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換季,氣候不穩、早晚溫差大,感冒的人越來越多。而感染Omicron常見症狀与感冒類似。那麼如何判斷自己究竟是感染了新冠病毒還是普通感冒?有中醫師發文指出​​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病毒、一般流感及感冒的症狀特徵和差異,並提醒自我保護、避免被感染的5項措施。

COVID-19疫情還在全球肆虐,確診人數已超過5億。當中Omicron變種為主要病毒株,現有數據顯示Omicron雖然極易傳播,但感染發病後出現的症狀較輕微,和普通感冒十分類似。

據新冠症狀跟蹤軟件ZOE數據顯示,COVID檢測陽性患者最常見的5種症狀是流鼻涕 ( 83% )、疲勞 ( 71% )、喉嚨痛 ( 69% )、頭痛 ( 69% ) 和打乞嚏 ( 68% )。

對此,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在Facebook發文指,Omicron變種病毒、新冠病毒症狀,與一般感冒、流感有相似之處,但仔細比較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病毒、一般流感及感冒的症狀和特徵後,可以分辨之間差異:

感冒:發燒、呼吸道症狀及1-2個全身性症狀。
流感:發燒、頭痛、呼吸道症狀、全身性症狀、肌肉酸痛。
新冠肺炎:發熱、乾咳、乏力,少數有鼻塞或流鼻涕,失去味/嗅覺、肌肉酸痛、腹瀉。
Omicron:乾咳、極度疲勞、肌肉酸痛,喉嚨沙啞,少數會發燒、失去味/嗅覺。

其中,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嚨痛等;全身性症狀包括,頭痛、全身酸痛、疲倦乏力等。

樓醫師指出,感冒通常因為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免疫力下降等原因造成,流感則多發於換季期,病毒通過飛沫傳染,通常一群人同時感染。

他強調,新冠及Omicron變種感染途徑分為空氣傳播與接觸傳播,前者通過咳嗽和打乞嚏,後者觸碰帶病毒物體、表面或握手等親密接觸後,再觸碰口鼻或眼睛。與一般感冒、流感的差異是,當出現發熱、乾咳(喉嚨沙啞)、乏力(肌肉酸痛)、失去味/嗅覺等症狀時,可能是新冠肺炎及Omicron前兆,患者應考慮就醫。

樓醫師提醒,雖然不知疫情何時結束,但大家平時要將消毒與防疫措施做好,避免被感染。他亦總結的5大自我保護措施:

減少出遊:尤其是節假日,避開高危地區。
避免去人多地方:接觸確診者會增加被感染機會,盡量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
佩戴口罩:如有患者在你附近咳嗽,戴口罩能很好預防被感染機率,要經常更換口罩。
正確洗手:洗手至少20秒,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電梯後,進食前要洗手。
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飲食習慣和運動規律、補充維他命C,加強免疫系統。@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