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逝世,大批市民連日苦候多時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獻花及簽弔唁冊,再挑動「去殖化」神經。身兼港區中共人大代表的立法會議員陳曼琪,近日致函律政司司長和立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主席,要求加快完成本地法律「去殖民化」。另一消息稱,政府已經在內部非正式討論「去殖」問題,提出過從有殖民地色彩的基金條例名稱入手。歷史學者楊穎宇認為,「去殖化」對中共是「雙刃劍」,如果做得太過火,會適得其反。

英女王本月8日逝世後,大批市民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悼念。黨報《大公報》13日發表題為《從英女王逝世看香港的「去殖化」》的評論文章,由悼念活動繼而指香港「極少部份人」,至今仍存在「戀殖心態」;更引述前年的評論,稱「去殖民化」行動未能真正起步,抱怨「原有制度不但保留,更被神化」。文章又說《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極少部份人的『戀殖心態』將會得到糾正」,「去殖民化」是要揚棄香港「過去錯誤的做法」。

黨報借市民悼念英女王發揮 鼓吹「去殖民化」

陳曼琪在周一(19日)去信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及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主席廖長江,呼籲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須儘快刪除本地法律殘留的「女王陛下」、「國務大臣」等殖民地字眼,稱政府有責任向市民報告律政司落實本地法律「去殖民化」的計劃進度和具體時間表,維護中共《憲法》權威及正確反映香港特區憲制秩序,「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云云。

1997年主權移交後,香港的法律條文不少仍然沿襲殖民地法律,至今有條文仍然保留「女王陛下」等字眼,例如今年由特區政府「激活」用以控告異己,載於香港法例第200章《刑事罪行條例》第9條的煽動罪行,當中的條文到今日仍然寫明「煽動意圖是指意圖——引起憎恨或藐視女王陛下本人、其世襲繼承人或其他繼承人,或香港政府,或女王陛下的領土其它部份的政府,或依法成立而受女王保護的區域的政府,或激起對其離叛」等。

不過,香港法例第1章《釋義及通則條例》附表8列明,1997年7月1日及之後,原有法律任何條文中,對女王陛下、皇室、官方、英國政府或國務大臣的提述,須解釋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至於涉及香港特區土地所有權、大陸中共政府負責處理的事務,及北京與香港特區關係的情況,須解釋為中國大陸的北京政府或其它主管機關。

不少法例仍保留女王陛下、王室等字眼  須解釋為香港或北京政府

其實早在上屆政府任期,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在5月23日已經討論過相關事項,當時由時任律政司司長兼法律改革委員會主席鄭若驊出席會議。

法律改革委員會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提到,1997後「已經25年,完成這項檢討工作刻不容緩」,稱檢討是為「令香港法例得以與時俱進,以配合香港在一國兩制憲制框架下作為現代法治社會的地位」。

法改會今年2月開始接觸12個負責政策局,要求他們識別所有須予修改的條文,並決定在現行憲制秩序下,該些條文的政策原意。最後在5月時發現,要檢視74條法例的適應化修改,當中更表明有4條會在《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工作中,作出適應化修改。

政府已檢視擬修改條文

其實相關事項在去年6月及今年2月的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討論。當時民主派已經總辭,有部份委員認為,香港特區成立逾24年,成文法中仍有不少條文,保留很多諸如「女王陛下」等過時提述,實屬可笑,又問為何仍有如此多的條文或提述未經修改。

當時政府當局解釋,有部份須修改的條文,不可只簡單按照《釋義及通則條例》的原則修改;例如該條例規定,如文意另有所指,釋義原則便不適用,並稱部份法定條文或影響廣泛,如要妥善解決,便需宏觀地全盤考慮相關法律,並諮詢多於一個政策局或部門以跨局協調。

消息:政府內部曾討論基金名稱「去殖」

另一方面,《信報》也在周一引述消息,說政府內部已經非正式討論去殖問題,涉及香港法例中有殖民地色彩的條例名稱。例如,香港法例399章《伊利沙伯女王弱智人士基金條例》。消息人士指政府內部針對的,是香港主權移交已經25年,加上英女王逝世,故要研究改名;但是新名稱、基金去向,暫未有結論。

查「伊利沙伯女王弱智人士基金」是港英政府為紀念女王1986年訪問香港售賣紀念金幣,將得益成立基金,促進香港弱智人士的福利、敎育及訓練。

另外香港法例中,亦有多個以前港督命名的基金條例,例如《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條例》、《戴麟趾爵士康樂基金條例》、《麥理浩爵士信託基金條例》、《尤德爵士紀念基金條例》,基金的用途分別是作為獎學金、資助進修、資助購置興建康體設施器材等。

香港「去殖化」另一體現,是各紀律部隊的步操已經在去年底至今年,陸續由以往的英式改為中式,口令和敬語亦由英語例如「Yes Sir」,改為「是的長官」,其中警隊稱,改用中式步操,是顯「愛國情懷」。

楊穎宇:「去殖化」對中共是「雙刃劍」

楊穎宇認為,「去殖化」在主權移交後時有提及,最明顯是2007年皇后碼頭保衛戰,左派定性為香港人仍然「戀殖」,因而需要「去殖」,從而達至「二次回歸」。他認為,由於香港人與大陸人對種種問題,尤其是香港政治問題看法南轅北轍,中共「屈」香港人戀殖因而需要去殖,乃無可避免。

楊分析,「去殖化」對中共而言是「雙刃劍」:「『去殖化』的重心在於『殖』,有『殖』才能『去』」。而「殖民地」在戰後的定義是「脫離殖民宗主國而取得政治和經濟獨立」,「如果『去殖』太過火,提醒了香港人『去殖』的大前提是『政治和經濟獨立』,對中共而言便是適得其反了。」

現今局面實現九七前調侃

楊穎宇說,港人獻花悼念英女王,「令港共震怒」,故高調宣稱香港需要加強去殖,加上左報已經下令「去殖化」,港府不能不「循序漸進」DQ各種殖民地色彩名字。他提到,1997年前已經有不少人說,沒有自由民主的中國,很難確保「50年不變」,認為若港府要向殖民地色彩名字開刀,中共當初講的香港「生活方式50年不變」,便告破產。

他特別提到1991年羅大佑的名曲《皇后大道東》。作為香港人面對九七的調侃,歌詞中「面上沒有表情卻匯聚成就」反映香港的國際地位;「硬幣上那尊容變烈士銅像」預言政治必有轉變,「街名貨幣必然要變」;「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講的就是政治轉變導致的移民潮,這些調侃,可謂一一實現。

「非殖化」成功的美國  並沒有搞過「去殖化」

楊穎宇表示,一般人認為「去殖化」是要清除殖民地時期的痕跡,例如地名、組織名稱,乃至衣著、飲食等。然而他指出有學者認為,這些文化清洗反而會加強「我者」、「他者」的對立,透過提醒人民「殖民地不好」,而使人記住殖民地的過去。他分享曾經看過一篇波多黎各音樂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講「將音樂去殖化」,並非以本土音樂取代西洋音樂,而是用開放的心靈接受不同音樂類型。楊認為這一點對當下的香港頗有啟迪作用。

楊穎宇又舉例,全球第一波「非殖化」成功的國家美國,並沒有搞什麼「去殖化」。英國地名仍然遍布美國,例如紐約(New York)一名,來自殖民地時期該市土地擁有者約克公爵(Duke of York),而美國共有25個地方以劍橋(Cambridge)命名。

「去殖化」在二次大戰後的非殖化運動中較明顯,甚至仍在進行中,例如2020年烏干達、蘇丹仍然有人要求拆除英國殖民者的紀念碑,並重新命名街道。@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