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遭極端的「清零政策」和房地產危機重創,導致年輕人失業率創紀錄,引發民怨。中共總理李克強上周訪問深圳時,提黃河長江不倒流,鹽田港的水會滔滔不絕,試圖緩解民眾對中國經濟停滯不前的擔憂,但反遭外媒反駁。

英國《衛報》引述專家的分析,列出了中國經濟的三大絆腳石,也是最令中共頭痛的三大問題。該媒還強調,中共不改革增長模式,經濟便很快會失去動力。

李克強8月16日和17日在深圳考察。在訪問中國最繁忙港口之一鹽田港時,李克強給在場人士打氣說:「中國開放還要繼續往前推進,黃河長江不會倒流。」

「鹽田港的水也是會滔滔不絕,而且不僅要繼續保持你們的優勢,還要擴大你們的優勢。」李克強說。

但《衛報》反嗆說,鹽田港去年的交通遠非「滔滔不絕」,而是中共的「清零政策」關閉了港口,延誤了聖誕節產品的交貨。今年春天,類似的限制又迫使該港出現擁塞現象。

去年6月,疫情迫使鹽田港口關閉了近一個月,導致碼頭積壓了數萬個貨櫃,許多要裝貨的船不得不在港口外等待數周。今年3月,深圳因爆發疫情而封鎖一周。CNBC商業分析師羅里斯‧拉羅科(Lori Ann LaRocco)當時說,儘管封城期間鹽田港並未關閉,但實際上貨運業務已經停擺,港口不僅需要接受船隻靠港,還需要有人開卡車、將貨物搬出倉庫,沒有人就等於沒有貿易。

圖為2021年6月22日中國深圳鹽田港。(AFP)
圖為2021年6月22日中國深圳鹽田港。(AFP)

專家:中共面臨三大頭痛問題

儘管「清零政策」給中國經濟帶來嚴重打擊,但中共絲毫沒有結束這一政策之意。這讓企業和民眾對眼前將會發生甚麼充滿了不確定性。

「房地產行業陷入困境,投資都在下降,人們在儲蓄而不是消費。」《衛報》援引著名市場分析師洪灝(Hong Hao)的話說。洪灝今年在對中國經濟前景發表看衰言論後,他的社交媒體帳戶遭到審查。

針對中國現狀,洪灝強調了最令北京決策者頭疼的三大問題:新冠病毒、房地產危機以及與主要西方國家的糟糕關係。 「真的到處都是障礙,很難辨別哪一個是最大的。」 洪灝說。

這些絆腳石幾乎肯定會導致中共無法實現李克強在3月制定的2022年「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情況是,7月份中國16至24歲的年輕人的失業率達到創紀錄的19.9%。

鑑於這種窘境,7月份,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主持政治局會議,不再提及今年經濟目標,而是稱今年下半年的目標是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中共在變相承認經濟將達不到5.5%的增長目標。

中國經濟停滯不前 不改革增長模式 很快會失去動力

《衛報》說,中國國內民眾的擔憂顯而易見。也有一種共識認為,如果中共不改革增長模式,經濟很快就會失去動力。但任何改變——例如北京在2020年宣布的針對房地產行業的強硬政策——都將導致重大破壞,至少在短期和近期內是這樣。換句話說,北京正面臨著一個真正的政策窘境。

芝加哥「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錢楠筠(Nancy Qian)認為,中國的增長正在放緩,並將趨於停滯不前。

《衛報》援引錢楠筠的話說:「不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就無法減少失業。但是,如果現有的公司不賺更多錢,怎麼會有新的就業機會呢?而許多公司,比如今天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公司和建築業,其表現比我們想像的要差得多。」

報道說,經濟表現不好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它會帶來真正的社會後果和潛在的政治後果。對於一個沒有選舉安全閥的體制來說,情況更是如此。

上個月,全國各地的大量購房者因爛尾樓事件拒絕支付按揭的現象,像烈火一樣急速蔓延至中國至少91個城市。

 圖為2021年9月,恒大集團位於江蘇省太倉市的一處樓盤。(Qilai She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圖為2021年9月,恒大集團位於江蘇省太倉市的一處樓盤。(Qilai She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現在中國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經濟放緩的速度越快,問題就越大。」錢楠筠說,「消費者對經濟的信任度越低,他們就越不願意繼續為沒有完工的住房付錢,問題就越大。經濟放緩的速度越快,消費者的信任就越少。」

《衛報》在7月份的一篇文章中說,許多經濟學家和中國觀察人士現在都認為,北京的「借貸和建造」(borrow-and-build)經濟模式已經崩潰,建造更多的基礎設施是通往毀滅的道路,而不是通往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困擾房地產行業的危機完美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而這一危機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仍在不斷擴大。市場研究公司Capital Economics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購房者對抵押貸款的抵制反映了他們對房屋是否能夠完工的焦慮,「以及對新樓價格下降的不滿」。報告估計在過去一年中,約有1300萬套公寓停止施工。

國際因素也降低了外企在中國加大投資的信心。這個曾經的「世界工廠」現在正與許多西方市場糾纏在地緣政治鬥爭中。上個月,英國工業聯合會總幹事東尼‧丹克爾(Tony Danker)說,英國公司已經在重新考慮他們的業務,以應對英國與中國脫鉤的可能性。#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