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中國晶片業高官接連因腐敗指控被捕是「一個爆炸性的事件」。有消息說,北京對晶片業砸大錢、沒成果感到沮喪。

自7月中旬以來,已有3名中國晶片行業高管被官方通報調查,包括中共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原司長、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管理大基金的華芯原總裁路軍;原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肖亞慶是四年來首位在任部長級官員接受反腐敗調查。

還有3名傳出被帶走接受調查並失聯的,包括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和前總裁刁石京;大基金旗下的深圳南山鴻泰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人王文忠。

大基金成立於2014年,旨在利用政府資金建立一個中國製造的晶片供應鏈,從而減少對美國及其盟友的依賴。該基金是中國政府支持戰略產業的方式的縮影。

彭博社周二(8月9日)說,正在接受腐敗調查的中國晶片行業官員名單看起來已經像是晶片行業的名人錄。

政治任務驅動晶片國家投資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近期刊文說,事實上,大基金是由政治任務而非經濟利益驅動的,這使其成為腐敗的成熟之地。

報道引述科技分析師、播客《中國科技熱點》主持人馬銳的介紹說,2014年,大基金的第一輪200億美元融資沒有投向初創企業,而是投向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通常是晶片材料和製造業。

一般認為,晶片行業的初創企業更不容易從風險投資等傳統渠道獲得資金,因為晶片製造的任何進展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大量的研究投資,因此它們對風險資本家的吸引力較小。

國內學者:中國晶片企業都是吞金獸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碼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告訴經濟觀察網,近幾年,很多晶片公司的核心目標是拿到更多的資源,比如政府補貼、銀行融資、高估值的股權融資。

「想要賺快錢,但錢不好賺。多元化業務賺少賠多,最終多元化業務變為吞金獸,需要不斷的輸入資源去推動業務發展,從而無法自拔。」盤和林說。

在研發落地方面,這些企業往往缺乏耐心,更多利用流量思維而非產品思維來做晶片半導。

盤和林說:「他們的成果往往存在很強的目的性,而並非為了解決半導體行業的具體問題,或者說,有很大一部份半導體企業的半導體研發,是面子大於裏子。」

盤和林建議,將晶片行業的虛偽、面子、形式主義都扯下來,腳踏實地的研發,進行工藝積累。「沒有誰能夠一步登天,研發半導體需要從人才培養開始,一步一個腳印。」他說。

高官被查或跟清華紫光破產有關

中共官方尚未透露這些行業高官被調查的確切原因。但大多數媒體和分析家都將他們與清華紫光正在展開的腐敗調查聯繫在一起。紫光集團是一家由大基金投資的半導體公司,屬於國企,在2021年面臨破產。

清華紫光成立於1988年,是中國最老的晶片製造商之一,屬於國企。它在2015年因提出收購美國公司美光科技的計劃被美國政府阻止,成為頭條新聞。它的許多雄心勃勃的收購都得到了大基金的支持,該基金向紫光集團及其子公司投資了至少20億美元,以發展晶片製造、閃存晶片和5G晶片。

但這個巨無霸最終在2021年申請破產重整。2022年7月,清華紫光的三名前任或現任高管因腐敗指控而被調查,到目前為止官方還沒有公開具體指控。

目前還不清楚清華紫光的失敗是否直接引發了大基金內部的反腐地震。但是大基金的這種隨便砸大錢、同時利益均沾的策略很大程度上註定失敗。

還有業界專家表示,近期宣傳的中芯國際——掌握7納米先進製程技術——其實也被誇大了。

中芯國際是接受大基金二期投資最多的公司,第一期是紫光集團。根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7月至2021年底,大基金出資與中芯國際成立中芯深圳、中芯京城、中芯南方等公司,並參與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招股,投資金額超過45億美元(300億元)。

越有錢的部門越容易腐敗

在中共內部,越是國家撥款越多的行業越容易出問題。長期觀察者表示,大基金的投資導向是腐敗的完美溫床。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研究員馬特·希恩(Matt Sheehan)告訴MIT說,他對中國晶片行業高官被調查一點也不驚訝。

「不是因為我知道丁文武的個人腐敗,而是當你有那麼多錢在一個行業裏晃蕩時,如果沒有重大的腐敗醜聞,那才令人吃驚。」他說。

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高級分析師和China Talk播客的主持人司馬喬丹(Jordan Schneider)告訴彭博社說,如果一個行業投入數百億美元,無論它是高科技行業還是像建造火車和機場,都會有非法交易發生。

司馬喬丹說,中共對晶片行業的一連串反腐敗調查異常熱烈,也許是因為這個行業對習近平的戰略野心至關重要。

消息:高層對晶片行業進展感到沮喪

彭博社周二透露,中共高層對晶片行業多年來接受大筆國家資金投入及大量政策扶持,仍未能開發出代替美國技術的晶片產品感到沮喪。

中共高層的尷尬更因上周對多位晶片行業高官的反腐調查以及對清華紫光90億美元的救援達到頂點。

彭博社引述熟悉中共高層想法的消息人士的話說,領導人對晶片行業過去十年來收到上千億美元國家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卻無法實現預期的國家級科技突破、打破對西方的技術依賴感到不滿。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對中國晶片行業的出口逐漸收緊,現已能夠強硬地約束北京,成功遏制其技術野心。

隨著美國政府逐漸收緊對北京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同時尋求盟國公司,例如荷蘭的阿斯麥(ASML)及日本的尼康(Nikon)一起加入對北京的技術封鎖,中共的挫敗感越來越強烈。

中國如今在縮小與西方的晶片差距上都沒有取得多大進展,更別說消除差距。阿斯麥仍主導光刻機,尼康則控制著光刻膠這一關鍵化學品。中國每年1,550億美元的晶片需求中,大部份晶片仍依賴進口。#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