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染疫人數連創新高,各地封控加碼,給經濟蒙上陰影。中共央行昨天(11月25日)宣布降準25基點,稍早前中國六大銀行出手為房企紓困。專家分析,中共出台一籃子政策或可解房企燃眉之急,但難解中國經濟多重困局。

中共央行動作頻頻 專家:為化解系統性風險

中共央行宣布,自1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25個百分點,且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預計釋出5,000億(人民幣,以下同)長期資金。

23日,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預告將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增加流動性。同日,央行及中共銀保監會正式公布「金融16條」通知,國有銀行先後宣布和房企簽約,支持房地產開發貸款等業務。

據財聯社報道,截至24日,包括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六大行,已與17家房企達成合作協議,披露意向性授信額度約12,750億元。

此外,針對「保交樓」問題,「金融16條」承諾支持開發性政策性銀行提供「保交樓」專項借款。據中共銀保監統計,今年前10個月,銀行業投放房地產開發貸款2.64萬億元,發放按揭貸款4.84萬億元。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長滕泰告訴《第一財經》,中國以房地產拉動經濟的快速成長階段已經過去了。不用再回答「判斷房地產會不會出現拐點」這類問題,不會再有拐點了,「16條措施」或後續推出的其它政策,目標都是為了化解系統性風險。

專家:增加貸款只會加劇惡化

中共推出一攬子穩經濟政策正值中國染疫人數創新高之際,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中國城市正在實施新一輪的各類清零封控措施。而清零措施已給中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Davy Jun Huang)25日告訴大紀元,降準對中小企業幫助不大,沒有多少企業熱衷在經濟不樂觀情況下去加槓桿。「這錢不是直接發放給企業,而是以貸款額度形式存在,在當前出口不暢、內需枯竭、封城打擊經濟活動,哪怕給中小企業更多款項,在沒有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增加貸款只會加劇惡化。」

台灣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鄭政秉24日告訴大紀元,「在中國(中共)政府瘋狂的疫情管控下,民間中小微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投資意願非常低,電商平台的表現也很糟,雖然他們宣稱雙十一業績與去年一樣,但一般預估衰退在四五成以上。」

他表示,政策出台是為挽救下滑經濟,中國經濟前三季度增長率分別為4.8%、0.4%、3.9%,第三季度雖有回升,但被認為有誇大之嫌,現在第四季度也不被看好。

分析:疫情管控下經濟活動萎縮 救助措施效果有限

24日,多家銀行為房企提供授信的消息,令中港房地產股價大漲。野村控股經濟專家陸挺認為,政策來到轉折點,救助措施讓陷入困境的開發商鬆口氣,但房地產市場的復甦還有一段距離。

鄭政秉分析,中共當局挹注的刺激政策,短時間為房地產行業帶來正面效果,至少暫時止住行業信心崩盤,起到緩跌作用,但是否意味著整體行業觸底或出現轉折,目前看來困難度還是非常大,「在疫情管控下,經濟活動萎縮,人們收入減少,李克強口中所謂的剛性需求,不容易大幅成長。」

黃大衛持相同看法。他說,救市政策能緩解房企資金緊缺,確保一部份爛尾樓順利交付,但目前房屋成交量太低,樓價下跌,房屋建成後難以出售,對開發商而言,按土地取得與建設成本來算,可能虧損,「除非能讓老百姓增加收入、更有消費力,否則相關救市措施不僅難有成效,還可能越陷越深」。

他認為,2022年中國經濟面臨綜合性問題,清零封城造成打擊只是原因之一,中共當局近兩年對外關係緊張,是造成外資企業撤離的重要因素,此外,「國進民退」趨勢越演越烈,供銷社大舉擴充,引起重回計劃經濟老路的擔憂,加速企業外移。

黃大衛認為,包括金融16條、國常會部署的一籃子政策,以及後續還會陸續出台更多政策,或可解燃眉之急,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仍是非常巨大。#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