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即將上任一周年,感覺好像彷如隔世、經歷了幾年時間一樣。香港在過去一年到底發生過甚麼事?
最重要的一點是,政局變化帶來了人口危機。今年2月16日,政府統計處發表最新數字顯示,2022年年底的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333,200人,按年減少68,300人,跌幅為0.9%。
2021年年底至2022年年底期間,香港有32,500人出生,62,100人死亡,自然減少人口為29,500人;在同期內,60,000香港居民淨移出,21,200單程證持有人移入,總淨移出人數為38,800人。
翻查過去幾年數據,發現原來由2020年起,香港才出現總人口淨移出的情況,2022年6萬香港居民淨移出,是2021年的約2.2倍。
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底期間,有29,200名香港居民淨移出,39,100名單程證持有人移入,總淨移入人數為9,900人;2019年年底至2020年年底期間,有49,900名香港居民淨移出,10,100名單程證持有人移入,總淨移出人數為39,800人;2020年年底至2021年年底期間,有27,300名香港居民淨移出,17,900單程證持有人移入,總淨移出人數為9,400人。
雖然香港已經沒有民主選舉、不能再遊行集會,但港人仍能用某些方式「投票」發聲,包括移民和不生育。港府當然知道背後的原因,但她明顯不打算挽留港人,因為那些要離港的人都是「黃絲」,政府希望他們「早走早著」甚至「絕種」。
我「欣賞」嶺大校長鄭國漢近日在傳媒午宴的言論夠坦白,反映了不少建制派的心態。他表示未能放下心結的香港人應考慮移民,指他們在香港生活不開心,去一個更適合的地方,亦可令香港減少張力;香港可以「換人」,讓適合的人來港,「咁咪換人,唔啱香港嘅走,啱香港嘅大量入嚟。」
究竟甚麼是「香港」?政權在重新定義。
公共圖書館書籍、港台網站數千集節目、報紙專欄作家、香港人……通通都可以換走,這就是李家超的管治重點。
醫管局早前推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政府最近高調公布擴大輸入外勞,「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將引入2萬建造業、航空業、運輸業外勞;「補充勞工優化計劃」開放多26個原本不得輸入勞工的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包括售貨員、髮型師、侍應生、收銀員、初級廚師、送貨員、文員等。
另一有趣的李家超政府管治特色是,投放不符比例的人手資源,去打擊一些相對較細的問題。例如,月薪超過36萬的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竟然負責統籌「政府打擊衛生黑點計劃」,聲稱要改善市面衛生和市容,重點包括清理全港600多個衛生和街道管理黑點、設立19支「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等。
近日,政府又宣稱要加強打擊濫用兩蚊乘車優惠的行為,高姿態地展開全港性查票行動,在巴士、小巴總站和港鐵站內截查乘客,但首日行動未發現違規行為。
醉翁之意不在酒,上述行動的真正目的是要向市民展現李家超政府的存在,「老大哥正在看著你」。再者,最終成效怎樣不重要,最緊要證明政府「有做嘢」。◇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