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上月起以九龍城「龍城」區超過600幢樓宇作為試點,試行「小區規劃復修」模式以更新小區。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19日)發表網誌表示,市建局已聯絡項目範圍內約九成的居民及商戶,登記他們的身份和單位的佔用情況。他又指,市建局已計劃在未來5年,預計投放5億元,在九龍城、油麻地等舊區,推行多項樓宇復修工作。

韋志成表示,市建局上月啟動九龍城「龍城」區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KC-017),涉及面積超過17萬平方米,包括超過600幢不同樓齡、不同狀況的樓宇。當局將實踐多元化的市區更新模式,透過樓宇復修、保育和活化策略,減慢樓宇老化,令新發展與舊建築融合,整體提升居住環境和面貌。

他提到,市建局以「龍城」區作為應用「融合策略」的試點,結合樓宇復修、重建、保育及活化4R市區更新策略。市建局亦會將過去數年,在其它舊區推行樓宇復修及地方營造計劃的經驗,應用在龍城區「小區規劃復修」及活化的工作上,並加以優化。

韋志成說,已計劃在未來5年,預算投放5億元,在九龍城、油麻地、旺角、深水埗等舊區,推行各項樓宇復修、「小區規劃復修」、復修樓宇的活化及地區營造,以及預防性維修的推廣工作,除了向業主提供不同的資助計劃及技術支援之外,亦會額外向業主提供財務誘因,促進業主自行組織樓宇維修及推動預防性維修。

他表示,市建局一直致力研究如何將樓宇復修、活化和地方營造概念,應用於不同項目中,將地區的歷史文化和特色元素傳承。例如在2017年,將中環中心地下一層進行翻新和重新規劃,成為名為「H6 CONET」的共享活動空間,供社區團體舉辦不同活動。並與周邊屬於政府管理的6條街道、小販排檔和私人業權的大廈,以一體化的藝術手法進行設計及更新。

市建局還將H6 CONET一帶的地方營造經驗,應用在區內其它項目,其中士丹頓街活化項目,在去年已推行3個短期見效的試點項目,包括壁畫創作、社區苗圃及社區導賞團,與區內居民共同更新和建構融和的社區。項目範圍內9幢位於士丹頓街和華賢坊西、由市建局擁有全幢業權的舊樓,現正全面維修及翻新,改善樓宇的結構穩定性,全面提升樓宇的設施和狀況。

市建局考慮到該區昔日是小型印刷廠和報館的集中地,將這些反映當區城市面貌演變和人文景觀的元素,化為樓宇翻新和美化設施的原材料,彰顯該區的獨特形象。除了硬件上將這9幢舊樓活化,待該樓群的維修和翻新工程於今年第三季左右完成後,市建局將邀請營運團體推行及應用「共居」概念,為小區注入朝氣。

韋志成表示,市建局將在未來數年,以九龍城區的市區更新工作,作為推行「融合策略」的試點。目前已率先將區內政府早前核准的市建局啟德道/沙浦道重建項目試行「小區規劃復修」模式,提升樓宇狀況。

他期望「融合策略」試點可以在九龍城區逐步成熟,讓舊區的已建設環境、交通和公共設施水平得以整體提升,令現時居住在小區的單位業主,可以在他們的樓宇完成復修和翻新後,既能繼續在原區居住,亦可享受到重新規劃及重整後更優質的社區和環境設施。@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