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白矮星相互繞轉的示意圖。(NASA/Tod Strohmayer(GSFC)/Dana Berry(Chandra X-Ray Observatory)
兩顆白矮星相互繞轉的示意圖。(NASA/Tod Strohmayer(GSFC)/Dana Berry(Chandra X-Ray Observatory)

一組科學家發現了一類以前沒見過的恆星。一些同行猜測,它們是兩顆白矮星合併後的奇特產物。

2月12日發表於《王家天文學會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的一份研究介紹說,一般恆星的外殼由氫和氦元素構成,而新發現的奇特恆星,外面佈滿了氦在核聚變燃燒後的「灰燼」——碳和氧元素。這份研究由一組德國的天文學家完成。

更奇怪的是,既然外層佈滿了氦燃燒後的產物,這類恆星內部的氦燃燒過程應該已經完結,可是這類新發現的恆星內部仍然在進行氦燃燒的過程。換句話說,恆星的外殼是老一些恆星才有的特點,可是它內核所反映的年齡卻更年輕一些。這是怎麼回事?

由另一個研究組完成的、與這份研究同時發表的另一份研究針對此發現提出了一種猜測。其主要作者之一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學(University of La Plata)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米勒·貝托拉米(Miller Bertolami)說:「我們認為德國同行發現的這種新型恆星,可能是兩顆白矮星合併的產物。這非常罕見。」

白矮星是大質量恆星耗盡了內部核燃料後、處於生命晚期的一類恆星。它們一般體積小、密度大。兩顆互相繞行的白矮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有可能發生合併。

「通常來說,白矮星合併後的產物不會富含碳和氧。但是我們認為,在質量條件合適的情況下,一顆富含碳和氧的白矮星可能會包裹在另一顆富含氦的白矮星的外面,形成這種奇特的新型恆星。」

這個研究組稱,但是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從恆星的演化模型推導出這樣的可能性。這是他們下一步要進行的工作。這不僅有助於揭開這種新類型恆星的奧秘,對恆星生命周期、雙恆星系統演化規律也會提出新的見解。

在此之前,這種新類型恆星的來源還是個謎。德國研究組的負責人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ubingen)教授克勞斯·維爾納(Klaus Werner)說:「正常來說,外層具有這些成份(碳和氧)的恆星,它的氦元素燃燒的階段已經結束,正變為一顆白矮星。發現這些新類型的恆星對恆星演化認知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