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地產業務成為中國信託公司踩雷的「高發地」。中融信託旗下多個信託產品近日接連「爆煲」,據報涉及至少3,500億元產品規模逾期兌付。這家央企旗下的公司違約波及至其它信託公司,引發市場對中國信託行業的擔憂。
三家上市公司公告「踩雷」
8月11日晚間,上市公司南都物業、金博股份發布公告稱,購買的中融信託產品未能按期收回本金和收益。
南都物業公告稱,其購買的3,000萬元中融信託旗下的「匯聚金1號」產品,到期後未能及時兌付,存在本息無法全額收回的風險。據悉,該產品期限為2023年2月9日至2023年8月8日。
同日,金博股份也披露一則關於信託產品逾期兌付的公告,該公司購買了中融信託「隆晟1號」和「澤睿1號」各3,000萬元,合計6,000萬元。目前,金博股份持有的兩款信託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均尚未收回,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兌付或者僅部份兌付的風險。
就在周一(8月7日),上市公司鹹亨國際發布公告稱,其購買的三款信託產品面臨兌付危機,其中的一款產品是中融信託產品中融「豐盈176號」。
大唐財富前員工:暫停兌付產品規模在3500億上下
8月10日開始,有關「中融信託產品暫停兌付」的消息開始在社交媒體中不脛而走。11日相關傳聞進一步發酵,甚至稱中融信託涉事產品規模高達6,000億元,並波及多家其它信託公司。
11日晚間,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央企五礦集團旗下的五礦信託、中航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緊急回應並闢謠。
財聯社從多位投資者、部份中融財富前員工處了解到,目前中融信託部份產品確實已經停止兌付。一名中融財富前員工稱,目前暫停兌付的產品規模在3,500億元上下,但不包含中融信託自營渠道產品,因為後者無法統計。
根據公開資料,中融信託是中國老牌信託機構,早在1987年就已成立,前身是哈爾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天眼查顯示,央企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旗下的經緯紡機持股37.47%,是中融信託第一大股東, 中植集團、哈爾濱投資集團和瀋陽安泰達商貿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2.99%、21.54%、8.01%,位列二股東、三股東、四股東。
中融信託今年上半年業績「腰斬」
7月19日,中融信託大股東經緯紡機披露了關於中融信託財務信息的公告。2023年上半年,中融信託實現淨利潤3.48億元,同比減少49.52%;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3.32億元,同比減少51.63%。
去年中國大多數信託公司面臨著較大的業績下行壓力,有超過40家信託公司出現營業收入同比下滑,逾30家淨利潤同比下降。其中,中融信託實現淨利潤10.57億元,同比下降28.9%。
8月11日,一名從四大財富公司渠道購買中融信託產品的投資者向陸媒提供了一段中融信託直營團隊一名負責人的錄音。
錄音內容顯示,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信託組合型產品都是一一對應的。需要時把資產、處置順序摸清楚。有些資產原本就是要拍賣的,現在要以物抵債。
近期中國各大信託公司地產項目踩雷消息不斷
近年來,中融信託的房地產業務佔比持續增長。深圳商報援引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信託資產投向房地產的佔比分別為6.61%、10.99%、17.65%、18%。截至2022年6月末,中融信託存續房地產業務規模793億元,其中部份房地產相關項目存在延期情況,這或許是其部份產品逾期兌付的主要原因。
據中房報此前報道,2022年11月以來,房地產信託成了信託公司踩雷的「高發地」。多名投資者反映,截至目前陸家嘴信託旗下9個產品無法正常兌付,這些信託產品計劃總規模不低於40億元。部份信託產品底層資產為房地產項目,涉及融信、旭輝等眾多品牌房企。
在地產漩渦中,各大信託公司地產項目踩雷的消息不斷被廣泛傳播。從「信託一哥」中信信託,到央企背景的中誠信託、光大信託、五礦信託等,不論是中融信託、民生信託、山東信託、吉林信託、陸家嘴信託等地方國企信託,抑或安信信託、四川信託等民營信託機構,房地產信託成了「違約大戶」。#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