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死因之一,COVID-19大流行後,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顯著上升。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WANG-CHUAN CHEN),在新唐人電視台「談古論今話中醫」節目介紹如何識別心血管疾病的徵兆,並介紹透過按壓穴位和運用中藥、食材,保養好心臟這個「馬達」以及維護血管的暢通。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2023年1月25日發布的數據,美國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從2019年的874,613人,上升到2020年的928,741人,超過了2003年91萬人的最高紀錄。意味著在COVID-19流行期間,懂得預防心血管疾病更加重要。
心血管疾病的成因及表現
現代醫學一般把血脂分為三類: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酸甘油脂(中性脂肪)。LDL將膽固醇由肝臟運出,藉血液循環運送到各個組織;反之,HDL運送血液中的膽固醇回到肝臟。
血液中的LDL過高,會導致膽固醇過度堆積在血管內壁,使血管硬化、阻塞,引發中風、心肌梗塞或猝死等心血管疾病。三酸甘油脂過高也會導致這樣的後果。
陳旺全表示,有些人患心血管疾病是基因問題,也有很多人是不良生活方式導致。食用過多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甜食、鈉含量高的食物,都可能導致血液中LDL和膽固醇過高,令血管逐漸硬化。此外,肥胖也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在自身標準體重的基礎上,體重每增加1公斤,心臟就必須多負擔2公里長的血管來供給氧氣及營養,因此令心臟負擔加重。
陳旺全說,血液循環不暢,可能引發中風。如果頸部動脈硬化,會導致腦部血液循環不好,所以早上起來走路頭暈目眩,開車也控制不好方向盤,容易發生車禍。如果四肢動脈血管阻塞,就會手麻、腳麻,還可能會感到腹脹、胸悶。
他回憶說:「我看過很多案例,包括我自己的醫學院的學生,說他無緣無故就會拉肚子,聲音又沙啞。我建議他,應該從心臟方面來做相關的檢查,沒想到他做了檢查以後,竟然發現心肌有梗塞,即時的裝了一個支架才緩解他的疼痛。」
陳旺全指,血管老化還可以從身體表面看出來。例如,耳垂有明顯橫紋、有「井」字型的褶皺,舌頭邊緣呈紫色,舌下靜脈曲張,身上有淤血現象,左手無名指及小拇指發麻等,都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徵兆。
按壓4穴位緩解疾病症狀
陳旺全介紹了4個穴位,通過按壓穴位可加強氣血循環,改善心血管功能。
中醫發現,人體有一個「經絡」系統,是能量運行的通道,負責輸送氣和血到全身,它們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內臟通過經絡與身體各個部位相連,經絡上一些有特殊作用的點稱為穴位,從表面看多為神經末梢和血管聚集的地方,通過針灸、推拿等刺激相應的穴位,就能夠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
對於胸悶,按壓「內關穴」,它位於前臂內側,腕橫紋正中向上約3指寬處。一邊按一邊深呼吸,心情和胸悶都會改善。
對於消化機能不好、排便異常,按壓「支溝穴」,它位於前臂背側,腕背橫紋向上約4指寬處,尺骨與橈骨之間,腸道蠕動和血液循環都會改善。
對於頸部痠痛、頭痛,按壓位於拇指與食指中間的「合谷穴」,會覺得頭清目明。
兩個乳房中間有一處「膻中穴」,按壓此穴可以幫助氣息順暢。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運動和呼吸法
陳旺全表示,慢走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意義不大,最好的做法是快走或慢跑,每次40分鐘到1小時,他個人會每天走7,700步,可增強血液循環。至於爬山,考慮到不利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陳旺全則不推薦。
《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2019年發布的一項研究中,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在2011年至2015年期間,記錄下1萬多名老年婦女在7天中的步行數據。研究人員平均跟蹤隨訪4.3年後分析發現,行走步數與死亡風險有關。
每天步行約4,400步的受試者,與每天步行2,700步的人相比,死亡率降低了大約41%;多於每天4,400步以後,死亡風險持續降低,直到每天行走約7,500步時,死亡風險逐漸趨於平穩。
陳旺全建議,在家時可以練習調息。用鼻子吸氣,一直吸到不能吸的時候,肛門就會緊收;然後嘴巴慢慢吐氣,吐到不能再吐的時候,再由鼻子吸氣。這樣每天做十分鐘左右,讓心臟不會缺氧缺血,腦部的多巴胺和血清素也會增加,自然會精神飽滿。如果時間允許,每天早、晚各練習十分鐘最好。
他亦強調,心情對我們身體的影響很大,如果每天焦慮、抑鬱,會造成血液循環的異常和心臟的負擔,所以平時生活心態要放鬆、看開,不要過度拘泥某些事。
心絞痛食療方:豬瘦肉+三七粉
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飲食需要非常講究,中醫的一些食材有著「寓藥於食」的功效。對於最嚴重的心絞痛、心肌梗塞,陳旺全推薦一道應用中藥「三七」的藥膳,可以活血化瘀、止血定痛。
做法:準備豬瘦肉150g、三七粉20g,若需調味可以選用薑片或蒜瓣,放入瓷碗內,隔水蒸熟,飯前1小時食用,每2至3天一次。
有些人可能疑惑,心血管疾病患者吃瘦肉好嗎?陳旺全表示,有很多人甚麼肉都不吃,反而令中性脂肪過高,而適量吃瘦肉對於降低中性脂肪有更好的意義,也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日常保養心血管的10種食材
陳旺全還推薦了10種保養心血管的食材。
山楂:可以幫助消化。
黑木耳: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脂肪囤積。
燕麥:有助於降低血糖、血壓、總膽固醇,幫助淨化血液。
大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洋蔥:具有抗凝血作用。
龍鬚菜:有利於血液循環,增加心腎功能和免疫功能。
菠菜:富含鐵,補血作用好。
核桃:可保護腦血管,增加腦部多巴胺。
山藥:可以幫助調理腸胃功能。
果醋:如蘋果醋、鳳梨醋、水蜜桃醋等,果醋中含有的氨基酸可以軟化血管,令血管彈性增加,預防心血管疾病。
陳旺全說,此外,魚油含有的Omega-3,可以幫助軟化血管,降低中性脂肪,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也可以令血液循環得到改善。
以上提到的草藥中的一些可能聽起來很陌生,但很多都可以在保健食品店、亞洲雜貨店買到。但因每個人體質不同,請同專業醫師諮詢具體治療方案。@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