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的海外香港傳媒專業人員協會,於6月11~12日於倫敦西部海耶斯(Hayes)一所學校舉行主題為「重建香港公民社會」的研討會,共設7場,討論香港公民社會的瓦解,以及香港人自處之法。發言嘉賓都是香港社會素有名望之有識之士,如練乙錚、吳明德、李怡、蕭若元、鍾劍華、程翔、Benedict Rogers等。每場均座無虛席,活動是成功的。

理性研討之餘,團結在英港人也是重要議題,加上研討會位置僻靜,參加者有休憩和進食需要,所以主辦單位便邀請若干港人店鋪進駐,當中有小食店。其中一個攤檔「一頁舟」,是一個位於倫敦的圖書館,收藏了不少港人書籍以及歷年來的抗爭文獻,有助港人在精神上尋根,凝聚前進的力量。

然而,就是這個多元化的香港市集,引起了爭議,被一些抗爭KOL指摘在612抗爭紀念日搞「嘉年華」,食「人血饅頭」。據說研討會甚至出現了停辦壓力。

社會大撕裂,持同一理念者出現不同做法和光譜本屬正常。正如其中一位嘉賓趙善軒事後說,「擔水劈柴,無非妙道,皆是修行」。然而,原教旨主義將抗爭的純潔性推演至「紀念抗爭」上,所引發的爭議,正正反映出香港公民社會一些原本已經存在的缺失。這裏我想到了香港美食車先導計劃的失敗。

2017年旅遊事務署推出有關計劃,累計斥資逾4千萬,「旨在為香港旅遊景點增添趣和活力」。捱了5年,當局宣布計劃於今年結束。

若對英國人說政府要用4千萬港元推動food truck計劃,他們肯定大惑不解,若再告訴他們年宵市場熟食檔要39萬元才可投得,他們可能會覺得香港瘋了。「政府為甚麼要自己花錢?在英國,車主花135英鎊(折合約1,300港元)便可四處開檔了。英國人社群意識很強,每個市鎮都有定期市集,工地也需要美食車。學校假期,社區會搞大型活動,美食車也大派用場。不單美食車,我們甚至有鮮肉車,出售各種鮮肉。流動經營是我們的常態呢。」

比較之下,不難發現,英國的美食車在建構社群意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過美食,凝聚社區。香港由於生活高度密集,居住面積偏細,「出街」成為了日常習慣,「消費」亦取代了社群活動。反觀英國,人口分散,「出街」這個行為需要更多動力。參與市集,與熟人聊天,是重要動力,而美食車就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以上討論,可以有3個推論:第一,美食車是社群意識的產物,它不可能因為發展旅遊的需要而拔苗助長,這注定失敗;第二,公民社會不單止是專業團體和傳媒,而是真實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社區關懷,抗爭便會缺乏靈魂;第三,「重建香港公民社會」是一項社群建設工程,容納多元元素(包括美食),不單不是「人血饅頭」,反而是建設健康公民的開端。

勇有時,和有時,研討有時,美食有時。研討會現場有市集和小食店,道理其實與抗爭現場有急救員一樣。◇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