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5月18日發布報告,大幅下調中國第二季度及今年的GDP預期,二季度GDP從4%下調到1.5%,年GDP從4.5%下調到4%。最近幾天,花旗銀行和標普全球等機構也紛紛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同日,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現身雲南開會「救經濟」,承認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稱新舉措能用盡用。美媒分析,北京需走出「動態清零」迷宮,並經受住美聯儲醞釀的貨幣風暴,否則中國經濟增長或長期低位運行。

高盛大幅下調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長

據彭博社報道,高盛在18日的報告稱,考慮到第二季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損害,下調中國今年GDP的年增長率,從之前的4.5%下調到4%;中國第二季GDP增長率從之前的4%預期,下調至1.5%。

報告稱,這種較低的增長預期也有前提條件,是假設未來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房地產市場開始改善,政府在未來幾個月通過基礎設施支出提供實質政策,以抵消清零政策的影響。清零政策是影響經濟增長的核心問題。

另外,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也下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她表示,停工停產和貿易活動受限最嚴重時期或已過去,但消費復甦進程可能更為緩慢。

她預計未來政策支持有望加碼,但不足以推升全年增長實現政策目標,預計第二季GDP按季下跌6%,低於瑞銀此前預測的下跌1%左右,這意味第二季GDP按年增速降至2%以內。

李克強赴雲南開會「救火」?再談就業問題

中共官媒央視報道,李克強18日在雲南主持召開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他在會上表示,3月以來特別是4月份,部份經濟指標明顯轉弱,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他要求各地各部門在5月使出所有的新舉措。這個座談會有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12個省政府負責人參加,其中10個省經濟總量居全國前十位。

李克強表示,要用改革辦法解決困難,並突出就業優先。這是近期第5個與就業有關的會議。

自由亞洲認為,李克強扮演著「救火隊長」的角色。他在昆明、曲靖等地考察調研,還考察了雲南大學2022年的招聘會。

中國今年各大專院校畢業生預計達到1,076萬人,比去年淨增167萬人,中共教育部稱「就業形勢複雜嚴峻」。

陸媒「財經網」微博公眾號轉發了央視通告,不過評論區絕大部份留言被屏蔽。在被允許存活的幾條留言中,有網民大呼,「加油啊!快撐不住了!」有網民說,「穩經濟、保增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遠遠大於防疫。雖言輕,仍盡力!」

自由亞洲報道認為,中共「清零政策」不僅在毀中國經濟,而且絲毫沒有放鬆的跡象。中國經濟在「清零政策」的衝擊下,已經元氣大傷。

此前,中共當局16日發布的4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塌陷,消費、工業、投資全線遜於預期。消費按年下降11.1%,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下降2.9%,為2020年2月以來最低;4月商品房銷售額按年下降46.6%,創下2010年以來最大跌幅,等等。

壞消息頻傳:騰訊利潤跌過半 小米等手機砍單20%

近日中國企業壞消息也頻傳。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18日公布,第一季度淨利潤下降51%,收入較上年同期略微增長0.1%。騰訊第一季度收入增速放緩至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

騰訊第一季度收入和淨利潤均未達到FactSet調查分析師的預期,顯示其業績比去年第四季度進一步惡化,而騰訊和阿里巴巴等幾家科技巨頭收入增長情況,當時都已經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最差表現。

騰訊的一個關鍵業務部門——在線廣告業務收入下降了18%,而當局的大範圍監管整頓以及國內經濟的放緩,打擊了許多行業廣告客戶的需求。騰訊表示,第二季度至今,「廣告市場持續低迷」。

此外,今天《日經亞洲》報道,長達一個月的疫情封鎖不僅嚴重擾亂了供應鏈,並打擊消費者信心。小米、Vivo、Oppo等主要智能手機製造商,已通知供應商,未來幾季將砍單大約20%,試圖消化目前的過多庫存。

海通國際證券資深分析師Jeff Pu告訴《日經亞洲》,本月已將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前景從持平下調至下降1%,並說,「現在大部份放緩確實來自中國……隨著上海開始重新開放,我們正在密切關注需求是否會有所恢復。」

中國經濟急劇下滑 美媒:固守清零 恐長期低位運行

對於中國經濟增速急劇下滑,《華爾街日報》今天分析說,決策者基本上按兵不動,上海封城兩個月重創經濟,中共當局卻依然老生常談,固守「清零」,完全沒有明確可靠的力挽狂瀾計劃。

報道說,投資者應該注意的是,中共官方對這一切的反應與以往不同。雖然政府高層圍繞支撐經濟的必要性進行了大量的討論,但現實是,到目前為止,實際的政策反應異常平淡。

無論北京平淡的逆周期反應,報道說,是因為過於自信還是出於對現實的理智考慮,可能的結果都一樣:

「以本季度急劇下滑為起點,中國經濟增長長期低位運行。除非北京找到辦法走出自己構築的『動態清零』迷宮,並經受住美聯儲在太平洋彼岸醞釀的貨幣風暴。」

最近花旗銀行(Citibank)和標普全球(S&P Global)等機構的分析師紛紛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略高於4%,報道認為,即使是這個水平也可能過於樂觀。

連續從中國債市撤資 外資出逃

就中國經濟問題,《華爾街日報》5月18日發出多篇報道。一篇題為「境外投資者連續第三個月從中國債市撤資」的報道稱,4月份,境外投資者將其持有的中國人民幣債券減少了160多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減持。

報道說,這是全球投資者擔心投資中國資產存在地緣政治風險、擔心中共遏制疫情的嚴格措施對經濟的影響,從2月份開始減持境內債券。4月份,中國主權債券的收益率十多年來首次低於同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進一步降低。#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