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局突然放棄清零政策、解封一周後在京召開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同時中共黨魁習近平大談支持民營企業,釋放經濟政策即將逆轉的信號。評論人士認為,中共強調擴大內需,是因為其內部危機深重,不得不採取措施來應對。

中共釋放經濟政策即將大逆轉的信號

12月18日,中共喉舌《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15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大談支持民企,並聲稱「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

15-16日,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承認,2022年中國受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影響,經濟處境艱難、承受較大壓力,並稱2023年要致力於恢復和擴大消費。

會議還聲稱,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要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與一年前相比,今年中共經濟會議的多項表述發生明顯轉變。在房地產、平台產業和民營經濟等方面突然轉向。會議中五次提出支持民營企業,說明當局期待民營企業在明年對推動經濟增長發揮重要作用。

15日,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第五輪中國-歐盟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上稱,房地產是中共的支柱產業,針對當前出現的下行風險,已出台一些政策,正考慮新的舉措,改善行業狀況。

14日,中共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承認,其擴大內需面臨制約,勞動力、土地、環境等要素趨緊,制約投資增長。創新能力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群眾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還不能得到有效滿足。

而在此前,所謂共同富裕、內循環等,是中共當局經常強調的經濟政策的戰略目標。它和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形成鮮明的對比。然而這些在今年底似乎要發生大逆轉。

這種變化的背景是,在中共極端的疫情封控政策下,外資撤離,供應鏈轉移,進出口下滑,房地產蕭條,失業率攀升……中國經濟已經處於衰退中。

中國的商業信心指數創10年新低

12月開始,中共多地政府「一把手」​​到民營企業調研座談,聲稱要幫助企業招商引資、紓困解難,企圖穩住當地經濟。

1日,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在所謂「優環境、穩經濟」活動現場辦公;2日,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聲稱,民營經濟是四川發展的潛力所在;5日,廣東省長王偉中在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上稱,要面向全球大力進行招商引資,持續激發社會資本和民間投資活力;同日,河南省長王凱現身民營企業展廳、車間和實驗室,並聲稱,要充份釋放政策紅利,盡最大可能降低疫情造成的影響;18日,新任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到阿里巴巴集團​​進行所謂調研。

而世界經濟公司(World Economics)12月19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商業信心指數,從11月的51.8降至12月的48.1,創下自2013年1月開始以來的最低值。該指數由對2,300多家公司的銷售經理進行的調查得出。

美國華盛頓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恆青對「自由亞洲」表示,長期推行的「國進民退」大方針把民營經濟逼到了絕境,政府公信力匱乏,民營企業家們對朝令夕改的政策已經喪失了信心。

當局政策盡出但房地產仍無起色

隨著中共證監會11月28日宣布恢復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企業再融資等政策調整,中國指數研究院(China Index Academy,中指研究院)12月1日發布報告稱,「這標誌著房地產市場供給端的『三支箭』支持政策框架基本形成」。

所謂「三支箭」分別指:信貸支持房企融資、支持房企發債融資和支持房企股權融資。「三支箭」的說法最初源於一個日本傳說,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用「三支箭」來表示其經濟政策的三方面。

陸媒《第一財經》報道說,截至11月底,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六大中共國有商業銀行均已宣布與17家優質房企簽署合作協議,提供意向性融資支持1.2萬億元(約1,660億美元)。

而中共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數據稱,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21,25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2%;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18,648億元(16,411億美元),下降26.6%,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4%。

統計數據表明,儘管當局對房地產行業各項利好政策盡出,但效果很有限。

進出口惡化中共慌忙穩外貿

近期,浙江、四川、廣東、江蘇和福建等地均有當地政府組織經貿商務團出海「搶訂單」,聲稱幫助企業出海談業務、拓市場。

9月以來,南京組建268個外貿企業商務團,組織1,400餘人出境開展經貿洽談,目的地涉及德國、法國、加拿大、日本、韓國、阿聯酋等16個國家和地區。

10月底,廣東組織40多家外貿企業赴東盟地區爭搶訂單,進行新一輪「粵貿全球」境外參展。11月24日,佛山市政府、2家商協會和22家企業組成經貿代表團赴波蘭、德國和匈牙利開展經貿交流活動。

浙江啓動「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12月4日,浙江省商務廳及企業代表組成的搶單團正式開啓為期6天的德國、法國之行。後續,浙江省還將通過包機、拼機、航班等模式,組織超1萬家企業赴境外參加經貿活動。

12月5日,四川外貿企業商務包機在成都啓航。四川31家外貿企業40人飛赴法國、德國、意大利,開展為期9天的經貿促進活動。

而中共海關總署7日發布數據稱,按美元計價,今年11月,進出口總值為5,223.4億美元,同比下降8.7%,而官方預期是下降3.5%;進口降幅也擴大到10.6%,而預期是下降6%。

11月份,中國對主要出口國的貿易額同比都大減。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降幅擴大至25%,為連續第四個月下降,遠大於10月份13%的降幅。中國對歐盟出口同比下降10.6%。此外,中國對日本、韓國、台灣的出口同比分別下降了5.6%、12%和20%。

各地「擴大就業、促進消費」措施齊上但效果有限

為了​​刺激消費、促進就業,中共當局聲稱,地攤經濟、後備廂經濟等將成為新的城市經濟形態,成為年輕人創業、創意的孵化地。

9月5日,南京當局印發《關於鼓勵支持南京市汽車後備箱文化市集健康有序發展若干措施(試行)》,使南京成為全國首個發文鼓勵支持「後備箱」市集發展的城市。

浙江當局9月底印發《關於進一步支持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餐飲消費支持力度,「適度放寬餐飲廣告宣傳和攤點外擺限制,允許利用外圍廣場搭建集市,允許利用道路資源和空地設置就餐臨時停車位」。

重慶當局在12月初頒布所謂「12條措施」,聲稱要聚焦紓解廣大個體工商戶和中小微企業暫時面臨的貸款償還、資金周轉、房租繳納等突出問題。

12月6日,北京當局發布所謂《北京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助企紓困的若干措施》(「新12條」),稱延長住房公積金緩繳期和依法對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公示。

12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穩增長促消費」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會上稱,今年深圳出台了5個「30條」政策,希望提振經濟和市場主體的信心。

那麼,各地政府的各種擴大就業、促進消費政策和措施執行的效果如何呢?

中共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數據稱,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比上月下降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9%,降幅達5.4%;1-11月份中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較前值回落0.5%。

此外,官方聲稱,11月份中國的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比上月上升0.2%;11月份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17.1%,比上月下降0.8%。

對此,楊思則表示,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越來越大的下行壓力,因此擴大內需、呼籲消費就成為中共當下政策的重點。但到了這個時期,經濟全面蕭條,國企都度日艱難。中共雖然不得不採取措施來應對,但希望渺茫。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博士高峰一22日對大紀元表示,地方財政收入這些年來高速的增長來源於土地財政。但現在房地產公司紛紛爆煲,爛尾樓、空置樓隨處可見,中共三年的清零,很多百姓期房都斷供,更別提買房。

「中共是極權主義,管理方式也是極端的,要麼完全控制住,要麼完全不管,就像現在的解封,亂套了。」他說。@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