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新一屆政府上場尚餘一個星期,親共媒體不斷吹奏候任特首李家超怎樣厲害,怎樣為香港「開新篇」。我翻查5年前的報導,發現原來當時親共媒體同樣大讚林鄭月娥,以「實幹新氣象」和「共邁新征程」來形容她的班子。

不斷強調「新」,究竟「新」在哪裏?背後有甚麼內涵?香港人是否生活得更好?其實,中共最喜歡用「新」這個字,來給人民假希望,例如毛澤東的「新中國」,以及習近平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李家超近日公布新一屆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名單,成員平均年齡竟然高達65.7歲, 是歷屆年紀最老的行會,比上屆和前屆的61.9歲和57.5歲老。年紀最大的是76歲的李國章,最年輕的是46歲的民建聯陳克勤;16人之中,有一半年屆70歲或以上。這並非反映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而是反映出十年前和今日掌握政府權力的人,仍然是同一個年代出生的人,甚至是同一班人,他們仍未交棒給下個年代的人。

今個星期還有兩宗很諷刺的新聞,分別是珍寶海鮮舫在南中國海離奇沉沒,另一宗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代表著「新」的大中華地標,取代了港英年代的本土旅遊景點。連香港自己的歷史文化都不去保育,卻一味花費公帑去收藏大中華歷史文物,是否雙重標準?意義何在?

林鄭月娥在《2020年施政報告》宣布「躍動港島南」計劃,聲稱要把南區打造成為一個「充滿活力、魄力、勁力,適合工作、居住、創意及消閒玩樂的地區」,但竟然不去保育經營出現困難、國際著名的旅遊景點珍寶海鮮舫?根本不合情理!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意義只有兩個。第一,是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2016年為了入閘選特首的獻媚工具。她在2016年12月23日突然宣布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由香港賽馬會出資35億元興建,在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一切事前工作都是秘密地進行。

第二,是配合整個國民教育、去殖化、篡改歷史的大氛圍。不斷強調中國文化,可間接或直接消滅香港本地文化和港英殖民地記憶。既然教科書稱「香港從不是英國殖民地」,便要用大中華文化來填補歷史空洞。林鄭月娥在開幕儀式上表明,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能提升民族自豪感,又說必須借助北京故宮力量,推動國民身份。

政府故意不保育珍寶海鮮舫,相信涉政治考慮。在珍寶海鮮舫拖離香港前4日,《信報》刊登了一篇題為《珍寶沉歸底》的評論文章,反對保育珍寶海鮮舫。文章認為海鮮舫是「殖民地的時代象徵」,展示西方對中國刻板的偏見,稱「緬懷殖民地的風光,與我們這個強調中華民族自豪感和國民身份認同的時代格格不入」。作者更引述「有朋友建議」的「另類保育」方法,將海鮮舫拉到深水處鑿沉,成為水下魚族的棲身地,供潛水員尋幽探秘。他的「預言」離奇地實現了!

珍寶海鮮舫的「死罪」是承載著港英時代的記憶,連英女皇都是座上客。珍寶海鮮舫曾經出現在無數電影,受外國旅客愛戴。現在,它跟香港一樣沉沒了。以後的荷里活電影,請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拍攝吧!但那裏是呈現中國特色,還是香港特色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