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持續一個月的俄烏戰爭被認為將終結產業全球化的進程。儘管這一說法仍有爭議。有分析家指出,全球化中更令人顧忌的角色是北京政權。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行政總裁芬克(Larry Fink)24日表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行動,已重塑世界經濟,進一步推高通脹,並促使企業退出全球供應鏈,等於終結了全球化的進程。

芬克在致股東的年度信函中表示:「俄國侵略烏克蘭,已終結我們過去30年所經歷的全球化。」

芬克在信函中還預測,俄國入侵烏克蘭將影響全球向乾淨能源的轉型。

他預估,企業和各國政府將更廣泛地檢視對其它國家的依賴,這可能促使企業把更多營運轉回國內或鄰近國內的地區,加速他們撤離其它國家。

芬克信函中沒有具體提到任何會因這些轉變而受到傷害的國家,但芬克指出,墨西哥、巴西、美國或東南亞的製造中心都可能受益。

分析:全球化依賴的和平環境不復存在

美國及其盟國通過禁止與俄羅斯中央銀行的交易,阻止俄羅斯進入國際金融體系的大部份領域。作為制裁的一部份,俄羅斯與全球銀行信息系統SWIFT的聯繫被切斷,俄羅斯領導人和寡頭的資產被凍結。美國及其盟國還禁止向俄羅斯出口先進技術。

數百家企業選擇暫停或撤出在俄羅斯的業務,其中包括蘋果、宜家和勞力士等全球品牌。

俄羅斯則以食品、汽車和木材出口禁令作為回應。

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23日宣布天然氣交易將改用盧布結算,「反制」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

但華盛頓和倫敦宣布了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計劃。在能源方面長期依賴俄羅斯的歐盟,正和美國制定一項協議,旨在加強歐洲能源安全並減少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

美國總統拜登3月24日應邀出席了歐洲理事會會議,會後,拜登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聯合聲明提到,領導人們討論了歐盟和美國在減少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加速向清潔能源過渡方面的合作。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對《大紀元》表示,說俄烏戰爭終結了全球化的進程,它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它讓整個國際社會都看到了,全球化所依賴的高度協作、互補的和平環境已經不復存在了。

「重商主義可以說是遭遇到了幾乎是致命的打擊。一夜之間我們看到所有的工業國家,它都立即把國家安全調整放置在了首位,而把經濟利益是退居次要的位置。」他說。

唐靖遠認為,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是一個短板,是本次俄烏戰爭,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時遭遇的最大的一個教訓,必然促使各國開始反思,在未來需要如何地去減輕,甚至是擺脫對中共政權的更強的經濟依賴。

中共號稱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中共侵犯人權並利用先進技術加強專制控制,給外資企業經營構成更大壓力。

唐靖遠認為,中共這次在戰爭中力挺俄羅斯,所有國家也都看到了中共具有與俄羅斯相似的野心。由於中共的經濟體量的原因,它對整個國際社會的威脅甚至更大,造成很多產業鏈要脫離中國市場,轉向更為安全、更為可信的東南亞,或者是像墨西哥等等這些新興製造業的基地。

唐靖遠認為,俄烏戰爭終結全球化,對中共來說影響極其地深遠。因為中共是憑藉著搭乘全球化的便車才取得經濟暴富的成績的。全球化的終結,首先打擊到的就是中共以經濟利益來擴張全球影響力的戰略。

台專家:不看好中俄以本國貨幣結算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對《大紀元》表示,俄羅斯跟烏克蘭戰爭不可能打三五年,不會對全球化有長期的影響。他認為,俄羅斯跟中共結盟,是代表威權專制跟民主政治分裂,是政治造成全球化受到影響,但不一定是因為戰爭,戰爭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

林向愷表示,產業鏈一定要重組。全球鏈以後就不會再那麼依賴中國,像越南這些國家慢慢也會擔任這個角色。但生產鏈要分散風險,不能完全依賴在某一個經濟體。

最近俄羅斯宣布使用盧布來結算它的天然氣,中共則跟沙地阿拉伯談判,要以人民幣來購買部份石油。

林向愷認為,俄羅斯跟中共,有合作也有困難,它們也是最近才比較互有善意,但是長期來看難說。

他並不看好這兩國的做法,「這兩個國家的貨幣都不是國際貨幣。你要允許人民幣沒有資本管制,沒有匯率的控制,中國(中共)政府願意嗎?我看也不一定。那阿拉伯願不願意接受,都要看它(中共)的條件,萬一哪一天你的政權不穩了,請問我這些錢該怎麼辦?其實效果不大。」

「你中國(中共)跟沙特阿拉伯可以,跟其它民主國家你要說我就用人民幣,我看也不會有太多國家接受。你的幣值要看未來的政治經濟環境,環境不行就不行。中國(中共)的我看也沒人敢保證,就跟俄羅斯一樣。」林向愷說。

專家:中共政權在生產鏈合作中是它國顧忌

中共早在今年2月4日就和俄羅斯簽訂大宗長期的貿易協議,且至今對於是否援助俄羅斯發出的信息含糊。未知美國主導的對俄懲罰措施是否會延伸到中國。

此前拜登也延續了特朗普政府的許多政策,這些政策旨在讓美國經濟的某些部份與中國經濟脫鉤,並對北京的商業行為進行懲罰。

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北京發出警告後,拜登3月18日在視像通話中再警告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如果北京在烏克蘭戰爭中向俄羅斯提供物資援助,將會產生「後果」。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也表示,北京如果向俄羅斯提供被禁止的技術,美國商務部將禁止向中國企業出售美國的關鍵技術。

北京則批評了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中共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表示,「不能把全球化『武器化』。」但中共對立陶宛、挪威、澳洲、日本和南韓都在經濟上進行了威脅。

林向愷認為,中共現在要求全球化,是因為它是全球化受益者。它不希望中美貿易對抗,或是在新的生產鏈重組中把中國排在外面,很多區域的合作把它排在外面。

他認為,政治對立的介入會影響產業鏈。世界上有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價值理念,民主國家可能不會去侵略別國,威權國家則經常會。在這種情況下,生產鏈的合作都不太可能,所以他們也要趁著機會重組。「假如中國是在這個生產鏈裏面有一個關鍵的不可取代的地位,那不是就被它卡死了嗎?威權(國家)跟民主(國家)就很難合作。」

「在全球經貿體系中,大家對它(中共)有所顧忌。反正中國就不是一個民主國家,它要跟人家合作,大家會有顧慮。」林向愷說。

說俄烏戰爭引發全球化結束誇大其詞?

不過悉尼科技大學中國問題專家馮崇義認為,說現在因為俄烏戰爭就使全球化結束,有些誇大其詞。

「這個東西它是由來已久的。所以從這意義上講,全球化無法終止,只是範圍擴大和縮小的問題。現在打仗是某個地方影響它的全球貿易、全球的交往。現在又開始重新搞關稅,把關稅壁壘做起來,影響到人才、資金和商品的流通。所以有些人就認為現在全球化結束了,這是誇大其詞,不是現實。」他說。

馮崇義解釋說,其實全球化從資本主義經濟興起,這個進程是從十七世紀一直到現在,資本主義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全球化的市場。人們之所以把八十年代叫成全球化,是因為以前冷戰時期分兩個陣營,一個資本主義陣營,一個共產主義陣營,互相之間不做貿易、不做交易,被分割了。蘇聯崩潰之後,資本市場就深入到俄國和東歐體系裏,然後再加上通訊的速度加快了,就把全球各個經濟體之間的更高速度、更深度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稱為全球化。但是其實這跟以前的十九世紀或者更早的全球化,只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