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生活」專題系列邀請移民至不同地區的港人分享他們在當地生活的點滴,為計劃移民或已移民的朋友提供生活小貼士。移民Bristol的港人Jackie分享自己融入英國生活的體會,感受當地歷史文化之美。

在Bristol市區漫步,一棟棟屹立百年的古建築彷彿讓時空凝固,走訪當地的小店、市集,Jackie發現了很多新奇事物和隱藏在當中的古老文化。每年八月舉行的熱氣球節十分壯觀,值得一遊。

Bristol的聖瑪麗紅崖教堂(St Mary Redcliffe Church)。(受訪者提供)
Bristol的聖瑪麗紅崖教堂(St Mary Redcliffe Church)。(受訪者提供)

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來到陌生的英國,方方面面都要重新適應。Jackie建議港人移民後,應該盡量去認識一些本地人,她認為當地人有獨有的生活智慧,也可以幫助新移民融入社區。

Bristol是英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受訪者提供)
Bristol是英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受訪者提供)

Bristol街景。(受訪者提供)
Bristol街景。(受訪者提供)

新舊共融的城市

Jackie分享:「我了解到,Bristol以前是一個製造陶瓷的城市,大概在200至300年前,生產並供應陶瓷給英國當地及歐洲其他地方。我曾經到過一個店鋪,是賣Bristol的陶瓷。他們店也開了百多年。不過現在瓷器生產已經式微了。」翻查資料,在18世紀中葉,Bristol是繼倫敦之後的英國第二大商業城市,也是大西洋貿易的主要港口,其生產的瓷器除了裝飾用外,還有大量用於茶與咖啡的用具,許多當時生產的器皿還可以在博物館中欣賞到。

加拿大多倫多Gardiner Museum收藏的18世紀Lund's Bristol factory瓷器。(Daderot/維基百科)
加拿大多倫多Gardiner Museum收藏的18世紀Lund's Bristol factory瓷器。(Daderot/維基百科)

在Bristol的大街小巷穿梭,就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新舊交替之美,有古樸的城堡建築和磚路,也有現代化的購物中心,街頭塗鴉也隨處可見,甚至有國際藝術節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前來畫壁畫。平日Jackie也喜歡參觀當地的博物館,參加一些藝術節和社區活動,慢慢了解這裏的文化和歷史:「在這裏住久了,才慢慢發掘出Bristol的好東西!Bristol市中心和外圍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建築物,Bristol university的校舍很多都是比較悠久和受保護的建築物,是以前一些富有的商人捐出來的,那些建築物都很漂亮。如果來這裏遊覽就會看到許多漂亮的新舊參半的建築物。偶爾又可以看到一些壁畫,一些藝術展示,在這裏走走會覺得很開心的。」

Bristol其中一個頗為知名的節日就是每年八月的國際熱氣球節。(Bristol International Balloon Fiesta Facebook)
Bristol其中一個頗為知名的節日就是每年八月的國際熱氣球節。(Bristol International Balloon Fiesta Facebook)

Bristol其中一個頗為知名的節日就是每年八月的國際熱氣球節(Bristol International Balloon Fiesta),形形色色的熱氣球會在活動期間飛起,十分壯觀,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旅客到訪。Jackie了解到,Bristol是全球第二大生產氫氣球的城市,當地的航空航天業十分先進,英國早期的超音速客機就是在這裏生產。

形形色色的熱氣球會在活動期間飛起,十分壯觀,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旅客到訪。(Bristol International Balloon Fiesta Facebook)
形形色色的熱氣球會在活動期間飛起,十分壯觀,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旅客到訪。(Bristol International Balloon Fiesta Facebook)

吸引人的跳蚤市場

談到在Bristol買東西,最吸引Jackie的是當地的跳蚤市場和街頭市集:「有些市場每個星期會有,有些大型的市場可能就一個月一次,或一年十次,特別大型的可以有幾百個或上千個檔口。」她提到,這些跳蚤市場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有些是賣舊物,舊家私、舊陶瓷、刀叉、家居用品、衣服、玩具,每一種類型都有。她十分欣賞「交換舊物」的理念:「舊物看厭了拿出來市場賣,其他人買回去就會覺得很新鮮。其實有很多擺設是可以用很多年的。就類似交換吧,有新鮮感又不用那麼貴,也挺好的。」

Bristol的跳蚤市場。(Bristol Flea Market Facebook)
Bristol的跳蚤市場。(Bristol Flea Market Facebook)

半年適應期 學會「慢活」和「尊重」

歷經半年的適應期,Jackie才開始真正享受在英國的生活。談起一般港人最需要適應的部份,她認為日常生活的辦事效率和處理方法最考驗耐性:「過去以為英國的制度可能跟香港差不多,事實上真的在這邊生活,發現很多方面是不同的。譬如剛來時需要開銀行帳戶,連接水電煤氣,需要申請證件,全部都很難、很慢的,然後你不知道能否申請到,你想去問卻無法問。郵箱也沒有,電話也沒有,都不知道怎麼樣的,只能等信件,一個月、兩個月,有時可能半年才有。」最初她會感覺很不安,後來才明白英國的工作效率就是這樣,「隨便啦,它愛甚麼時候來就甚麼時候來,沒有辦法。」

在英國生活的日子,Jackie最深的體會就是「放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有些東西你的要放手,放下了,你才有空間去拿其他的。如果你真的要移民的話,有些東西是需要放下的,放下香港的習慣,放下香港的效率。」她認為過去港人很習慣在高效率的城市中生活,習慣了港式節奏,來到英國會非常不適應。「你一定要放下這些期望,然後再觀察,其實這裏的人他們的辦事方式,或者他們對於一些要求的不同。你沒有這麼高的期望,那個落差就沒有這麼大。同時要學會尊重本地處理事情的流程和習慣。他們處理的流程和習慣和香港可能不一樣,我們要學習和習慣這裏的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為其實每個地方都有特色。」

Bristol城市博物館與美術館(Bristol Museum & Art Gallery)。(受訪者提供)
Bristol城市博物館與美術館(Bristol Museum & Art Gallery)。(受訪者提供)

Jackie舉例,她在英國經歷了倫敦大罷工、鐵路大罷工等社會事件,她認為雖然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不便,但都能互相理解和尊重:「一方面你覺得對於你作為一個這個都市的人,可能影響很大,但是當你觀察倫敦的人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們都沒有很大怨言。因為他們都知道罷工其實是一個勞工階層的權利,即我們需要得到一個較為平等的城市,我們就需要付出一些代價。我們不要覺得甚麼都要贏,有得到就要有付出。你要放下一些東西才能拿起一些東西。」

對於新來英國的香港移民,Jackie建議大家盡量去認識一些本地人,不要只是「圍爐」:「希望大家可以嘗試認識一些街坊,因為這些本地人在這裏生活了這麼多年,他們有他們生活的智慧,有不明白的可以虛心一些請教本地的街坊,他們會有很多生活貼士,就會少走彎路。到目前為止我認識的街坊都很友好,很樂意解答我的問題。」◇

在Bristol市區漫步,一棟棟屹立百年的古建築彷彿讓時空凝固。(受訪者提供)
在Bristol市區漫步,一棟棟屹立百年的古建築彷彿讓時空凝固。(受訪者提供)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