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國語文課程經常被誤以為沒有實際用途,甚至網絡上也曾掀起「古文該不該廢除」的兩派論戰,有人贊成「古文真的沒用」,但也有人認為「古文能學習欣賞詩詞的優美與作者意境的抒發,是文化的底蘊」。學者認為,古文和白話文都有經典文本,在學習時若不畫地自限而能深厚累積,在思維與辯證時能有更多觸類旁通的知識庫。

台灣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劉建志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讀古文的確是一種文化涵養跟智慧,經過時間淘汰、選擇、留存下來的文學經典是值得學習的。對學生而言,若以功利性來看,相較於現代文學,古典文學的門檻較高,學習所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也就更多。

劉建志表示,熟讀相對困難的古文後,比較簡單的白話文自然就能駕輕就熟,「就像運動員用沙包練習,熟悉這個重量後,讀白話文就是卸下沙包後的輕盈狀態。」熟讀古文、長文的孩子,考試時的閱讀速度自然會較快,寫作也是一樣,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與多寫自然是正向循環。

至於有一派學者認為,古文、古典詩歌的智慧可以直接翻譯成白話文,不一定要讀古文。劉建志認為,這有盲點,「因為文學是兼具形式與內涵的,像昭明太子所說,『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表示形式與內容之美都要兼具。翻譯過的詩歌、古文固然可以保存它的意義(內容),但形式之美這部份是會被破壞的。」

劉建志說,他並非認為古文優於今文,古文和白話文都有經典文本,但是在學習時不需要畫地自限,只要深厚累積,對思維跟辯證能力都會形成更多觸類旁通、知識庫的可能性。

許多校系不參採國文 影響學生文字掌握程度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去年底公告112學年大學「繁星推薦」暨「申請入學」校系參採學測科目,許多校系的理工科不再參採國文。補教老師認為,二類組科系慢慢覺得國文可不列為參採科目,「明顯感受到對國文的要求已不再。」

劉建志表示,在大學教學現場改國文工作時,不同學院的學生的確會有不同的文字程度區別,寫作文字的熟練度、標點運用,各學院的學生也有不同程度的展現,顯示國文的加權比重的確會影響學生的文字掌握程度。

劉建志指出,學生的寫作能力的確逐年下滑,但寫作並不侷限於作文。他在大學教的國文寫作包括履歷自傳、簡報、學院報告、書評影評與樂評、廣告文案等。國文能力牽涉到的是運用文字與語言來表達、溝通的能力,即使在現代也是非常實用的。

「而這些技能都牽涉到閱讀理解與寫作的能力,也與國文息息相關。現在對國文的想像,很大一部份是古文或是在生活中無法應用的。但國文應該更廣泛的來看,若將國文能力想成一種運用文字、語言,連結創造力與表達的能力,那各學院都會需要這樣的能力。」劉建志表示。#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