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精神神經症狀。最近兩項大型研究發現,新冠增加認知障礙症風險約33%~69%;而帕金森病風險也增加。1個簡單方法,幫你保護大腦。

新冠大幅提高認知障礙症風險 高達69%

今年8月,《刺針》(The Lancet)雜誌曾刊登有關新冠引起神經系統後遺症的研究。這項逾百萬人研究的結果發現,新冠感染6個月後,認知障礙症發生比率增加33%[1]。

最近,《阿茲海默症雜誌》(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又發表了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感染引起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症的最常見類型)的研究。[2]。這項研究也是一個大型回顧性隊列分析研究。研究者使用TriNetX醫療網絡數據庫中,來自68個醫療機構,超過9500萬住院和門診患者的電子健康記錄。患者中包括不同年齡、地理、種族、職業和受教育水平的人。

研究者隨訪了2020年2月~2021年5月就診的 6,245,282 成年人,這些人就診時沒有認知障礙症狀。

隨訪中,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感染了新冠,另一組沒有感染新冠。

在這兩組患者中,研究者使用1:1匹配的方法配組,也就是說,每個感染新冠的患者,都對應另一組沒有感染新冠組中的一位患者,兩位患者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完全匹配——這是回顧性隊列研究使用的一個非常嚴謹的匹配方法。

匹配完成後,每組有410,478人有效匹配到病例,這些人的總平均年齡為73.7歲。

結果發現:相比於沒有確診新冠的患者,新冠患者在確診後360天內,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69%。在年齡≥85歲的人群中,該風險增加89%。

老人確診新冠阿茲海默風險大增。(健康1+1/大紀元)
老人確診新冠阿茲海默風險大增。(健康1+1/大紀元)

《刺針》和《阿茲海默症雜誌》的研究都是大規模、多中心的權威研究,使用相似的研究方法,且發現了類似的結論。新研究的主要新發現是:在年齡更大、隨訪時間更久的人群中,發生疾病風險更高——這在發病機制上是合理的。

《刺針》研究:年齡更大-風險更高。(健康1+1/大紀元)
《刺針》研究:年齡更大-風險更高。(健康1+1/大紀元)

這說明,新冠病毒感染對大腦的損傷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新冠感染後 帕金森病風險也增加

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神經元死亡發生的部位不同,導致疾病也不同。例如,如果病變發生在海馬等區域,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和認知障礙症症狀;發生在黒質紋狀體,則導致帕金森病;發生在主管運動的神經細胞,則會導致漸凍症。

2022年6月發表在《神經病學前沿》(Frontiers in Neur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新冠感染不僅增加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也會增加柏金遜風險[3]。

這份研究使用了覆蓋約一半丹麥人口, 共2,972,192人的電子健康記錄,他們是在2020年2月~2021 年11月間這1年9個月時間的內,在醫院中接受過新冠檢測的患者。研究者根據住院和門診、年齡、性別和合併症等情況對隊列進行分層分析,保證分析結果有可比性。

結果發現,與新冠陰性的患者相比,新冠陽性門診患者發生以下疾病的相對危險度都大幅增加,下面是各種疾病相對危險度的增加倍數:

● 阿茲海默症3.5倍;

● 帕金森病2.6倍;

● 缺血性中風2.7倍;

● 腦出血4.8倍。

患新冠後多種神經疾病風險增加。(健康1+1/大紀元)
患新冠後多種神經疾病風險增加。(健康1+1/大紀元)

由此可見,新冠對神經系統能造成大面積、涉及多個疾病的影響。

新冠致神經疾病機制最新研究

我們講過新冠病毒三種入侵大腦的方式和七大致病機制。

三大入侵大腦方式是:

1. 病毒通過鼻腔黏膜和嗅覺神經,進入大腦嗅球;

2.病毒突破血腦屏障;

3.「特洛伊木馬方式」,即病毒先入侵免疫細胞,再通過免疫細胞的攜帶突破血腦屏障。

新冠入侵大腦方式。(健康1+1/大紀元)
新冠入侵大腦方式。(健康1+1/大紀元)

今年7月《自然》(Nature)雜誌和今年1月《科學》發表的兩篇文章指出,新冠病毒直接或間接引起神經細胞受損至少有以下7個機制[4][5]:直接導致神經細胞凋亡;攻擊大腦血管;導致缺血缺氧;自身免疫攻擊;神經系統炎症;線粒體損傷;脂質代謝障礙;抑制自噬(即神經細胞處理垃圾的能力)。

新冠病毒損傷神經細胞機制。(健康1+1/大紀元)
新冠病毒損傷神經細胞機制。(健康1+1/大紀元)

最近,發表在《神經再生研究》的一篇綜述,補充了新冠引起炎症的一個機制[6]:

新冠病毒引起宿主細胞的病毒受體ACE-2下調,導致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即RAAS,RAAS可以調節體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因此對血壓有決定性作用)的過度激活,促進各種促炎分子釋放,發展成細胞因子風暴,進一步加重神經炎症、突觸喪失、脫髓鞘和興奮毒性。

以上損傷機制會造成新冠感染後神經細胞結構喪失、髓鞘丟失、末梢丟失、細胞壞死,進而導致各種神經系統後遺症,包括認知障礙症、帕金森等一系列疾病。

感染新冠 不一定會出現後遺症

當然,剛才提到研究並不意味著感染新冠的人一定會得失智等疾病,只是後遺症的風險會增加。

從醫學常識來講,病毒會損傷大腦,但神經細胞有自我修復機制,人體也有自我修復損傷的能力。

也就是說,病毒只是觸發疾病的條件之一;人體內在的自我修復力才是保障健康的基礎。改變生活方式,比如堅持打坐或進行有規律有氧運動都可以保護大腦自我修復和再生的機制,進而降低失智等疾病的發生率。

另外,也有人比較注重精神、道德方面的調節。其實,這也會影響到神經系統的自我保護能力。

善良心態保護大腦細胞

心理學上,善良、同情、利他主義、慷慨、親社會行為(pro-social)經常是同義詞。科學家將同情(或善意)定義為「對其他人的痛苦敏感,並承諾嘗試並為此做點甚麼。」[7]

可以看出,在科學家眼裏,善良不僅包括對他人的痛苦保持敏感,而且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做出建設性的回應——善良需要行動,就算只是幾句安慰的話。

那麼,從科學的角度看,善良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有影響嗎?

1. 醫護人員的善心有利於患者病情康復

1995年,《刺針》(The Lancet)雜誌發表了一項來自多倫多大學醫療系統的研究。研究者對133名無家可歸,經常到市中心急診科就診的成年人進行了研究。患者主要症狀包括身體疼痛,以及神經系統症狀——意識不清和頭痛[8]。

患者被隨機分配到兩組。一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另一組接受善心、同情護理——即除了常規醫療外,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還遵循同情護理的具體規範,對患者態度更尊重、更有耐心等等。

結果發現,善心、同情護理可以顯著降低患者每月平均就診次數,使患者每月回訪次數減少約1/3 。

醫護人員的善良有助於患者病情康復。(健康1+1/大紀元)
醫護人員的善良有助於患者病情康復。(健康1+1/大紀元)

從這個研究看出,對病人進行富有同情心的護理後,患者的疾病復發、重診的次數就會大大減少,病情恢復得更快、更徹底。這是一個體現出「善良」的治療力量的直觀數據。

2. 教導孩子行善 孩子大腦更健康 家長亦受益

向別人展示善行也能獲得好處嗎?美國德薩斯大學腦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研究,給我們帶來了啟發。

在2020~2021年新冠大流行期間,38位母親參加了為期4 周的在線、自定進度的善意課程。課程中,母親需身體力行,示範給孩子如何表達善意,以培養孩子善良的行為。

善意課程前後,研究者對母親的忍耐力和孩子的同理心進行調查問卷,這裏的同理心即善良的同義詞。

結果發現,完成教導孩子善良的課程後,母親表現出更強的忍耐力,面對逆境、創傷和其它生活壓力,母親們的心理復原力明顯提升。孩子的同理心水平也顯著提升 ,即孩子變得更善良,更能站在別人角度處理問題了[9]。

可見,家長在向孩子展示和教授善良的過程中,孩子的善心提升了,家長也受益了,雙方在的精神都更加健康。

3. 人體內有「善良」分子 增強免疫力 緩解大腦損傷

很多人以為,善良只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其實,善良在人體中有其對應的物質基礎。科學研究發現,善良能對人的大腦和身體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

1. 在善良、利他的個體中,大腦後上顳葉皮層的活動更活躍;

2. 做善事使人體釋放催產素、內啡肽,並創造新的神經連接;

3. 利他的人,免疫細胞抗病毒的基因表達水平更高。

更有研究發現,善良心態還對應身體內的「善良」分子。

2020年10月,《藥理學評論》(Pharmacological Reviews)文章指出,人體內天然產生催產素,可以被稱為「善良分子」[10]。

催產素一般由下視丘產生,由腦垂腺釋放。催產素對人體許多作用,不光促進婦女分娩,還對人們的社會連結、親情關係等至關重要。

在善良的心態下,人的催產素水平會增加。催產素能提升人體免疫力,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強身體的抗病毒感染能力。另外,催產素還能減輕、緩解大腦的損傷,增強大腦的自我修復能力。

催產素越高免疫功能越強。(健康1+1/大紀元)
催產素越高免疫功能越強。(健康1+1/大紀元)

關於催產素,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研究值得一提。

2011年《精神神經內分泌學》(Psychoneuroendocrinology)發表的研究監測了71名感染愛滋病婦女的催產素水平和免疫細胞——輔助T細胞的數量。結果發現,催產素高的人,在壓力越大的情況下,免疫細胞竟反而越多,免疫系統「越挫越勇」,而通常情況下,壓力會降低輔助T細胞的數量水平[11]。

心理學家:做善事 幫助人類走過疫情後期

總結上面的多項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在持續的新冠大流行中,如果能提倡善良的心態,將能幫助人們增強心理韌性,對精神神經症狀的恢復和免疫力的增加也有助益,進而可能幫助人們更好地戰勝病毒、早日走過疫情後期。

實際上,美國幾位心理學學者也持有相似的觀點。

2021年8月,《焦慮、壓力和應對》(Anxiety, Stress & Coping)雜誌發表了一篇由加州大學、史丹福大學的學者合著的論文。研究人員根據循證醫學研究證據提出:實踐同情心,做善事培養社會歸屬感,可以幫助人們減少焦慮、壓力和抑鬱,幫助人類更快地結束疫情[12]。

從人際關係角度看,善意促成人們之間建立信任,減少焦慮和防禦,形成良性循環。

從能量層面理解,善良幫助人們提升健康的說法也有道理。

根據美國精神科醫生大衛·霍金斯(David R. Hawkins)的研究,不同精神境界的人能量級別也不一樣,會體現人體不同的狀態[13]。

當人持有不同的思想的時候,相當於賦予人體——包括大腦不同的能量,就像一個燈泡,你給它60瓦的功率,它就放出60瓦的光,你給它100瓦的功率,它就放出100瓦的光。

而善良的人,往往具有較高的能量層級。如果一種能量對身體有益,可稱為正能量;相反,如果一種能量對人體健康起抵消作用,則是負能量。

大衛霍金斯的能量層級。(健康1+1/大紀元)
大衛霍金斯的能量層級。(健康1+1/大紀元)

其中,寬容、仁愛、理性對應的都是有益健康的正能量級別。

行善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中。

當然,行善不意味著懦弱,當發現有損公眾健康和福祉的行為時,我們需要站出來發聲,這也是行善的另外一層內涵。#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