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收復萊曼 俄軍補給遭重創 進退兩難
近日,烏克蘭軍隊攻下俄軍在頓巴斯地區補給和運輸中轉站萊曼(Lyman),10月2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Telegram平台宣布:「萊曼已經徹底清空(俄軍)。」
萊曼在5月淪陷俄軍,之後俄軍把該地作為在頓內茨克州北部軍事行動的後勤和運輸樞紐。萊曼失守是俄軍一次重大挫敗,也堪稱烏軍數周以來在戰場上最大戰果。
澤連斯基10月1日直言,將在頓巴斯地區(Donbas)進一步擴大戰果。他在對全國的電視演講中說:「過去一周期間,烏軍收復了頓巴斯眾多地區,再過一周還會更多。」
對於烏克蘭奪回萊曼,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10月1日對傳媒表示,「當前所見令我們非常受到鼓舞。」同時也強調,萊曼失守會給俄軍帶來棘手問題。
奧斯汀說,萊曼位處俄軍向南和向西運輸人員及物資的補給線上。「失去這個中轉要點,俄軍將會更困難。這意味著俄方從現在開始將陷入某種進退兩難的境地。」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伯格(Jens Stoltenberg)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節目「會晤新聞界」(Meet the Press)訪問中說:「我們看到他們已經能夠拿下一個新的城鎮,名叫萊曼(Lyman),這代表烏克蘭正取得進展,有能力擊退俄軍,這是因為有勇氣,因為他們的勇敢和能力,當然也因為美國和其它盟邦一直提供先進武器。」
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告兼併烏克蘭部份地區,斯托爾滕伯格表示,最佳反制方法就是繼續支持烏克蘭。
另一方面,俄羅斯在戰場接連遭受挫敗,引發了對俄軍指揮不力的新一波批評聲浪。
普京盟友、俄羅斯南部車臣共和國領導人卡狄羅夫(Ramzan Kadyrov)10月1日要求改變戰略,「馬上宣布在邊境地區實施戒嚴,並且運用低當量核武」。
不過,俄羅斯武裝部隊10月2日針對萊曼形勢演變沒有評論。俄羅斯國防部則在1日表示,「由於出現被包圍的威脅」,正將部隊撤出當地。
普京威脅動用核武 美媒披露白宮考量「斬首普京」
俄羅斯總統普京9月30日剛宣布兼併包括萊曼在內的烏東4州領土,隨即傳來重要軍事據點萊曼被烏軍收復。在普京看來,這意味著在「俄羅斯領土」發起的進攻。美聯社分析,莫斯科從萊曼撤軍之舉,導致普京將烏克蘭4州納入版圖的聲明變得更加複雜,因為收復萊曼這一軍事中轉站,俄軍補給遭到重創,也為烏克蘭軍隊進一步深入俄羅斯併吞的領土鋪平道路。
上周普京曾揚言,準備動用一切手段捍衛俄羅斯的「領土完整」,並且強調「並非虛張聲勢」。戰事接連受挫使普京政治強人的形象正在坍塌,普京下一步是否動用核武?以及歐美將如何應對?成為關注焦點。
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9月30日引述美國軍方消息人士透露,對於俄羅斯的核武威脅,華府應對行動包括調動潛艦和B-52轟炸機。同時也強調非核軍事選項也非常重要,包括動用傳統武器和特殊行動,以及網上和太空攻擊,另外還包括對普京實施「斬首行動」的選項。
俄羅斯駐美大使館則抨擊新聞周刊報道中所謂的斬首說是「妄想」,還稱文中所提美國對俄國核攻擊的可能回應,是「瘋狂的選項」。
知情人士向新聞周刊透露,拜登曾說過,一旦俄羅斯發動核子攻擊,美國將「強力回應」,但對於美國具體的核武應對選項,以及威懾普京最有效的方式等具體事項,拜登政府內部和他的部份軍事顧問看法出現分岐。
知情人士表示,普京一旦踰越界線動用核武,拜登傾向使用非核選項。官員對此並非不認同,雖然沒有官員主張動用核武進行先制攻擊,但他們也表示,要在第一時間嚇阻普京動用核武,美國就必須明說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不會因害怕付諸行動而退縮。
美國戰略司令部(Strategic Command)人士告訴新聞周刊:「好幾個月來,我們已針對各種不同情況進行沙盤推演。從俄羅斯對西歐發動地面核武攻擊,到在高空處引爆核爆炸,產生電磁脈衝,導致電網全面崩潰。」
這名人士指出,後者特別令人憂心,因為這樣的攻擊雖踰越核彈的界線,但並非實際對地面發動攻擊,不同於傳統的核攻擊。這讓美國是否應該以核武來回應的考量更加複雜。
報道中表示,作為核反擊的另一種選項可考慮小型核武,比如說美國彈道飛彈潛艦上的三叉戟飛彈(Trident)屬於低當量的新式核彈頭,不少戰略家認為這可以運用在有限度回應,而不致引發全面的核子戰爭。
一名退役海軍官員今年8月告訴新聞周刊,彈道飛彈潛艦一天24小時全天候處於警戒狀態,隨時可以打擊。
以市場換技術失敗 莫德納拒向北京交出疫苗配方
英國《金融時報》10月1日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爆料披露,莫德納(Moderna)拒絕向中共政府交出其COVID-19疫苗研發中的核心技術,導致其在中國的銷售談判破裂。
報道稱,兩位曾參與2020年至2021年談判的人士透露,莫德納出於商業和安全方面的考慮,早先拒絕了中共政府關於公布其mRNA疫苗配方的要求,導致其在中國的銷售談判破裂,但該疫苗製造商現在仍尋求對華出售疫苗產品。
兩位知情人士說,莫德納的領導層不想把疫苗配方交給中國的合作夥伴,因為一旦當地合作夥伴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差錯,會造成聲譽上的損失。
對於英國傳媒披露的上述消息,莫德納公司沒有立即做出回應。
迄今為止,中共當局沒有批准任何一家外國公司研製的mRNA產品在中國生產,而這種疫苗的大規模生產比中國現有的國藥集團和華藥集團的滅活疫苗更加複雜。
今年9月,莫德納首席醫療官伯頓(Paul Burton)曾表示,該公司希望與中共當局合作,向中國提供基於mRNA的病毒疫苗;同月莫德納執行長班塞爾(Stephane Bancel)又表示,該公司已和中共當局就供應COVID-19疫苗進行討論,但尚未做出任何決定。
中共當局只為外國COVID-19疫苗製造商在中國銷售提供了兩條路——要麼向中國國內製藥商進行全面技術轉讓,要麼與當地合作夥伴在中國建立生產廠,同時保持對基礎技術的控制。選用哪種是由政府批准,而莫德納被要求採取前一種方案。
德國BioNTech集團則獲得了後一種合作方案。該公司已經與上海復星醫藥達成協議,保留對知識產權的控制,在2020年進行臨床試驗並將其疫苗商業化。根據合作協議,復星將提供一個工廠,每年可生產多達10億劑疫苗。
總部位於上海的恒大醫藥集團也跟加拿大生物技術公司Providence Therapeutics達成了一項交易,可以獲得加拿大公司的mRNA候選疫苗,這涉及到全部技術轉讓。
不過,北京當局至今還沒有批准上述兩種疫苗的監管許可。
傳多次呼救無人理 台商廈門隔離吐血猝死
在崑山新能源科技公司任職的台商陳先生,9月17日入境廈門,在廈門的「健康驛站」隔離。18日清晨陳先生突發大出血,疑似受防疫規定限制影響就醫時間,不幸亡故。台商圈盛傳,死者曾7次向隔離旅館求助,
28日,中共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證實陳先生死訊,但強調隔離酒店及醫院方面充份盡到急救責任,而且獲得家屬認可,廈門台辦也為家屬處理後事提供了必要便利和協助。
不過,有台商透露,陳先生一共呼救了7次,沒有得到及時回應。一個多小時之後,當地120救護車才抵達隔離旅館。這名台商質疑當地隔離酒店人員處理是否失當。相關消息也在台商圈傳開。
台商受害聯盟理事長高為邦:「從它成立以來到今天,它哪有做錯過一件事情呢?所以這種說謊的政黨,就沒法評論了,怎麼評論?」
旅美時事評論員鄭浩昌:「國台辦知道這個事情沒有辦法封殺了,所以才不得不假意承認事實,然後說一些輕描淡寫的話,實際情況肯定要嚴重得多。所以,台商私下流傳的版本是可信的。」
根據中共官媒介紹,廈門國際健康驛站,是當局為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針對入境人員實施「一站式」隔離管理。
今年2月15日,也曾發生台灣詐騙集團「鴻源機構」的負責人沈長聲,在廈門防疫旅館猝逝的事件。中共至今沒有公布他的確切死因。
有民眾對於這次意外表示感慨:這是太信任中共防疫政策的後果。
台商受害聯盟理事長高為邦指出,在台灣還是有很多對中共心存幻想的人,台商要認清中共。
知情人士:北京要求跨國銀行 二十大前莫談政治
中共二十大訂於本月登場,中共高層換屆以及未來政策走向引發各界關注,但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共官方要求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和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等在中國境內營運的跨國銀行,在二十大召開前,避免發布政治敏感的研究報告。
《華爾街日報》9月30日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國證監會最近已向多家證券公司發出上述通知,其中包括多家在中國營運的大型跨國銀行。一些銀行也在公司內部傳達了中共證監會的要求。
知情人士還說,摩根大通亞洲私人銀行部門的研究策略師在一次內部電話會議上被告知,暫時不要對政治敏感話題發表評論。
中共二十大訂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中共高層面臨換屆,其中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及其最高權力核心政治局常委人選,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圍繞二十大習近平的連任問題,高層的權鬥激烈,此外當局的清零政策重創中國經濟,當局在二十大前夕正在加緊言論控制,封控一切不利消息,避免給二十大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