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在舊天鵝堡的廢墟上重建城堡……一座正宗的葛迪國騎士城堡。」

這句話出自於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II)寫給友人與門徒理察‧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書信,隨後,一項驚人的建築計劃就此展開,成為現今舉世聞名的新天鵝堡。路德維希二世不僅造就了一個建築奇蹟,也為德國巴伐利亞地區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1869年9月,這位巴伐利亞國王開始興建一座城堡,然而當時歐洲的政治形勢並不需要任何新的城堡。這座城堡——新天鵝堡(德文:Schloss Neuschwanstein)完全出於美觀原因,並不是用於鞏固權力。

因此,新天鵝堡和其它所有城堡都不一樣,和19世紀巴伐利亞地區的城堡更是截然不同。路德維希想要實現他的夢想、希望和理想,創造一座他心中理想的避風港。城堡的位置沒有選在平地,而是位於阿爾卑斯山的山腳下,不僅在他那個時代相當與眾不同,甚至今天看來都非常新奇。新天鵝堡的構造和建築風格也跳脫了當時流行的新古典風格。

童話故事般的新天鵝堡是19世紀的一座浪漫歷史主義城堡,座落在巴伐利亞西南部霍恩施旺高小鎮的山丘上。(Jörg Schubert/flickr/CC BY 2.0)
童話故事般的新天鵝堡是19世紀的一座浪漫歷史主義城堡,座落在巴伐利亞西南部霍恩施旺高小鎮的山丘上。(Jörg Schubert/flickr/CC BY 2.0)

建造新天鵝堡

路德維希國王希望建造心中理想的避風港,因此從小時候生活的舊天鵝堡(又稱霍恩施旺高城堡,Hohenschwangau)吸取靈感,舊天鵝堡就位於新天鵝堡旁邊。他這項畢生的計劃並不意在重建一座正宗的中世紀古堡,而是要將中世紀圖畫書中的城堡帶入現實之中。

新天鵝堡是歷史主義的典範。歷史主義是19世紀非常新穎的建築風格。事實上,建築師和歷史學家至今仍將新天鵝堡作為歷史主義的最佳實例——一種歷史建築的風格,融合了各種不同的風格和新的元素,並將其完善到當代的標準。

新天鵝堡是一座非常創新並富有想像力的建築。它結合了拜占庭式、新哥德、羅馬風格和中世紀建築特色,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設計。看似中世紀風格的白色石灰岩外牆和藍色塔樓內部,卻有著19世紀最先進的現代化設施,以及當時尚未普及的最新技術。

新天鵝堡的中世紀風格的白色石灰岩立面和藍色塔樓是迪士尼動畫《睡美人》中城堡的原型。(左圖:Diego Delso/CC-BY-SA。右圖:Alistair Young/flickr/CC BY 2.0)
新天鵝堡的中世紀風格的白色石灰岩立面和藍色塔樓是迪士尼動畫《睡美人》中城堡的原型。(左圖:Diego Delso/CC-BY-SA。右圖:Alistair Young/flickr/CC BY 2.0)

這項非常獨特的建築計劃花費了很長時間。最初的構想始於1863年,當時路德維希僅23歲,一直到1892年他去世後才完工。這位巴伐利亞國王委託了劇院布景設計師克里斯蒂安‧珍克(Christian Jank)替他設計出夢想中的城堡。這是一種史無前例的委託方式,也顯現了路德維希的創新精神以及他對藝術和美的熱愛。最後,建築師愛德華‧里德爾(Eduard Riedel)再接手完成建築平面的設計。

這項巨大的工程比預期花費了更長的時間,1869年開工,新的基石埋置在兩座中世紀古堡的廢墟上。這座城堡是為了獻給浪漫作曲家華格納(Wagner)。

在童話般的城堡外觀下,新天鵝堡使用了當時最新的材料和技術,有些是過去從未使用的全新技術。牆壁使用磚造,地板使用水泥;建築設備包含了蒸氣機驅動的起重機。城堡的寶座廳使用了鋼鐵骨架,也是第一座有著鋼架寶座的城堡。

彩色重置的黑白照片顯示了19世紀時新天鵝堡的寶座廳,由約瑟夫‧阿爾伯特(Joseph Albert)攝於1886年。國會圖書館,美國華盛頓。(公有領域)
彩色重置的黑白照片顯示了19世紀時新天鵝堡的寶座廳,由約瑟夫‧阿爾伯特(Joseph Albert)攝於1886年。國會圖書館,美國華盛頓。(公有領域)

城堡內也有許多現代化設施,像是自來水——廚房裏供有冷、熱水,廁所也有自動沖水系統;一些房間設有電話線、電力、電梯,甚至可以招喚僕人的電鈴。

儘管建築完工的封頂儀式(放置最後一根樑柱的傳統儀式)於1880年1月就舉行了,城堡的內部一直到1884年才完成。而方塔和臥房直到1892年國王去世後才完工。原先規劃有200間房間,僅只有一部份完成。現在只有14間房間對外開放。

路德維希二世

路德維希二世(1845年–1886年)當時所見到的新天鵝堡仍是一座大工地,總共只在那裏待了172天。他過著相當低調的私人生活。時常在晚上玩雪橇滑雪,有時會穿著中世紀的古裝,並且經常在晚上工作,白天睡覺。他還聘請了戲劇演員和音樂家為他表演。

身著巴伐利亞將軍制服和加冕長袍的路德維希二世國王肖像,由費迪南德‧皮洛蒂(Ferdinand von Piloty)繪於1865年。(公有領域)
身著巴伐利亞將軍制服和加冕長袍的路德維希二世國王肖像,由費迪南德‧皮洛蒂(Ferdinand von Piloty)繪於1865年。(公有領域)

路德維希總共在巴伐利亞留下了三座美麗的城堡;除了新天鵝堡外,另外兩座是位於巴伐利亞東南部的林德霍夫宮(Linderhof palace)和基姆湖(Chiemsee)小島上的海倫基姆湖宮(Herrenchiemsee palace)。林德霍夫宮是三座城堡中規模最小的,複製法國凡爾賽宮花園裏的小特里亞農宮(Petit Trianon)。海倫基姆湖宮則是一座新巴洛克風格的宮殿,只能乘船抵達,同樣也是以凡爾賽宮作為樣板,因為路德維希認為路易十四是一位完美的君主。

這位巴伐利亞國王非常欣賞美學和藝術。在童年時,他就特別喜歡戲劇。他曾說:「我想要永遠對自己和別人保持神秘。」反映了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的理想。

新天鵝堡國王睡房內的一幅壁畫描繪了亞瑟王的浪漫故事《崔斯坦和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這幅壁畫是由奧古斯都‧史派司(August Spiess)繪於1880年。(公有領域)
新天鵝堡國王睡房內的一幅壁畫描繪了亞瑟王的浪漫故事《崔斯坦和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這幅壁畫是由奧古斯都‧史派司(August Spiess)繪於1880年。(公有領域)

他沉浸在對藝術和美的狂熱之中,支持華格納創作的音樂,並成為他的贊助人。

18歲時,路德維希就成為了巴伐利亞國王,但因為普魯士戰爭的爆發,在位期間僅僅兩年。在此之後,他基本上成了傀儡君主,因此他將畢生心血投注在建造美麗的城堡。他的死至今仍為未解之謎,甚至今天德國的歷史學家們都仍在為此爭論。

新天鵝堡的藝術與美

新天鵝堡的美非常多樣。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和自然環境相互呼應之美。路德維希在寫給華格納的信中寫道:「這是至今所知最美麗的一個地方,神聖又難以接近,是一座珍貴的廟宇建築,獻給為世界帶來救贖和真正幸福的神聖友人。」新天鵝堡位於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上,比鄰奧地利的提洛爾山區,附近有瀑布、湖泊和樹木繁茂的小徑。這裏是令人歎為觀止的世外桃源。

新天鵝堡位於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上,比鄰奧地利的提洛爾山區。這裏是路德維希的避風港。(Dmytro Balkhovitin/CC BY-SA 4.0)
新天鵝堡位於巴伐利亞的阿爾卑斯山上,比鄰奧地利的提洛爾山區。這裏是路德維希的避風港。(Dmytro Balkhovitin/CC BY-SA 4.0)

混合的建築風格也賦予新天鵝堡獨特的性格。每間裝潢華麗的房間都擺滿了刺繡、絲綢、布簾、木雕、雕像和壁畫。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兩層樓高的寶座廳(throne room),有著金色的圓頂,13呎的金色吊燈、青金岩柱和拱門,以及拜占庭風格的裝飾。

新天鵝堡的寶座廳是象徵君權神授的紀念館。挑高50呎的圓頂裝飾成天堂般地星光燦燦,下方的馬賽克地板則代表著地球。在天堂和地面之間,一盞鍍金的王冠形吊燈懸空而立,有著96根蠟燭,重達一公噸。牆上的壁畫描繪著耶穌、12使徒和6位賢士觀看著莊嚴的審判。(左圖和右圖:Schoenitzer/CC BY-SA 3.0。中圖:Lokilech/CC BY-SA 3.0)
新天鵝堡的寶座廳是象徵君權神授的紀念館。挑高50呎的圓頂裝飾成天堂般地星光燦燦,下方的馬賽克地板則代表著地球。在天堂和地面之間,一盞鍍金的王冠形吊燈懸空而立,有著96根蠟燭,重達一公噸。牆上的壁畫描繪著耶穌、12使徒和6位賢士觀看著莊嚴的審判。(左圖和右圖:Schoenitzer/CC BY-SA 3.0。中圖:Lokilech/CC BY-SA 3.0)

新天鵝堡內獨一無二的壁畫描繪了中世紀的文學傳說和巴伐利亞的詩人。在這些華麗的房間裏,有著關於愛、贖罪、內疚和救贖等主題的故事,透過藝術展現國王崇高的理想。

在下廳(lower hall)內的壁畫講述的是北歐神話中的齊格菲傳奇(Sigurd saga)。在餐廳裏,浪漫的壁畫從德國中世紀遊唱詩人的宮廷愛情故事中吸取靈感。

在國王的新哥德風格臥房裏,牆上的壁畫取自亞瑟王的浪漫故事《崔斯坦和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在更衣室裏,壁畫訴說著德國詩人漢斯‧薩克斯(Hans Sachs)和瓦爾特‧馮‧德‧福格爾魏德(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的生平故事。在沙龍裏則可以看到華格納創作的歌劇《羅恩格林》(Lohengrin)的故事,而書房裏則是華格納的另一部歌劇《唐懷瑟》(Tannhäuser)的壁畫。

彩色重置的黑白照片顯示了19世紀時新天鵝堡的國王睡房,由約瑟夫‧阿爾伯特(Joseph Albert)攝於1886年。國會圖書館,美國華盛頓。(公有領域)
彩色重置的黑白照片顯示了19世紀時新天鵝堡的國王睡房,由約瑟夫‧阿爾伯特(Joseph Albert)攝於1886年。國會圖書館,美國華盛頓。(公有領域)

在新天鵝堡的上廳(upper hall)裏,牆上畫的是《尼伯龍根之歌》中葛迪倫和齊格菲的故事(Gudrun and Sigurd sagas),一路延續到宴會廳(singers’ hall)裏帕齊瓦爾(Parzival)的故事。這裏所有的壁畫人物都源自於德國中世紀文學或者北歐神話,也都出現在華格納的歌劇中。石窟的場景則讓人聯想到理察‧華格納的歌劇《唐懷瑟》。

宴會廳是新天鵝堡中最重要的房間之一。這間廳房的壁畫描繪著帕齊瓦爾(Parzival)的傳奇和聖盃的故事,為了向理察‧華格納致敬。彩色重置的黑白照片由約瑟夫‧阿爾伯特(Joseph Albert)攝於1886年。國會圖書館,美國華盛頓。(公有領域)
宴會廳是新天鵝堡中最重要的房間之一。這間廳房的壁畫描繪著帕齊瓦爾(Parzival)的傳奇和聖盃的故事,為了向理察‧華格納致敬。彩色重置的黑白照片由約瑟夫‧阿爾伯特(Joseph Albert)攝於1886年。國會圖書館,美國華盛頓。(公有領域)

在新天鵝堡中處處可見天鵝的符號。天鵝在天主教中代表著純潔,也是施旺高伯爵(the counts of Schwangau)的勛章上的代表動物。路德維希二世採用了天鵝的符號以作為施旺高的繼任者。

德國中世紀文學中還有關於「天鵝騎士」的傳說,也是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中的主角人物。路德維希將自己比擬為天鵝騎士。天鵝的圖樣遍布於城堡內的壁畫、雕像和水龍頭上。新天鵝堡的德文名字「Neuschwanstein」實際上就是新天鵝石的意思,但在路德維希時期稱為新霍恩施旺高城堡(New Hohenschwangau)。

豐富的壁畫、音樂、文學和建築之美充滿了新天鵝堡的每一間房間,可說是一件件歷久不衰的藝術品。現今,新天鵝堡仍是德國最受歡迎的城堡,也是當地人和各地遊客最常參觀的城堡,路德維希二世也一直是巴伐利亞人心中最敬愛的國王(德文「Unser Kini」)。

原文Neuschwanstein: The Castle of Beauty and Dream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