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13日公布通過「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引入建造業、公共小巴和客車業、航空業外勞,上限共2萬人。輸入規模遠大於過去每年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的約2,000至3,000多人。

政府一如之前消息指,在今個月公布擴大輸入外勞。繼早前宣布輸入額外3,000名護理員的「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後,政府13日公布通過「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引入建造業、公共小巴和客車業、航空業外勞,上限共2萬人。換言之,兩項繞過勞工顧問委員會(勞顧會)審批的計劃,輸入外勞上限為2.3萬人。輸入規模遠大於過去每年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的約2,000至3,000多人。

根據「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建造業、公共小巴和客車業、航空業引入外勞,上限分別為1.2萬、1,700及6,300人。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稱,相關人手上限為「滾動式」,原有外勞完結工作後會容許新的外勞補充,並指此計劃連同「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下月開始接受申請,「並無話幾時完」,但非永久性。

社會政策及公共行政學者鍾劍華認為,政府「無話幾時完」,即是「中門大開」,不知道甚麼時候完,「同永久嘅分別好細㗎啦(與永久的分別很小的了)」,指出同類輸入外勞做法「當然有可能擴大到其它行業」,批評政府不單在輸入外勞問題,「現在的特區政府有些甚麼不是為所欲為?冇晒公民社會嘅組織(公民社會的組織全都沒有),沒有一個具民意基礎的議會,冇晒媒體(媒體全都沒有),佢(政府)真係以為自己做乜都得㗎(真是以為自己做甚麼都可以)」。

另開放非技術職位申請 並無交代行業短缺人數

政府今次擴大輸入外勞,除了透過勞顧會機制以外的「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及「行業輸入勞工計劃」,亦將現有的「補充勞工計劃」改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開放多26個原本不得輸入勞工的非技術/低技術職位兩年,包括售貨員、銀行櫃枱員、文員、侍應、電話接線生、送貨員、髮型師、初級廚師等,仍然要經勞顧會審批。

現行的「補充勞工計劃」1996年起實施,申請輸入外勞的僱主要進行4周本地公開招聘,每宗經甄別的申請亦要諮詢勞顧會。政府指「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會縮減申請處理時間,包括精簡申請資料的核實程序,以電話或書面詢問代替審批前巡查、縮短勞顧會審閱申請的時間,將處理時間由現時的約5個月減到3個月。

不同於「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及「行業輸入勞工計劃」,政府未有交代「補充勞工優化計劃」開放工種的短缺人數。民主黨勞工政策發言人冼卓嵐反駁政府稱會「嚴格把關」的說法,指公司職位要先開放給本地人申請,「但單憑常識都知道,僱主可以以不同理由推搪請不到本地工人,如表示面試後沒有合適的本地求職者」。他又質疑,當有數萬個申請時,政府又是否有足夠資源就每個申請個案作「嚴格把關」。

親建制勞顧會委員批政府「生吞活剝」勞顧會

屬於建制派的勞聯,其勞顧會勞方委員之一的譚金蓮向網媒「集誌社」稱,是在政府13日開記者會時,才知道政府的輸入外勞計劃,批評政府的做法是「生吞活剝」勞顧會。她指近半年來,政府沒有與勞顧會溝通的意願,即使5月勞顧會代表在多番要求下終成功會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但對方已經有全盤計劃,政府亦不採納他們全數要求,包括輸入外勞前諮詢勞顧會。

孫玉菡在記者會上,回應架空勞顧會三方協商的質疑時,稱相關行業人手短缺「毫無疑問是一個事實」,不存在就每個申請問勞顧會人手有無短缺。他指政府計劃會每半年就「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向勞顧會匯報。

鍾劍華13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有某些行業,例如安老,確實長期人手不足,以往的輸入外勞機制「每一個人睇(個案檢視)其實有少少勞民傷財,也解決不到根本問題」。問題是源自以前政府不想令工會及相關行業工會,成為另一個政府要過關的對象,所以同勞顧會逐個個案商討的做法就無變過,「始終勞顧會有一半以上係自己人」。

鍾劍華認為,最理想做法,是同社會各界,包括勞工組織,甚至包括相關行業工會,商討出一個大家都接受的機制,「這樣勞顧會自然就沒有甚麼理由再設關卡,或者堅持一個不斷重複,細微細眼,解決不到問題的方法」。但現在公民社會及其它獨立工會「全部打散晒」,「自己人是否識做,已經不是最重要,政府就索性(連)周年勞顧會都踢埋一邊」。

輸入規模遠大於過去每年輸入人數 按行業分 超過以往11年總和

本報翻查政府數據,發現最近11年,即2012至2022年間,在整個「補充勞工計劃」下獲批輸入的七大行業(「漁農業」、「製造業」、「建造業」、「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運輸、倉庫及通訊業」、「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業」、「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勞工人數,每年為約2,000至3,000多人,遠遠少於今次政府「行業輸入勞工計劃」的上限共2萬人。

*年底接獲的申請或於翌年獲批,因此每年獲批輸入的勞工人數並不一定全面反映該年輸入勞工申請的審批結果。  #「補充勞工計劃」就護理業界在2022年3月至5月實行有時限的放寬措施,該年申請及獲批輸入勞工總數因而有所增加。 資料來源: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審核二零二三至二四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對立法會議員初步問題的答覆、勞工及福利局2022年5月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
*年底接獲的申請或於翌年獲批,因此每年獲批輸入的勞工人數並不一定全面反映該年輸入勞工申請的審批結果。 #「補充勞工計劃」就護理業界在2022年3月至5月實行有時限的放寬措施,該年申請及獲批輸入勞工總數因而有所增加。 資料來源: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審核二零二三至二四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對立法會議員初步問題的答覆、勞工及福利局2022年5月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

如果按行業劃分,是次「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引入建造業、公共小巴和客車業、航空業外勞,分別屬於七大行業中的「建造業」及「運輸、倉庫及通訊業」。「行業輸入勞工計劃」打算輸入的外勞上限,建造業為1.2萬;公共小巴和客車業、航空業分別為1,700及6,300人(共8,000人),已經遠超過去11年「補充勞工計劃」下各自界別獲批輸入的外勞總和。

 *年底接獲的申請或於翌年獲批,因此每年獲批輸入的勞工人數並不一定全面反映該年輸入勞工申請的審批結果。 資料來源: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審核二零二三至二四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對立法會議員初步問題的答覆、勞工及福利局2022年5月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
*年底接獲的申請或於翌年獲批,因此每年獲批輸入的勞工人數並不一定全面反映該年輸入勞工申請的審批結果。 資料來源: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四至一五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財務委員會審核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審核二零二三至二四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對立法會議員初步問題的答覆、勞工及福利局2022年5月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

輸入外勞佔行業短缺人手一半

政府13日的記者會有7名官員出席,包括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陳美寶、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以及勞工處副處長(勞工事務行政)何錦標。

不同官員席間分別說明建造業、公共小巴和客車業、航空業的人力短缺情況,例如引述建造業議會數字,指今年欠缺1萬至1.5萬名「熟練/半熟練工人」(預計2027年增加至3.5萬至4萬人)、2,500至3,000名「技術員」(預計2027年增加至5,500至6,000人)和1,000至1,500名「工地監督人員」(預計2027年增加至2,000至2,500人)。最後決定計劃輸入「技術工人」及「技術人員和工地監督人員」1.2萬人。

另外政府調查初步發現,公共小巴和客車業分別短缺1,980及1,620人,佔其總人手兩成。至於公共小巴和客車業批准輸入司機900及800人,則為司機空缺的一半。

此外政府指,航空業到2024年底的人手缺口為1.6萬人,當中1.2萬人為前線非管理級的機場員工,航空業輸入外勞上限則為6,300人,為欠缺的前線非管理級機場員工總數的約一半。

鍾劍華認為,是次大規模輸入外勞,對於各種標準是否會有影響,要視乎各個行業如何管理外勞,「有一些可以想像是會問題大點,例如小巴司機或者其他司機,他們駕駛車輛,如何知道有幾多人會將在大陸那種駕駛習慣帶來香港?始終交通管理方式不同,大陸司機的駕駛習慣,大家也有眼睇」。

輸入額外約3,000名護理員 下周推出供申請

另外政府早前稱,為解決院舍業界護理員人手嚴重短缺的問題,會透過更具彈性方式輸入護理員並精簡程序,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額外輸入約3,000名護理員,連同現有約4,000名輸入護理員,輸入配額上限為7,000人。

「特別計劃」會在6月19日推出,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可於當天起,提交輸入護理員配額的申請。院舍提交申請時,須證明已經通過社會福利署署長指定的途徑招聘本地人手,但未能填補空缺。本地招聘的薪金必須不低於聘請輸入護理員的薪金,而輸入護理員的薪金,不得低於政府統計處編製的護理員每月工資中位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