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給戚繼光講長生之術,他聽後說道:「身為將領,義在與軍隊共生共榮。正準備著以死殉國,以鼓舞士卒殺敵之志。視境況出仕、退隱,這屬於上天的安排。一生鞠躬盡瘁,即使死又有甚麼遺憾呢?這就是將門的長生之術。」

明朝經過洪武、永樂兩朝後,漸失偉烈雄風。蒙古瓦剌侵犯邊關,大明皇帝英宗親征,卻在土木堡被俘,明軍死傷過半。到了明憲宗時,朝廷頒布了明朝第一部《武舉法》,選拔天下武官。由於當時重文輕武,天順八年武舉開科,竟都無人應試。到了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頒布了《武舉條格》,進一步完善了《武舉法》。戚繼光在武舉鄉試中大顯身手。

明 仇英《秋獵圖》 卷  故-畫-001598-00000。( 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仇英《秋獵圖》 卷 故-畫-001598-00000。( 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戚繼光帶兵戍守薊門。薊門,即薊鎮,明朝在京師北邊設置的九個重鎮之一。由於兵力不足,兵部會抽調各地將士戍守,拱衛京師。每次帶兵出發時,他都是氣宇軒昂,意氣風發,常常騎在馬背上開懷豪吟,歌詠壯志,「每經霜露候,報國眼常明」。

明朝武舉鄉試要考騎射、步射,以及筆試策論,不僅考武藝,還要考謀略。答策不合格,不能參加武試。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在山東武舉鄉試中,22歲的戚繼光脫穎而出。

戚繼光考上武舉後,仍繼續戍守薊門。有時行進在崎嶇的山路上,他的心裏想的都是報國、報主,曾作《馬上行》詩曰:「歧路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長生不老一向是眾之所願。但輾轉沙場,甚麼才是將門的長生之術?有一次,戚繼光帶著一隊人馬前往薊門,途經太平寨(今河北太平寨)。他登上南寺眺望北山古剎,有人給他講長生之術,戚繼光說:「身為將領,義在與軍隊共生共榮。正準備著以死殉國,以鼓舞士卒殺敵之志。如果學起長生之術,還能訓練士兵報國嗎?視境況出仕、退隱,這屬於上天的安排。一生鞠躬盡瘁,即使死又有甚麼遺憾呢?這就是將門的長生之術。」

經過多年的軍旅生活,戚繼光對地方軍政已經諳熟在心。雖然北方暫無邊患之憂,為以防萬一,他著作了《備俺答策》,詳細闡述了防禦蒙古俺答入侵的系列兵謀。上級看罷,也只道他是軍事奇才,但眼下邊關安寧,這麼詳備的防禦策略一時也派不上用場,就沒有予以採用。然而就在第二年,發生了一件事,使得戚繼光朝野盡知。在這個轉捩點,他被推到了「將才」之列,他的策論也成為培訓軍官的教材。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戚繼光進京參加武舉會試。就在考試期間,蒙古首領俺答率領大軍,長驅直入攻打北京。北京附近的城鎮被劫掠一空,百姓慘遭屠殺,「諸州縣報所殘掠人畜二百萬」。消息傳到京師,滿城百姓惶恐不安。

為保帝都安危,朝廷宣布京師戒嚴,並且命所有參加考試的武生,即刻參加備戰。戚繼光苦心著就的防禦策論,此時大放光采。他獻上《御虜方略》,朝廷任命他為總旗牌官,督防京師九大城門。

《御虜方略》陳述了十多個主要事項,退敵很有勝算。兵部官員商議後,奏請朝廷將其刊刻成冊,發給軍隊將士學習。一時戚繼光的兵策成了制敵取勝、培訓軍官的最佳教材。戚繼光也因此名聲大噪,被記錄為「將才」。

蒙古退兵後,戚繼光出眾的表現,給很多大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眾臣競相推薦他。這顆閃耀的將星,在眾人的簇擁下日漸璀璨,輝映著大明帝國。在這個年輕人身上,人們似乎看到了逝去的偉烈雄風將會重振。群臣聯名舉薦,天子也從善如流,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授予他山東都指揮僉事一職,讓他先平定家鄉的倭寇。

戚繼光不負眾人所望,出手迅猛,練兵有效,很快就平定了家鄉的倭亂。將才堪用,朝廷直接將他調到倭寇肆意橫行的浙江地帶,擔任浙江巡按胡宗憲的參將,協助寧波、紹興、台州三府的海事防務。

說起倭亂,不得不提及「寧波之亂」,也稱「爭貢之役」。明朝為防範海盜,實行海禁。與日本貿易,明朝為了區分被冊封為「日本國王」的幕府將軍的官船與倭寇船,所以發行勘合符,加以區別。大明和日本,國與國之間的朝貢貿易,限制十年一朝。

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西海道大內氏派遣宗設朝貢大明,在寧波進行朝貢貿易。日本南海道細川氏派遣鸞岡瑞佐、宋素卿等也來朝貢。他們雖然後到,但宋素卿賄賂太監賴恩,不僅被奉為座上賓,也有權先驗貨,使得持有「勘合符」的大內氏反變成了「非法」。

因為此事,日本兩派使臣在中國境內全力火拚,沿途燒殺劫掠百姓。這波爭貢結果,鸞岡瑞佐被殺,宋素卿也被追殺,還導致大明武將劉錦、張鏜、胡源等人慘遭殺害,整個浙江為之震動。此後,明朝斷絕與日本的貿易。日本不敢朝貢,但又需要中國商品,於是形成武士與海盜、海商勾結,沿海走私興盛。

當時海賊和倭寇勢力越來越大,不僅打家劫舍,肆意劫掠百姓財物,攪得沿海天日難寧,還「喜盜、輕生、好殺」,洗劫財物,擄走人口後,恣意縱火,將民宅焚之殆盡,所到之處,必是煙焰障天。

到了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漳、泉海賊勾引倭奴萬餘人,駕舟千餘艘,自浙江舟山、象山等處登岸,流劫台、溫、寧、紹間,攻陷城塞,殺擄居民無數」。

戚繼光剛到浙江上任,就面臨一場戰事。先前海賊徐海勾結倭寇,攻打桐鄉。戚繼光出謀獻策,為總督胡宗憲解除了桐鄉之圍。倭寇殘餘人馬,約有800人流竄到浙江慈谿。

儘管倭寇只有800人,但賊性凶悍,戚繼光調動了近7千人,到高家樓剿賊。然而,這800倭寇竟也兵分三路,直接衝進各路明軍,把數千明軍殺得落荒而逃。戚繼光站在高處大石上,看著明軍潰不成軍,看著倭寇氣焰囂張,取出弓箭袋,對著三路賊首連射三箭。

他箭術奇準,三個賊首當即倒地身亡。倭寇一看自家頭領陣亡,趕緊撤離。就這樣才解除了高家樓之危。在高家樓之戰中,戚繼光、俞大猷、譚綸三人首次見面。這三位將領在明朝史上均是聲名顯赫,各樹奇功,各有輝煌。◇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