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媒報道說,中共一國有投資基金接近完成1,200億元(人民幣)二期籌資,計劃投入大陸晶片產業開發,華為科技、中興通訊等有機會獲得資金支持。專家指,中共此舉可能會衝擊全球低端半導體產業鏈,但其國家計劃經濟的本質會註定投資收效甚微。

半導體被稱為國家工業的明珠、信息產業的「心臟」,因為技術門檻高、前期設備資金需求大,一直是大陸科技產業的短板。在近期中興通訊因違反協議被美激活禁止令、面臨休克狀態下,中共有意加快在晶片領域的大手筆投入。

路透社周四(4月26日)引用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共政府支持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已接近完成1,200億元人民幣(約合190億美元)的二期募資。

有三位知情消息人士透露,大基金擬儘快宣佈成立一個新基金,專注於扶持本土晶片生產及技術。知情人士稱,在近期貿易衝突和中興事件之前,大基金二期就已經在籌備中,但由於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中共政府目前計劃增加該行業的整體投資。由於事涉敏感,三位消息人士均要求匿名。工信部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對此不予置評。

另據第四名消息人士稱,這支新基金將專注於三個領域:記憶晶片、集成電路設計和複合半導體。

中共2025計劃:一個公司對抗一個國家引警惕

在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摩擦升溫之際,中共國有半導體基金繼續遵循「中國製造2025計劃」——降低對進口晶片的依賴的目標,對中國國內晶片產業進行戰略投資,同時也時值美國政府貿易代表團前往中國首次進行正式談判之前,外界再次審視「中國製造2025計劃」可能對全球帶來的影響。

2015年,中共發佈的產業指導戰略《中國製造2025》中提到,中國晶片自給率要在2020年達到40%,2025年達到50%(工信部的規劃目標是達到70%的自給率),其中手機晶片要自產三分之一。

該計劃引發西方商界以及政界的極大擔憂。美國商會中國中心主席沃特曼(Jeremie Waterman)表示,2025計劃似表明它有拒絕世界其它國家向中國出口高附加值產品之意,這是在試圖剝奪外國公司未來的機會。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扎里特(William Zarit)也指責「中國製造2025計劃」說:「這對我們意味著是,一個公司在跟一個國家競爭。」

外界認為,中共採用國家資本注資的方式不遵循WTO市場規則,此舉可能推高全球市場競爭。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曾在《金融時報》上撰文說,美國歡迎正常的競爭,但反對國家資本「保護主義」,特別是來自高科技商品的「直接威脅」。

他說,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創新的國家,支持中國走創新的道路,但這條路不能靠強迫美國公司交出專利技術以及盜竊美國知識產權來完成。

2014年,中共成立集成電路領導小組和大基金,首期募資1387.2億元人民幣,已投向2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中興通訊及中芯國際等。

綜合多家外媒報道,大基金接近完成第二期資金籌集,資金來源仍來自中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投資領域預計覆蓋處理器設計/製造、晶片封測等產業,受益企業可能包括華為技術、中興通訊及清華紫光等。

專家:國家官僚投資註定資源浪費

美國知名IT市場調研機構加德納(Gartner)的副總裁盛陵海表示,中共此舉會對半導體產業形成衝擊。

以指紋識別晶片市場為例,過去該市場是瑞典大廠FPC主導,但這兩年來,中國大陸廠商在受到政策以及資金支持下日益凸起,中國產低價產品衝擊全球市場,造成市場競爭激烈。FPC在今年1月發佈的財報上表示,因晶片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公司營收受影響,計劃裁減45%的就業來降低成本。

但他也指出,大陸半導體廠商的崛起可能不會對整個產業形成毀滅衝擊,如現在的手機晶片市場的格局,美國公司高通在高端市場、台灣聯發科在中端市場,而大陸紫光集團旗下的展訊在低端市場。

此外,中共要如何把錢分配到有潛力的項目上本身也會是一大挑戰。過去中共官方也曾高調宣傳,投入巨資研發「中國芯」,在2017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的總投入就達到1.75萬億元人民幣,但中國技術創新卻依然收效甚微。

大陸《新京報》等多家媒體在2016年1月報道,過去數年間,中國科研經費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在科技研發,60%都用於開會、出差等。

台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師王盈勳撰文說,國家官僚機構註定是沒有效率的,會把資源浪費到沒有用的地方。「最直接而明顯的證據就是,國家的力量要是真如此強大而管用,那麼前共產集團國家又是怎麼垮台的呢?」而眾所周知,共產國家將政府計劃經濟發揮到極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