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對中國經濟的嚴重依賴,韓國加入了美國主導的具抗衡中共性質的印太經濟框架。最近一項報告顯示,韓國參與該框架,GDP最多可增加2.12%。
今年是韓中建交30年,在經濟上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韓國,已經越來越意識到因此而面臨的巨大風險。作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之一,韓國5月份宣布加入印太經濟框架(IPEF)。除了美國和韓國,IPEF始創成員還包括日本、澳洲、紐西蘭、印度、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共13個國家。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統計顯示,這些國家的總人口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總GDP佔全世界的40.9%。
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下屬的韓國經濟研究院近日發表了《IPEF的經濟效果》報告。報告首先提到,IPEF給韓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報告說,如果韓國等IPEF成員國限制對華進出口戰略商品,由此帶來的韓國GDP減少就是消極的影響。這裏的戰略產業是指包括鈾在內的礦物,鋰、鈷等的電池原料,以及包括半導體的電氣電子、通信等。
但是,報告又說,如果對中國的進出口減少,韓國也會得到積極的、相應的好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擴大內需產業和增加對其它地區的出口。
報告預測,由於韓國和中國的出口競爭度指數正在逐漸提高,因此韓國可以代替中國的空缺。出口競爭度指數是指兩國在特定市場上的競爭程度。據韓國貿易通商研究院統計,在化學、普通機械、汽車、電氣、機械等所屬的「中高級技術產業」領域,韓國和中國在世界市場的出口競爭度指數從2011年的0.347上升到2021年的0.390。
報告根據四種情況分析了韓國加入IPEF對經濟的影響。
第一種情況是短期內,隨著加入IPEF,韓國限制對中國出口戰略產業。
第二種情況是針對第一種情況,韓國政府從政策上支援國內企業,引發技術革新。
第三種情況是從中長期來看,在出現第一種情況時,中共會實施報復,限制IPEF成員國向中國出口商品。
第四種情況是在第三種情況下,政府加大政策支援。
分析結果顯示,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韓國的GDP會比去年最多增加40兆1,256億韓元(約300多億美元),比2021年提升2.12%。這是因為在區域內市場,代替中國的積極效果抵消了中國出口減少的負面效果。
報告認為,從短期來看,第二種情況的可能性最大。原因是中共對與美國加劇矛盾感到負擔,採取強硬報復應對的可能性比想像的要低。而過去中共對澳洲進行經濟報復時,中共也完全沒有從中獲益。
但是報告提醒,從中長期來看,不能排除中共採取報復措施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應對第四種情況。即使在第四種情況下,如果韓國政府具體實施企業支援政策,韓國GDP最多也將增加1.17%。相反,如果韓國政府完全沒有政策支援,GDP將會減少0.45%~1.61%。
報告強調,為了能使韓國在區域內市場代替中國,政府須實施必要的政策,包括對研究開發(R&D)稅制擴大支援、對從外國回歸的企業給予支援等。
制定該報告書的韓國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室室長趙慶燁(Cho Kyung-yup)表示,韓國政府應以加入IPEF為契機,「制定加強產業競爭力和促進區域內出口投資的積極支援政策」。 @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