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和企業將數萬億人民幣投入銀行長期存款,實際上使大量資金退出市場流通,導致中國經濟面臨著流動性危機的陷阱。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的各種金融機構今年第一季度發行了價值5.5萬億元人民幣(合7,661.2億美元)的長期定期存款證,即存單(CD),這是自2015年推出該產品以來規模最大的季度發行量。

中國國內投資者在過去一年中紛紛湧入這些定期存款,拚命尋求回報,因為他們退出了房地產和股票市場,這兩種過去傳統的投資選擇現在由於中共政府監管和經濟蕭條而顯得風險過高。

路透社報道,今年,儘管利率較低,企業們也紛紛加入這場存款運動,加重了對中國經濟的拖累,因為這實際上意味著企業和家庭都在囤積現金而不是進行投資或消費,這是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困擾日本陷入多年的典型流動性陷阱。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根據日本20世紀90年代的經驗,由於財務帳面資產趨於縮水嚴重,中國經濟存在進入流動性陷阱的風險。」

儲蓄過剩

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保持高儲蓄率,其儲蓄率佔GDP的比例是大型經濟體中最高的。

截至6月底,家庭存款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32.2萬億元人民幣(18.41萬億美元),相當於30多個月的零售額,今年上半年增加了12萬億元人民幣,增長率創十年新高。

存款證(CD)由銀行發行,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儲蓄選擇之一,3年期存款證的收益率通常徘徊在3%左右,高於銀行活期存款。

中國能量飲料製造商東鵬飲料(605499.SS)在7月18日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已投資招商銀行的21個月定期存款和寧波銀行的17個月定期存款。該公司表示,此類投資旨在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增加公司收入。

中國有2.2億散戶股票投資者,相當於巴西的人口數量,也是每日股市波動的最大推動力,但今年他們一直保持著觀望態度。

基準上證綜合指數和藍籌股滬深300指數遠遠落後於鄰近的日本股市的步伐,後者今年迄今已上漲近25%。◇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