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023年1月27日,一場在香港法庭上演的所謂審訊,若在電影出現,編劇肯定被觀眾罵個狗血淋頭,因為控方的台詞實在不知所云,穿鑿附會。控方代表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為了羅織「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居然舉出《立場新聞》員工卡片上的自選四字,如「星星之火」、「齊上齊落」、「上善若水」等,質疑選字令人有「聯想」。

《立場》前總編輯鍾沛權解釋,同事入職時可在卡片後印四個字,目的是勉勵自己。以下對話引自區家麟FB的「法庭語錄」,建議大家去那邊看全文(注1):

控(即伍淑娟):我以為你們列出這些字給他們選擇。

鍾:我們不會。有這些「上善若水」、「勿忘初衷」、「見賢思齊」,這個「慎言敏行」,好似校訓(公眾笑),我想不如直白一點,我想,你可能覺得比較敏感的是「齊上齊落」、「有種責任」、「生死有命」……我給他們空間去表達。

控:這些不是你給他們的?

鍾:這裡每一格是一位同事的卡片。

控:有些真是較敏感,例如「星星之火」,令人有聯想。

鍾:任何一句都可以有聯想。

控:你知道我聯想什麼?

鍾:題外話,你看完,有沒有感受到一群年輕新聞工作者的熱誠?

控:我當然會想起「星火基金」啦。

(公眾嘩然,笑。)

前立場副採訪主任陳朗昇在審訊後指出,「星星之火」是他的員工卡片,由於「星」和他名字中的「昇」字諧音,才選用「星星之火」四字。

我看了控方和鍾先生以上的對話,也想問一下伍淑娟:「你知道我聯想什麼?」我當然會想起「表箋之禍」啦。

史家所謂「表箋之禍」,指明初朱元璋登位後炮製的一系列文字獄,當中多數涉及四字句子。據趙翼《廿二史劄記·明初文字之禍》所載,朱元璋常常懷疑文人暗中譏笑他,結果「覽天下章奏,動生疑忌,而文字之禍起」。趙翼舉的例子,包括:

林元亮寫〈謝增俸表〉,有「作則垂憲」句,誅;林伯璟作〈賀冬表〉,有「儀則天下」句,誅;蔣質作〈正旦賀表〉,有「建中作則」句,誅;呂睿作〈謝賜馬表〉,有「遙瞻帝扉」句,誅;許元作〈萬壽賀表〉,有「體乾法坤,藻飾太平」句,誅;吳憲作〈賀立太孫表〉,有「天下有道」句,誅。

以上奏表,本為祝賀、答謝而寫,引起朱元璋聯想的四字句子,到底有什麼問題呢?你看得出嗎?

原來「則」字讀音像「賊」,「作則垂憲」可被聯想為「作賊垂憲」,「儀則天下」可被聯想為「儀賊天下」,諸如此類,不解釋了。那麼「遙瞻帝扉」又出了什麼事呢?問題在「帝扉」二字,會被聯想為大逆不道的「帝非」。至於「天下有道」,你不能排除有人會聯想為「天下有盜」,從而煽動憎恨皇帝,當然要誅殺了。

「體乾法坤,藻飾太平」,橫看豎看也不像譏笑皇上對吧?其實是常識限制了你的聯想力。「藻飾太平」可被聯想為「早失太平」;「法坤」可聯想為「髮髡」(髡、坤諧音),即剃光頭,古代如果有伍淑娟之流的人,會說這是諷刺朱元璋出身卑微,只是個和尚,分明是煽動藐視。

一古一今,相隔六百多年,官方同樣靠四字句引發的「聯想」來羅織罪名,是否極其相似呢?說不準今日香港法庭上演的「審判」,原來就是「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當然,基於史實,我不得不潑一下冷水——據後世學者考證,趙翼列舉的明初文字獄案例,大多誇張失實,甚至根本沒有發生。

然而荒唐到連朱元璋也做不出的文字獄,今天,2023年,卻在香港實實在在發生了!我的聯想,是否比伍淑娟那些合情合理得多?伍淑娟的言論已經煽動了我藐視政權,根據她去年七月的講法,不管有沒有煽動意圖,也可控以煽動罪的(注2),咁幾時告呢條LY呀?(LY,你可聯想為「能人」)

注1:https://bit.ly/3Dh0USj

注2:https://bit.ly/3kRi5TT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