國劍橋大學碩士生Mark Liang在2022年4月發表新來英港人心理健康研究報告。(英國港僑協會網站)
英國港僑協會和英國劍橋大學碩士生Mark Liang在2022年4月發表新來英港人心理健康研究報告。(英國港僑協會網站)

首宗控暴動「赴湯杜火」夫婦移民台灣 曾抑鬱自殘

2019年的香港的「反送中」示威期間,有一對健身教練新婚夫婦引人注目,他們是湯偉雄及杜依蘭,網名「赴湯杜火」。兩人在2019年上環示威區在警方驅散期間被捕,成為首宗被控「暴動罪」的香港市民。兩人在風雨飄搖的歷史時刻結為連理,2年間經歷被拘捕、脫罪、被政府上訴、在終審法院獲終極勝訴的曲折經歷。

2019年首宗被控「暴動罪」的情侶「赴湯杜火」在風雨飄搖的情況下結為連理。(赴湯Facebook)
2019年首宗被控「暴動罪」的情侶「赴湯杜火」在風雨飄搖的情況下結為連理。(赴湯Facebook)

歷經種種刻骨銘心的事件,「赴湯杜火」夫婦在2022年初離港,到台灣落腳。大家都以為離開會令曾受傷害的他們好起來,原來不是。湯偉雄接受《大紀元》記者的訪問時說,雖然身處2022年,但整個人生像被「撳停」在三年前那段時間,「以前的整個人生,整個建立的事業,都已經結束了、摧毀了,要重新開始。」

2019年首宗被控「暴動罪」的情侶「赴湯杜火」在風雨飄搖的情況下結為連理。(赴湯Facebook)
2019年首宗被控「暴動罪」的情侶「赴湯杜火」在風雨飄搖的情況下結為連理。(赴湯Facebook)

從準備離開到另一個地方生活這段時間,同時亦是最煎熬的部份,「我們根本沒有時間給負面情緒走出來,來到台灣之後靜下來,高壓壓力離開了之後,突然間,就在兩三個月後,所有負面情緒就跑出來了」。湯偉雄道,這些情緒包括離別的情緒、對自己身為「倖存者」的內疚和自責、還有在腦海之中一些很慘痛和很傷痛的畫面。「我講過齊上齊落,好似有聲音一路去責怪你,讓你個人的意志好消沉,包括你就想笑一下,你去開心一下,都係覺得好內疚。」

健身教練湯偉雄。資料圖片。(余鋼/大紀元)
健身教練湯偉雄。資料圖片。(余鋼/大紀元)

就是種種的自責,將湯偉雄推到死角,出現抑鬱並開始自殘,更有輕生的念頭,幸好有7.28同案被捕的朋友「蘿蔔」知道,開解和鼓勵他,再到台灣不同的山坡走走,才走出這個死胡同,「一個完全沒有壓力以及好寧靜的環境,我發現有個空位,可以走過去避一避」,學習與負面情緒共存,就讓它們住在自己的身體裡。

湯偉雄走出抑鬱的泥潭後,積極融入當地港人群體,參加在台港人舉辦的各種活動,他鼓勵香港人:「一句到尾,就算發生甚麼事,身在何處,我初心不變!」

健身教練湯偉雄。資料圖片。(余鋼/大紀元)
健身教練湯偉雄。資料圖片。(余鋼/大紀元)

「探監天使」身陷囹圄 被迫離港在加國舉起「滅共」牌

「你若害怕就輸了!」有「探監天使」之稱的銀髮族陳麗珍,大家親切的叫她「珍姐」,舉著自製的「滅共」標語,走入加拿大溫哥華的退黨遊行隊伍中,「在溫哥華我認識到法輪功學員,法輪功被共產黨打壓更加嚴重,活摘器官啊,他們都堅持了那麼多年。我們不能害怕共產黨,人也要講給天知道,要講給共產黨知道,就是要消滅它,害怕是不是要怕一輩子呢?」這個信念,是支撐她走出恐懼,在一個語言不通、全然陌生的國度繼續生活的重要力量。

「銀髮族」陳麗珍在2022年3月離開香港,踏上加拿大溫哥華的土地。(陳麗珍提供)
「銀髮族」陳麗珍在2022年3月離開香港,踏上加拿大溫哥華的土地。(陳麗珍提供)

珍姐不是甚麼大人物,只是千千萬萬香港人家庭中的普通一員,年屆六旬的她本來可以安享晚年,身為單親媽媽的她靠贍養費生活。她對2019年參加抗爭的年青人非常同情,了解到很多年青人被拘捕,送審,甚至坐監,她主動站出來,去法庭聽審、送車、寫信、探訪,為被囚的抗爭者送去關懷和鼓舞。每次探監,都要等一個多小時,但只能聊十幾分鐘。以去赤柱監獄的情況計算,就是從早上7點到下午點,也只能探望兩個人。她沒想到,自己都一把年紀了,也會因為「反送中」運動入獄。

2020年9月7日中環置地廣場的一次公眾活動,保安員阻止珍姐上二樓時發生了推撞,因而被控罪,被判入獄三個星期,她親身體會到在獄中的無助、恐懼和壓抑。「共產黨就是要控制你的人性,消磨你的意志,讓你害怕。我在監獄中想清楚一件事,就是不能這樣沒完沒了被中共折磨,在它限定的範圍中做不了甚麼,只會讓它這樣消磨時間。我應該要離開香港,繼續發聲!」

從監獄出來後,珍姐以旅遊簽證離港,去年3月踏上了溫哥華的土地,並在加國申請了政治庇護。初到加拿大時她的心情也很沉重,每天看到香港的新聞都感到難受,在一個新的地方生活,不會開車、語言不通的她也感覺到孤獨。

「我算是幸運的,在溫哥華的港人都很關心我,他們會開導我,車我去購物,跟我一起外出吃飯,這些都是減壓。」珍姐慢慢開始認識和適應當地的生活:「這裏有些墨西哥呀、加拿大的美食,他們的原材料質量好,沒有那麼多防腐劑。周圍環境都好優美,天氣也比較舒適。溫哥華的交通月票104加元,是可以任搭的。我會坐巴士去欣賞周圍的風景,風微微吹來,我聽著歌,看看風景,去感受,這裏真是好適宜居住的地方。」

2022年8月20日,陳麗珍參加慶祝四億人三退遊行。(大宇/大紀元)
2022年8月20日,陳麗珍參加慶祝四億人三退遊行。(大宇/大紀元)

她認為,在海外的香港人保持信念非常重要,也是支撐她獨自在外生活的精神支柱:「我覺得我不能放棄,因為共產黨每天都還在拉人(非法關押良心犯),就鼓勵到我不能放棄。」

香港前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紀元英國 Epoch News UK影片截圖)
香港前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紀元英國 Epoch News UK影片截圖)

「加多雙筷」以畫換餐計劃 視藝科教師走出抑鬱

「來到台灣讀書,其實我自己很多時候都是獨自在出租屋中,叫外賣食物,真的好久沒有煮過一餐飯了。過去的聖誕節、新年都是跟家人朋友一起過,今年我要自己一個人過,就開始有想家的感覺⋯⋯」因為畫時事漫畫遭到匿名投訴、不獲校方續約的香港前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被迫流亡台灣,暫時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家中有長期病患的母親,離開家人有千般不捨,Wong Sir倍感無奈,內心也無比煎熬。

香港前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因為畫時事漫畫遭到匿名投訴、不獲校方續約。(vawongsir Facebook)
香港前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因為畫時事漫畫遭到匿名投訴、不獲校方續約。(vawongsir Facebook)

半年前,他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一個特別的藝術企劃,命名「加多雙筷」,他提出:「我很想家。我很想你可以讓我去你的家,吃一頓我久違了的家常便飯。」他希望走進不同的台灣人家庭做客,用自己擅長的畫筆留下精彩瞬間,相互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盼「以畫換餐」,為彼此帶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香港前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推出「加多雙筷」藝術企劃,半年間Wong Sir已經走訪了近50個家庭。(vawongsir Facebook)
香港前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推出「加多雙筷」藝術企劃,半年間Wong Sir已經走訪了近50個家庭。(vawongsir Facebook)

從去年聖誕節走訪的第一個台灣家庭開始至今,半年間Wong Sir已經走訪了近50個家庭,分布在全台各地,如台中、台南、高雄、花蓮、宜蘭等等,「最重要的是至少逼到我離開家,去探索一下未知的領域,其實是很好的。因為台灣風景好,人情又好,能夠離開家接觸一下人,風景好舒服好美。因為可以踏出到這一步,至少因為我都約了他們,所以一定都要出去啦,反而出去後覺得風景更加美好,那麼我覺得對自己來講都是一個療癒的過程來的。」讓他釋懷的「樹洞」,正是離開出租屋時的那餐飯,一段愉悅的與人相處的時光。

香港前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創作的政治漫畫。(vawongsir Facebook)
香港前中學通識及視藝科教師VA Wong Sir創作的政治漫畫。(vawongsir Facebook)

面對目前香港可以發聲的機會越來越少,Wong Sir希望自己在台灣也可以繼續支持香港:「當然我每日都留意著香港發生的新聞,我當然都會認為留在香港的朋友好勇敢的,所以我都好尊重留下的香港人。現在我身在一個自由的地方,盡量可以幫香港人講他們想講的話啦,所以在網上都堅持住,就算不在香港,都繼續畫香港的新聞(漫畫),這個都是想盡一些社會責任啦。」

*********

移民海外的港人走出抑鬱的漩渦,用另一種方式面對生活,在他鄉仍然心繫香港,繼續讓屬於香港精神的種子生根發芽。Wong Sir寄語,無論離開還是沒有離開的港人,只要堅守心中的信念,總能迎來曙光到來的一日。◇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