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閉幕,習近平打破常規,開啟史無前例的三連任,成為毛澤東之後最為強勢的中共黨魁。新晉常委都是習的親信,意味著習將獲得所有方面的更大控制權,包括經濟,這將對國內外都產生重大影響。
分析認為,儘管習近平掌握的權力史無前例,但鑒於其向原教旨的毛主義回歸,以及由此引發的國內經濟挑戰和緊張的國際關係,習今後的道路不會平坦,五大困局難解。
政治不確定性增加
毛澤東的極權統治(1949—1976)造成了中國數千萬人的非正常死亡,並使中國經濟陷入停滯。鄧小平建立了集體領導的制度,以及最高領導人只任兩屆的不成文規定。
習近平打破了這個規則。在最新的一任常委中,中共沒有一個潛在接班人,李強(1959年生)、蔡奇(1955年生)、李希(1956年生),五年後將分別為68歲、72歲、71歲,按照中共「七上八下」的慣例,都到了退休年齡。只有丁薛祥(1962年生)在五年後只有65歲,可能會留任,但丁薛祥政治履歷顯示他從未主政一方,接任可能性較小。
1963年出生的胡春華,經常被外界看作潛在繼任者,甚至未進入中央政治局的24人名單。
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泰蘇在推特上寫道,今天在北京發生的事情,代表了兩種政治模式的終結:一是權力分享和制度化的鄧江胡模式,二是同一時期技術官僚的功利主義模式。舊模式被拋棄,新的模式還未出現,這是一場真正的競爭,政治壓倒知識。
美利堅大學國際服務學院助理教授張楊(Yang Zhang)在推特上寫道,習近平「只有」 69歲,毛澤東統治中國直到83歲去世,鄧小平一直擔任中央軍委主席,直到1989年他85歲。因此,不要指望習近平會在2037年之前退休,習近平的權力頂點剛剛開始,就在今天。
不過張楊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習的無限權力,將受到其能力有限和精力下降的制約。同時,習近平的同僚們,也會分成不同的集團,爭權奪利,而習近平的全面控制,也意味著他的團隊將對任何政策錯誤負全責,並可能激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更強烈反擊。」
日益被國際社會孤立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共開始了咄咄逼人的「戰狼外交」,中共在南海大規模加強軍事存在,逼迫台灣的生存空間,但這並沒有給中共帶來聲譽和威望,相反使國際社會形成一個圍堵中共的聯盟。
幾十年來,在中共歷次黨代會報告中,都提到「和平與發展 」是時代的主題,18大的表述是中共「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19大是「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在20大報告中,這些說法都消失了。
20大全文報告說,中共正在面臨著 「國際格局的急劇變化,特別是外部對中國(中共)進行訛詐、遏制、封鎖和施加最大壓力的企圖」 ,「外部壓制和遏制中國(中共)的企圖可能隨時升級」。
報告說要「為風暴做好準備」,呼籲中共繼續堅持「鬥爭精神」。習宣稱,未來五年是「關鍵」期 ,要「提高軍隊打贏戰爭的能力」。可以預見,中共不再排除在未來,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
習還把「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 寫進黨章。這意味著,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共輸出其意識形態和違反國際規範方面,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20大期間,中共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在回答記者問時說, 「敢於鬥爭是中國(中共)外交的精神品格。」上周日,在英國土地上行使言論自由的香港示威者,被中共駐英國曼徹斯特總領事館人員拉進領館大院內毆打,再次體現了中共外交官「敢於鬥爭」的戰狼風格。
20大報告對中美關係的表述很悲觀: 「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格局」。與19大報告相比,「合作」一詞被更悲觀的「良性互動 」取代,增加了與「和平共處」的說法,表明了中美合作前景黯淡,預示兩國衝突風險不斷增加。
經濟放緩
過去十年,中共幾乎沒有啟動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相反,中共
加強黨及其對商業和社會的控制,擴大了對國有企業的支持,無情打壓充滿活力的私營部門,大量的經濟領域仍然掌握在國家手中。
在對科技巨頭持續約兩年的打壓,騰訊和阿里巴巴在最近一個季度,報告收入的首次下降,騰訊的利潤下降了50%,而阿里巴巴的淨收入下降了一半,導致了大規模的裁員,增加了就業危機。
習近平已將「共同繁榮」寫入了黨章, 「鼓勵一部份地區和一部份人先富起來」也被從黨章中拿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經濟部門、尤其是金融部門將受到打壓。
被認為是市場派的李克強和王岐山,以及持自由市場立場而聞名的人如財政官員劉鶴、易綱和郭樹清,紛紛離職,進一步打擊人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投資移民諮詢公司Henley & Partners預計,2022年將有約10,000名高淨值中國富豪(資產過百萬美金)遷移出中國,人均帶走大約480萬美元,總計會從中國撤出480億美元。
外國投資者也正在將資金撤出中國。僅在今年下半年,騰訊就有價值超過70億美元的投資被撤回。日本軟銀從阿里巴巴撤出大量現金,巴菲特也減持比亞迪股份。
二十大報告還拋棄了過去中共「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口號,把 「國家安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統籌發展和安全」一直都在被強調。清零政策就是安全壓倒經濟的一個例子。
路透社報道,新加坡RBC Capital Markets的亞洲外匯策略主管Alvin Tan周日表示:「在政策制定方面,這確實意味著可能會更加尊重習近平自己關於如何推動國家和經濟向前發展的觀點。」
他說:「我可以想像,清零政策可能會更加根深蒂固,並且會進一步推動共同繁榮等問題。」
對於習近平提出的「雙循環 」,牛津大學的現代中國歷史和政治教授拉納‧米特(Rana Mitter)在《衛報》上寫道, 「雙循環 」政策的核心思想是,中國應增加與更廣泛世界的貿易順差,同時更加依賴國內經濟來推動消費。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一戰略不再屬於經濟學範疇,而是政治學的實踐,恰恰反映了中共與世界保持高度聯繫,同時又與世界封閉的想法。
西方分析家普遍預期,在習近平的第三個任期中國經濟將會放緩,這不是主要因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勞動力人口、生產力、房地產等等原因,而是因為中共倒退的經濟政策。
分析人士指出,預計將出任總理和常務副總理的李強和丁薛祥,過去都是習近平秘書幫,李強的陞遷,源於他不顧一切批評,遵循習近平的命令。他們主掌國務院,意味著國務院性質發生變化,不再是與黨平行的機構,而只是黨和習近平領導下的眾多機構之一,習近平將會對中國經濟進行更多干預。
台灣問題
統一台灣被描述為習近平 「中華民族的復興」的一個關鍵政策目標,今年 8月,中共發布了一份白皮書,與之前1993年和2000年的白皮書相比,語氣更加強硬。
20大報告中,沒有包含任何圍繞台灣的言論升級,習近平重申了和平統一 的目標,但沒有放棄可能使用武力。
近日,海軍作戰部部長邁克‧吉爾德伊(Mike Gilday)上將說,美國必須考慮北京可能比之前預計的——最糟的警告——更早對台灣採取行動,可能會比2027年國家窗口期提前。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不久前也公開表示,北京已決定以「更快時間線」統一台灣。他說,北京做出了「根本決定,現狀不再可接受,決心在更短時間內實現統一。如果和平方式做不到,就採取脅迫手段,若脅迫手段不起作用,就可能採取武力手段以達到目標」。
民眾的反抗
習近平大權獨攬的結果,使得他不能再把責任推諉到他人身上,隨著問題的增加,習近平將有更少的空間來逃避責任。
在20大開幕前,北京一名男子在四通橋上掛的兩個抗議橫幅,表達了他對中共政策和習近平的不滿:「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鎖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
CNN報道,中國西南地區的應屆畢業生陳強(Chen Qiang,音譯)表示,前景黯淡——經濟步履蹣跚,審查越來越嚴格。
陳曾試圖在微信上分享四通橋抗議活動,但一直受到審查。於是他心想:我為甚麼不在附近的地方寫下標語,讓更多的人了解呢?
他找到了一個公共廁所,並在廁所隔間的門上寫下了中文原版標語。當他潦草地寫著時,他被一種被嚴密監視所抓住的麻木恐懼所籠罩。但他強迫自己繼續。 「(北京抗議者)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或餘生自由來做他所做的事情。我認為我們也應該有義務做一些我們可以做的事情。」他說。
陳稱自己是一個愛國者。「但是我不喜歡黨(共產黨)。 我對中國有感情,但對(中共)政府沒有感情。」
習近平在報告也提到了「黑天鵝」(未預見到的、不太可能發生的、影響較大的事件)和 「灰犀牛」(明顯的、影響較大的威脅,往往被忽視)的風險。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SOAS)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表示,我認為習近平長期統治中國的最大敵人是習近平本人。當他犯了一個巨大的政策錯誤,在中國造成混亂時,才有可能開始瓦解習近平掌控的權力。#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