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地區發展,例如新界東北,當中可能很快會有很大的改變,我覺得要跟時間競賽,去保留一些我們可以獲得的資料。」藝術家史嘉茵早在2013年,就已在打鼓嶺坪洋公立學校荒廢的校舍,舉辦了一場「空城藝術節」,當時聆聽村校的舊生唱起校歌,深深打動了她,啟發了她尋覓校歌的旅程。時隔多年,她仍堅持蒐集校歌,近期在六鄉新村公立學校原址舉行的「香。校變奏:時光藝術展」,從村校校歌延伸至社區歷史與藝術,重現往日充滿著笑與淚的記憶之時,亦進一步探討閒置村校空間活化的可能性。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和「香村」團隊精心籌備近一年,為採集村校校歌和村民的口述歷史而努力,蒐集資料期間正是疫情嚴峻時期,一些村校舊生的訪問需要透過線上進行。史嘉茵坦言線上口述歷史訪問始終不及面對面訪問來得直接,但她已非常感激舊生願意分享,慷慨提供已有的資料給團隊,以促成今次內容豐富的展覽。

多元形式演繹村校故事

青衣漁民子弟學校舊照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提供)
青衣漁民子弟學校舊照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提供)

藝術展以多種藝術媒介,包括傳統技藝聯乘當代藝術、視覺藝術、表演藝術、聲音藝術、裝置、光影、互動體驗等等,有13位藝術家共9組藝術作品參展。透過為期三周的工作坊、導賞團、講座與眾人分享村校故事,是次展出的十間村校包括六鄉新村公立學校、四山公立學校、大欖涌公立學校、青衣漁民子弟學校、老圍公立學校、葵涌公立學校、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青衣公立學校、馬鞍山聖若瑟學校、橫洲公立學校。

▲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副執行總監黃競聰博士介紹客家麒麟與六鄉新村公立學校的關聯。
▲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副執行總監黃競聰博士介紹客家麒麟與六鄉新村公立學校的關聯。

史嘉茵介紹,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副執行總監黃競聰博士用了很多心機和時間整理了他的鄉學研究,藝術家們以研究資料為基礎去創作他們的作品:「我們希望可以用不同的感官、不同的角度帶給大家認識村校在香港的意義,了解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事物,只要我們打開眼睛去欣賞去了解,我們可以發現更多!」

史嘉茵提到,今次的重點展品包括三個非遺傳承人的藝術作品,他們跟當代藝術家一起合作,以村校的校歌為基礎,創作出跟節慶有關的非遺作品,包括花牌、麒麟紮作展示,以及手托木偶表演,給大家重新感受非遺技藝和當年的村校小故事。例如蔡榮基師傅和藝術家周俊輝合作推出的「雞同鴨講」花牌,取材港產片《雞同鴨講》,說的是傳統燒臘店遇上新炸雞店的交替年代,村校亦銘記了幾代兒童的成長與城鄉發展的歷史。

 蔡榮基師傅和藝術家周俊輝合作推出的「雞同鴨講」花牌,取材港產片《雞同鴨講》。
蔡榮基師傅和藝術家周俊輝合作推出的「雞同鴨講」花牌,取材港產片《雞同鴨講》。

活動展出三米高的巨型客家麒麟,由紮作師傅冒卓祺帶領多位徒弟製作。藝術家陸肇欣出演《遷麟之歌》導賞劇場,將六鄉新村公立學校的歷史和客家民俗文化融入其中。

活動開幕儀式上舞麒麟助興。
活動開幕儀式上舞麒麟助興。

活動展出三米高的巨型客家麒麟,由紮作師傅冒卓祺帶領多位徒弟製作。
活動展出三米高的巨型客家麒麟,由紮作師傅冒卓祺帶領多位徒弟製作。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副總監梁敦濂分享,展覽以校歌為起點,連結個人、村校與社區,多角度檢視村校的過去、現在與可能的未來,同時不忘每間村校曾是培育香港人材的搖籃,以及村校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貢獻。活動展出村校的舊照片、校徽、學生畢業證書等物件,這些珍貴的資料在香港歷史上是頗為動人的一筆。

今次藝術展覽選址在原六鄉新村公立學校(現為六鄉學習園地)的位置,梁敦濂認為是一個實驗性的嘗試,希望這一模式可以持續推廣。
今次藝術展覽選址在原六鄉新村公立學校(現為六鄉學習園地)的位置,梁敦濂認為是一個實驗性的嘗試,希望這一模式可以持續推廣。

漁民子弟學校校歌振奮人心 演繹昔日漁民謀生經歷

1946年成立的香港漁類統營處,轄下管理13間漁民小學,分布在全港沿海、離島各區,這些漁民子弟學校有一首共同的校歌,每年的畢業典禮在香港大會堂進行,多間學校的學生會一同唱起這首歌,場面壯觀。

漁民子弟學校歌譜。(「香村」提供)
漁民子弟學校歌譜。(「香村」提供)

早前走訪青衣漁民子弟學校,邀請舊生錄製校歌,史嘉茵細細品味歌詞,十分欣賞漁民精神:「這首校歌講到當年漁民艱苦打漁的生活,很勵志。歌中唱道『浩瀚汪洋深又廣,我們並不害怕。我們鍛鍊好頭腦,又有好體魄。海洋有魚和寶藏,學問在書本裏。我們是海的兒女,勤奮勇進取。』我們今天看來,是一種對漁民身份的認同,表現當年他們出海謀生的經歷和對下一代的寄望。」

她感言,這些漁民故事對於如今的港人生活也有意義:「研究漁民子弟學校其實是很有趣的,過去它們分布在沿海地區,但幾十年過去,這些過去的『沿海地區』現在有的已經不在海邊了。但是漁民生活、他們的文化等等,我覺得是有他的意義在其中。過去那種漂泊和艱辛,我們可以借鏡這個族群的生活,去看我們現在的生活。」

史嘉茵提及,這首校歌還有一個特色,其實是一首西洋聖歌改編,原曲目是表達「努力工作」的主題,「我們在考察校歌的時候就會思考,為甚麼當年他們要用一首聖歌改編成校歌呢,當中也有很多東西值得挖掘。」

荒廢校舍空間賦予新生命 倡議善用場地以連結社區

八、九十年代出現了「殺校潮」,二戰後蓬勃發展的鄉村學校,漸漸走向沒落,一大批校舍荒廢。梁敦濂在研究村校歷史過程中發現,村校的誕生和沒落都與港府的政策相關。

今屆展覽中的「策展人語」描述了產生「殺校潮」的背景原因:「二次大戰後,香港適學兒童急增,港府遂鼓勵民間辦學,並推行《十年建校計劃》、《七年小學擴展計劃》等政策,新界鄉村興起辦學潮,不少私塾轉型為公立學校;唯後來隨政府大規模開發新界,在大量移山填海及開闢公路的工程下,逐漸形成城市包圍鄉村的格局。生於政策,死於政策——至此,鄉村子弟不惜捨近圖遠,轉往鄰近的新市鎮讀書,埋下村校由盛到衰的遠因。回歸後,港府為增強村校的競爭力,先容許村校加入《學校改善工程計劃》,之後礙於財政壓力,教育署頒布《統整成本高及使用率低的小學》文件,很多村校因教學效能未達指標而遭勒令停辦,校舍更淪為閒置空地。」

「我們不能一味緬懷過去,也應該放眼未來。」在梁敦濂看來,這些閒置的村校空間應可有更好的用途,這一次的村校藝術展特別選址在原六鄉新村公立學校(現為六鄉學習園地)的位置,就是一個實驗性的嘗試,「希望未來可以實現,將這些散落在全港各處的村校校舍重新予社區使用,延續連結社區的功用。」

活動展出昔日村校的課桌。
活動展出昔日村校的課桌。

活動期間在大埔六鄉學習園地展出十間村校的歷史。
活動期間在大埔六鄉學習園地展出十間村校的歷史。

「香。校變奏:時光藝術展」吸引市民參觀。
「香。校變奏:時光藝術展」吸引市民參觀。

談及未來的打算,史嘉茵表示會繼續進行村校校歌資料的蒐集工作,尤其是即將發展的新界東北地帶,應該「搶救」當區的歷史。她亦相信透過校歌找到村校舊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她盼望未來可以找到一個村校空間,設立一個長期展館,讓人銘記村校的歷史和故事:「我稱其為『展覽館』,而不是『博物館』,我覺得村校仍存活著,我們不是要緬懷,而是要去呈現,讓大家可以發掘村校的價值。」◇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