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十三項改革中有六項是金融監管機構的調整,方向是加強中央集權。這些措施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面的作用很有限,而且將進一步加劇中央和地府的矛盾。

金融監管機構改革後形成「一行一局一會」的格局,即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金管局)和證監會,中央上收了地方政府的金融監管權。地方政府一直設有金融辦公室,並陸續升格為地方金融管理局,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直接歸地方政府監管。此次機構改革後,全部金融監管權都歸屬中央。

中央「一行一局一會」的人員使用行政編制,全部納入國家公務員管理,三家金融監管機構的地方派出機構將得到擴充。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擴張力度最大。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格局是朱鎔基操盤設計的,仿行了美聯儲。當時的改革是取消省級分行,在全國設置九家大區分行;此次改革正好相反,取消大區分行,恢復省級分行。金管局和證監會的分支機構也將得到加強,這3家金融監管機構對其派出機構實行垂直統一管理,與地方政府沒有關係。中共取消了地方政府的金融監管權,加強了對地方金融的監管,從總體上來說是對地方政府的不信任,現實針對的是地方債務危機。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債務危機爆發的時間,但是作用十分有限,而且不解決根本問題。短期內防止債務危機爆發,需要的是真金白銀;長期需要償還債務本息,地方政府應開源節流,目前相等於癡人說夢。

在中共體制下,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無法調和,原因在於權責不一致,而且權力沒有監督,責任無法落實。地方表面上處於劣勢,重大項目的立項和財政預算都依賴中央;但如果出現地方債務暴雷等緊急狀態,最後中央政府必須來擦屁股。中共稱誰家孩子誰抱走,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實際不可能做到。中央與地方之間有無限連帶責任,因為都是「黨的領導」。地方官員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大肆舉債搞政績工程,同時充盈自己的腰包。中央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中央自知理虧,不能斷了地方政府的生路,而且也管不了地方官員一窩蜂瞎決策的官僚風氣,更何況還有巨大的貪腐利益驅動。科學論證、民主決策、民眾監督、司法追責等等,在中共體制內不可能做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共的機構改革解決不了這些問題,還加劇了中央與地方的對立。當年,蘇共把各加盟共和國綑綁在一起,最終擺脫蘇共就成了各加盟共和國的必然選擇。中共的地方政府的關係,與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有區別,但性質類似。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是中共體制的一道裂痕,這個裂痕在加大。◇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