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初期,香港表現優異,與台灣、新西蘭等地被視為典範。至近月,死亡人數按人口比例成世界之冠,醫院服務明顯不足,令人唏噓。市民趨向自求多福,國內媒體及有關官員亦明示暗示香港抗疫不力。

疫情期間,香港選舉制度歷經「完善」,建制陣營全面控制立法會選舉的提名程序。去年秋選舉後,再沒有反對派的聲音,政府立法、申請撥款,完全沒有阻力,媒體有關立法會的報道也大為減少。

事實上,即使民主派政黨在立法會的全盛時期,也未能取得議席的過半數,制衡主要是嚴厲的質詢和間中的「拉布」戰術,力量有限。最大的作用還是社會輿論的發揮。

過去十多年,以前殖民地政府努力建立的諮詢委員會制度趨於式微。政府高官為了應對立法會的挑戰,力圖減少諮詢委員會作用,敢言的聲音大為減少,其成員大體來自一個四、五百人的組合,主要為權貴家族的成員。

諮詢委員會的會議成為「走過場」,沒有激烈的辯論,官員應付裕如,媒體也失去報道的興趣。政府逐漸摒除與其意見不合的專家,周永新教授的遭遇是顯著的例子;能為政府保駕護航的專家受到重視。

2019年11月,民主運動在區議會選舉大勝;但其後一年多,在種種壓力下被迫辭職的辭職、被褫奪資格者亦失去議席。多數區議會現在只有數名議員,難以發揮作用;政府也無意進行補選,基層的聲音更難表達。

今日特首針對網路的批評聲音,認為「唔駛聽」。社會科學學者自有不同的意見。就2014年「佔領」運動期間和2019年下半年抗議運動前後,有一批學者從事網路意見研究,從宏觀的角度整理網路上的言論,特別是年輕一代的言論,從而探討社會上不滿的根源。他們的研究可見諸有份量的國際學術期刊。

抗疫不是一個政治化的議題,政府與市民有共同的目標,市民亦明白抗疫的行動要由政府主導,然而在沒有民主和制衡的情況下,政府難以也無意聆聽市民的聲音。在沒有批評、沒有雜音的情況下,政府應該施政順利,效率奇高,然而事實是否這樣呢?

中國領導層堅持「動態清零」,港府奉命唯謹,社會上自然容不下不同的意見。歐美主要國家近期相繼執行「與病毒共存」的政策,但本港社會根本不容討論。其利弊為何,有什麼值得借鏡的地方,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居然缺乏深入的討論,令人難以理解。

同樣,有關強制性的全民檢測,政府亦以國內專家意見為準,後者表態後,政府有了立場,本地專家才相繼發表類似的意見。在政府銳意推行強制全民檢測期間,社會上缺乏多元化的討論。

國內支援香港抗疫,送來大批物資。但即使建制陣營的立法會議會也得承認,政府缺乏有效的基層網路,難以迅速地把物資送到基層市民手上。本來香港有數百位區議員,他們在選區有辦事處,不少選區有潛在的有意參選人,他們也有地區組織。這些網路應該可以為政府利用,迅速地接觸到每個基層家庭。但現在失去了大批區議員,這個網路自難以發揮。

已故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言:「民主是最壞的制度,但沒有更好的替代。」經濟學者阿馬蒂亞森亦指出,民主政體下未有出現過大飢荒。在今天萬馬齊喑的香港,市民嚐到沒有民主與制衡的苦果。@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