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心臟停頓(OHCA)是意外死亡的主因,尤以本港發病率比全球為高。近日一項研究顯示,若入院前以心肺復甦法(CPR)或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患者存活率將顯著提高。倘於事故現場進行有關急救,患者出院比率亦會提高。

遺傳性心律基金會委託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團隊合作,並結合消防處提供的數據,藉此了解本港40歲或以下院外心臟停頓患者的患病率及存活率。團隊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間總共22,014宗院外心臟停頓病例中,有21,617宗病例死亡,識別出共829宗為40歲或以下OHCA病例,當中僅35宗、即約4.2%個案能夠於出院時存活。40歲或以下的OHCA患者中曾接受過心肺復甦法(CPR)或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分別只有34% 及6.8%。

研究共同負責人及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徐幻博士表示,現時的醫學研究普遍關注整體的病發和存活率,對年輕患者所知有限,是次研究範圍同時聚焦40歲或以下的年輕人,是全球同類研究中首次關注的特定群組。理大的研究發現,年輕群組於2017年底至2020年期間平均每2日出現1.5個病例。

項目共同負責人、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副系主任及教授符少娥教授表示,研究發現,若患者入院前以心肺復甦法或自動體外除顫器,入院時存活率可從15%,分別提高至24.8%及44.6%;而在事故現場進行有關急救,出院比率亦由大約2%,分別提高至9.2%及25%,升幅以自動體外除顫器較為明顯。

遺傳性心律基金會顧問急症科專科醫生蕭粵中指,與亞洲其它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香港OHCA 整體存活率只有1.8%,比率相當低。同時本港的AED僅5,000部,數量嚴重不足,遠遠落後日本61萬部。如果患者能及時接受CPR 及AED 急救,存活率可急升10倍,相反若未能及時得到治療,每過1分鐘,患者存活率便會下降7至10%。

他又認為,公眾急救意識不足,建議倣傚日本及新加坡,將急救列入必修課程中,並且加強心臟健康教育。又建議政府資助戶外、公眾場所及公/私營屋苑需安裝更多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提高人均AED配置比例,建議統一AED標誌,以便公眾易於識別AED的位置等等。

蕭粵中又提醒,如年輕人做運動時感到心臟不適、頭暈、休息後的氣促情況未有改善,便要多加留意,甚至進行身體檢查。他更呼籲市民留意家族有沒有心臟病病史,及早求醫檢查。@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