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25周年回歸慶典,非常重要,那是2次回歸,又稱為「回歸元年」。

1997年的回歸,徒具驅殼,沒有靈魂,香港那時才經歷97移民潮,回流也要在回歸後的幾年後才湧現。

當時留在香港的人,仍為彭定康及他的女兒們哭得梨花帶雨而傷心。那個時代的香港人,沒有幾個「真心喜慶迎回歸」,更多只是迷惘,雖然沒有離開,但也不敢判斷留下是否正確。

最記得當年為了慶祝香港97回歸,愛國人士成立了一個基金,叫甚麼「香港明天更好基金」。

這個「明天更好」看是好意頭,實際上也是符合現實﹕「昨天的香港在英國佬管治下已經很好,現在換成中國人,明天真的會更好嗎?」大家都是望著「明天」來計算,真的會更好嗎?

那時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仍然搞不清,歷年的民調都在「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中國人」這三個地方游走。要注意,那時香港人覺得和中國即使有關係,也是「香港」排在前面,是「香港的中國人」;而不像現在,動不動便是「中國香港人」。

97年的香港人,已經有濃烈的香港本位意識,這真的不是港獨,是一種自我身份的認識,也認識到自己和「中國人」是有不同。

所以,今天抖音上的嘔心香港愛國藝人,一口一個「我是中國香港XX」,算吧啦六師弟,尚書大人你真機靈。

好了,來到今天2022年的二次回歸,一直人心未回歸的香港人,終於要補回失落25年的「戲份」,輪到我們粉墨登場,唱好回歸2.0大典。

近日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香港藝人歐陽震華,香港人慣稱他做Bobby,算是出名也入屋受歡迎的電視藝人,甚至有「TVB福將」之稱,多套古裝喜劇都收視稱霸。

就是這樣一個「人畜無害」的藝人,參加了大陸的綜藝節目,《聲生不息》,突然來了核突政治表態:「我想去掉我波比(Bobby)這個名字,因為我年紀大,不想要一個小孩名字。另外,我要一個中文名字就夠。叫我華哥華仔,過兩年叫華叔都可以。」

對香港人來說,這真是頗吃驚的表態,一個叫BOBBY已經叫到成為他身份的代表,居然突然要扔掉,而且理由還這麼「弱智」﹕小孩的名字?

BOBBY這個名字,你隨便上互聯網都能搜出一大堆中外不同界別不同年齡的人都在用,那些人難道都要改名?而且,你說一下,「小平」這個名字是「小孩」還是「大人」名呢?

這個借口只是為政治表忠鋪路:只要一個中文名字就足夠。我真是服了他﹗突然來一個「去洋化」來表愛國,這是最時髦的內地民族主義愛國心法之一,就是形式化庸俗化弱智化!去掉洋名就叫愛國,那是否趕走洋人、不用任何西方產品就更愛國呢?

最危險是,是否一個中國人身上沾有任何一點西方色彩便等於「不愛國」?那麼,你穿的衣服,真的全部都是國產嗎?領導穿西裝又如何是好?歐陽震華服務的無線也叫TVB,是否也要去掉英文名呢?

這就是「香港人補回戲份」的地方,25年前,第一次回歸,這種藝人,歐陽震華,他為甚麼那時候不去掉自己的洋名?為何不要求保留自己的中文名就夠呢?要愛國的話,25年前為何沒有這種覺悟?要等25年才醒覺?

對啊,因為25年前,香港人完全壓根就沒有甚麼「中國人的驕傲」,即使有,也不會這麼弱智,以取消洋名來證明自己,連江澤民都要說too simple , sometime naïve 啦﹗

正常的香港人,也曾經愛國,我們在水災地震時真誠流淚真誠捐錢,那時我們真心在愛國;六四集會,我們為了那些祖國有更好未來而獻上生命的年輕人,年年悼念、流淚高喊平反,我們真心在愛國。

我們香港人會為了劉曉波而走上街頭,會為李旺陽而走上街頭,會為烏坎村而激動,我們這些行為才是真的愛國。

算了,回歸2.0不要這種太有內涵的演出,黨要的是最簡單最表面的浮誇演技。

所以坪石屋邨的紅色國旗區旗大匯演,就是愛國;找名校學生唱肉麻當有趣的愛國歌,就是愛國;偽人表忠心去洋名甚至說自己25年前見到解放軍入城就像看到親人接自己回家云云,雖是大話,但黨愛聽,也是愛國。

香港社會正補回過去25年所欠缺的愛國表演,努力做個聽黨話的好孩子。◇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