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現時有超過2.5億名抑鬱症患者。港大李湄珍教授的一項研究發現,抑鬱症患者的腦神經網路中的腦橋與杏仁核的連接強度明顯地較健康人士強,而且連接越強,症狀亦越嚴重。研究結果已於Communications Biology發表。

學界現時仍未完全理解抑鬱症患者在處理悲傷信息時的腦神經機制,最新臨床研究顯示,腦橋與情緒反應和處理情感信息有關。而腦橋位於大腦顱骨底部附近,是大腦最底部的結構之一。

港大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湄珍教授與中科院陳霖院士合作,研究分析腦橋和皮質邊緣神經網路如何讓抑鬱症患者持續感受悲傷情緒。

團隊招募了41名19至31歲的健康人士,利用7T功能磁共振影像技術分析這些人士在處理情感後的大腦機制,結果顯示腦橋有參與情感處理的過程。

團隊將數據應用於另一個實驗,發現抑鬱症患者腦神經網路中的腦橋與杏仁核的連接強度明顯地較健康人士強,更重要的是兩個腦區的連接強度與抑鬱症狀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連接越強,症狀亦越嚴重。

該項研究結果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過度活躍的腦橋和杏仁核連接是抑鬱症的重要指標,這意味著這兩個腦區的連接強度可能有助於檢測抑鬱症的嚴重程度。

團隊亦發現大腦在處理悲傷和恐懼信息時,參與的腦神經網路非常相似,認為經網路重疊之處有助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同時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

研究團隊發現大腦在處理悲傷和恐懼信息時,參與的腦神經網路非常相似。(港大圖片)
研究團隊發現大腦在處理悲傷和恐懼信息時,參與的腦神經網路非常相似。(港大圖片)

李教授表示,當大腦接收了悲傷的情感信息後,腦橋與杏仁核會互相交換信息。抑鬱症患者的腦橋與杏仁核的互動比一般人活躍,這或許與抑鬱症患者常出現的心理障礙有關,例如缺乏興趣和動力、自尊心低以及迴避社交等。@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