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國國務院中國政策首席顧問余茂春(Miles Yu)12月18日發文說,清零政策符合中共的發展軌跡,與大躍進、文革類似,都是政治掛帥。他說,共產黨的哲學是鬥爭哲學和折騰哲學。而其統治下的人民的哲學不是躺平學就是潤學。

現為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及2049計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余茂春12月18日在《自由時報》的星期專論上發表了上述評論。他在文章中說,中共殘忍暴烈的清零封城政策,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千夫所指的大災難,把全中國折騰得七上八下、民不聊生。在國際上也是一個匪夷所思的大笑話。

清零政策符合中共發展軌跡 印證共產制度愚蠢殘酷

余茂春在文中分析了清零政策的政治邏輯。他說,事實上,清零政策非常符合中共的發展軌跡,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清零政策可以和中共的大躍進運動及文化大革命有一比。雖然在規模和災難的程度上有區別,但它們的「內在邏輯、運作方式、執行手段和後續發展,都是一脈相承的」。

他進一步解釋說,大躍進、文革和清零都是政治掛帥的共產主義運動,其主導思想都是藉此顯示「中國共產黨有戰無不勝的能力,社會主義制度比資本主義優越」。「偉大的黨、偉大的領袖一聲令下,全中國的老鼠、蒼蠅、麻雀和新冠病毒都會被全部殲滅,一個不留」。

「習近平清零政策的初衷,是想給全世界指明方向,證明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正確,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其結果適得其反。」他說,「清零封城政策正好證明了共產主義制度的狂妄、無能、愚蠢和殘酷,正好說明全國老百姓對中共統治的失望、絕望和唾棄。」

「也像大躍進和文革一樣,清零封城大失敗的後果之一,是全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對中共政權,以及中共領袖的政治智慧和治國能力,產生了進一步的、深刻的懷疑和不信任。」余茂春說。

共產黨的哲學是鬥爭哲學和折騰哲學

余茂春說,中國突然解封的第二天,中國人民在微信上搜尋最多的一個詞彙是「移民」,搜尋量高達一億一千六百萬次。

「共產黨的哲學是鬥爭哲學和折騰哲學,而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人民的哲學,不是躺平學就是潤學。共產黨把一個國家搞成這樣,還有甚麼資格和本事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他說。

突然解封是為保獨裁政權的穩定 習不妥協就滅亡

余茂春解釋了中共為何突然決定解封。他說,清零政策遭到全中國人民的巨大反抗。在民憤、抗爭和嚴酷的爛攤子的事實面前,習近平不得不施緩兵之計,為了「保持共產黨的專制獨裁政權的穩定」,這個雷打不動的、頑固而殘酷執行了近三年的清零封城政策轟然崩潰,一夜之間全中國突然開城解封。

「獨裁政權就是這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在運籌帷幄間隨意擺佈中國人民,猶如甕中捉鱉和關起門來耍軟硬皆施,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政權的穩固和獨裁的持續。」他說。

與大躍進和文革稍微不同的是,當全國範圍內各階層的反清零運動風起雲湧之時,中共高層沒有任何社會上可以寄託希望的彭德懷、劉少奇式的人物。余茂春說,這反而變成了好事。這次全國的抗議行動目標更加鮮明,直接以自由、民主、公民權和共產黨下台為口號和目的,丟掉了對中共黨內所謂改革派的幻想。

在余茂春看來,中共雖放棄了罪惡的清零封城,但絕對不是改弦更張。「習近平如此妥協,也是非常不情願的,因為他其實也無路可走。除了廣泛的民眾抗議威脅了共產黨政權的穩固這個因素外,清零政策對中共經濟和社會的重創和摧毀,也是不可估量的事實。」他說。

「就像大躍進和文革一樣,習近平的大折騰也同樣把中國的國民經濟推向了崩潰的邊緣。不妥協就滅亡,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余茂春說。

他還列舉了清零政策所帶來的種種災難,包括億萬普通民眾失去了工作和飯碗;上百萬的中國中小企業被迫關門倒閉,使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無法開工;廣東東莞這個世界最大生產基地的外資企業幾乎全部逃亡,包括三洋、松下、索尼、諾基亞、佳能、艾普森和思科;投資者對中國公司的信心大幅下滑,導致阿里巴巴和騰訊這樣的幾乎所有領軍公司的股票驚人的暴跌。

再有,清零政策的執行耗資巨大,中國的每一個省都出現財政虛空和財政赤字。「與大躍進和文革一樣,習近平又一次把中國的經濟帶到了崩潰的邊緣。」余茂春說。#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