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生態災難」 《眾新聞》主筆:無法掌握執法界線

繼《立場新聞》高層被捕及宣布停運後,《眾新聞》2日突然宣布停運。《眾新聞》主筆楊健興3日交代決定時表示,現時已經無法掌握執法的界線,不能夠安心做新聞,直言停運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楊健興表示,過去兩年社會變化很大,矛盾很尖銳,傳媒被捲入政治的巨浪之中,部分會被視為要整頓的對象,甚至有人認為整個行業都要被整頓。

他形容《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是一個很清楚的個案,就現時所知是一些文章和報道被視為煽動刊物。

他說,《眾新聞》過去一直在盡量不觸犯法例的情況下工作,但現時已無法掌握執法的界線,楊健興坦言「記者都是人,都會有家人、朋友」,「無一個大家都安心的情況下,繼續去做我們想做的新聞,停運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眾新聞》總編輯李月華則強調,過往的報道是本著專業和客觀的水準去做的,「改變的不是我們,而是外在客觀的環境改變了,有些事情,我作為總編輯都無辦法拿捏,這個報道或者這句話,會否寫出來就觸犯新改變的環境下的條例呢?」她直言新聞自由的縮窄已經很明顯,日後如何走下去是大家都要面對的問題。

對於香港新聞自由環境的惡化,香港記協主席陳朗昇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立場新聞》和《眾新聞》都是業界比較具有規模的網上傳媒,都頂不住,一些細小的傳媒會更難生存,「我們可能要面對一場新聞自由的生態大災難」。

陳朗昇亦提及,《立場新聞》是一個做新聞為主的傳媒,沒有明顯過往官方批評的政治立場,(高層或前高層)都被捕,所以危險確實存在,很擔心事件令更加多傳媒有「倒閉潮」。

他感嘆:「作為記協主席在這些事情上完全無能為力,我自己都對香港非常歉疚。」

對於香港一連串情勢的劇烈變化,楊健興日前撰文說,2021年的年度字是「散」,2022年,是聚是散,留與走,是不少港人面對的抉擇。他寫道,2021年是告別年、是消失年,「但一日人在,信念不變,天空海闊,仍然可以有無限想像和空間,將不可能的變成可能。」

多倫多港人集會聲援《立場》 鄭敬基斥中共威脅港人

香港人不論是留,還是走,他們的信念毫無改變。2022年元旦,多倫多港人在當地太古廣場舉行集會,他們手持印有《立場新聞》圖標的牌子、黃傘,拉起大型橫幅。他們時而高唱「願榮光歸香港」,時而高呼口號:「釋放所有政治犯」、「香港加油」、「為香港發聲」、「為香港所有的政治犯發聲」,期間,不斷有過路的司機鳴笛聲援。

香港著名演員鄭敬基參加聚會,並發表演講,他說:「中共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將《立場新聞》關閉,《蘋果日報》用了半年時間關閉。《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25年都還沒到,(中共)就公然撕毀承諾。」

鄭敬基表示,中共拘捕何韻詩,打壓為民主發聲的知名人士,其實就是威脅民眾:知名人士都可以被捕,你們小市民就不要做這件事了;企圖起一個震懾作用。「越是這樣,我們海外香港人越要加把勁,海外港人要守護香港。」

手持何韻詩畫像的畫家蔡先生(Ricker Choi)說:「港府打壓《立場新聞》,香港越來越失去言論自由,作為海外香港人感到很痛心。我們要幫香港人發聲,希望大家新一年加油,不要氣餒。」

90年代移民加拿大的陳先生(Dick Chan)說:「新年第一天站出來,就是發出一個重要信息,我們海外香港人把新年第一天奉獻給香港,我們會繼續撐香港。」

英國港人集會聲援《立場》 為香港發聲

1月2日,在英國,港人分別在英國雷丁(Reading)及列斯(Leeds)舉辦聲援香港《立場新聞》的集會,此次活動有五百多名港人和當地人參加。

與會的四百人在雷丁市中心Broad Street組成「雷丁快閃人鏈撐『立場』」的兩條人鏈。

前中西區區議員吳兆康亦有到場參與,他對大紀元表示,傳媒是監察政府的第四權,非常重要,而現時香港立法會已無法監察政府,一旦政府權力沒有制衡,就只會越來越腐敗。

他認為,移英港人要融入英國社會,例如在當地選舉中投票,影響英國政府,再影響香港。

同一天,在英格蘭中部城市列斯亦有港人發起名為「在英港人召集『撐立場』集會」活動。

集會發起團體之一「列斯手足連線」成員陳小姐表示,這次活動希望傳遞新聞和言論自由理應被保護的信息。奈何今日的香港已變,甚至在香港已不可能有人再站出來捍衛《立場新聞》,因此在海外享受著自由空氣的港人,應透過集會去表達訴求,藉此向堅守崗位的新聞傳媒人,以及敢於講出真相的人致敬,並以此繼續守護香港,「絕不退讓」。

西安封城亂象頻發民眾憤怒 雁塔區書記區長被免職

西安封城後,疫情持續升溫,新年過後,當地新增兩個高風險地區,7個中風險區。新年前後,亂象頻發,被困民眾新年鬧飢荒、缺糧少菜,封閉社區疫情失控,出現大量確診者,住民深夜被強行拉走隔離,引發民怨。日前,問題頻頻曝光的西安市雁塔區,書記、區長雙雙被免職。

《西安晚報》1月2日消息,雁塔區委書記王斌、區長崔詩越被免職,二人上任均一年左右,由西安市副市長楊建強兼任雁塔區委書記。

消息引發網上熱議,有網友說:「只免區級的太低了吧?市長、省長沒責任?區級幹部不都是聽上級領導的安排嗎?」

還有網友直言:「陝西省當官的不作為,懶政,庸政,遇到特大重大突發事件,就傻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截至2022年1月3日,西安市共有高風險地區3個,中風險地區64個。

年末年始,西安多個區連夜都有市民被強行拉去隔離,而這種隔離措施,其規模少則上百人,多則數千人。有西安住民指,從現場的混亂狀況來看,幾乎是官員一拍腦門的決定,既無計劃,又無人統籌管理,令當地市民苦不堪言。

西安航空學院灃惠校區升為高風險地區之際,網傳錄像顯示,2021年到2022年跨年深夜,40輛大巴車把航空學院2000名師生拉走隔離。

錄像拍攝者說:「航專的學生被拉走了,40多輛大巴車,都是航專的。」

西安人透露,陝西省委要求4日西安市實施「清零」。作為一項措施,被46輛大巴拉走的西安航空學院約2000名學生被拉到了商洛和漢中異地集中隔離。

另有網友上傳隔離現場的錄像,並介紹說,西安兩個城中村的人全部集中隔離。賣不出去的房子成為安置點,所謂集中安置,就是變相拘留,沒自由了,有病都不一定管。

「讓我們來這集中隔離,然後我們到了這裡,也沒人管。大家在這裡聚集,交叉感染了,還有人抱著這麼小的孩子。」

1月2日,有西安網友在微博發布錄像說,她居住的一棟樓,近百人被拉到酒店隔離,但酒店說沒有房間了,居民在寒風中苦等約2小時,一直沒有人關管。

錄像拍攝者說:「但是我們到這以後,發現你這裡已經沒有房間了,我們大概人數有80到100人不等,大家在冷風中,站了快兩個小時了。」

錄像拍攝者說,酒店讓隔離的人自己找防疫部門解決,而防疫部門又踢皮球讓酒店解決,找不到誰應該對此事負責,一直在寒風中,沒有人管。

還有網友發錄像揭露,他花2400元人民幣買了一箱口罩捐贈給西安市民,卻被一些工作人員拿去賣。該網友已報警。

外界指,西安疫情失控與官員不作為有直接關係。儘管民怨四起,但中共官員依然忙著作秀。

有網友上傳的錄像顯示,在西安一街頭,一幫人密集排長龍,從車上卸物資,邊卸邊唱「沒有共產黨好」。

網友說:「在西安出門買個菜不行,怕傳染病毒,但是演戲可以,病毒就不見了。」

有網友回應說:「道路那麼寬,貨車直接開到卸貨點就結束的事,為了演戲,就不顧及交叉感染了。」

據悉,西安市已有多名官員因為防疫問題被處罰,早在十天前,西安市以防控不力為由處理了26名官員,但未公布姓名。

冬奧臨近疫情爆發 加國奧委會:憂能否如期舉行

離北京冬奧會還剩下1個月,大陸各地疫情爆發失控,給冬奧會蒙上一層陰影。

加拿大奧委會執行長舒梅克(David Shoemaker)接受加拿大公共電視《CBC》新年訪談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越來越憂慮北京冬奧能否如期舉行。他說,自己與大多數國家都有同樣壓力,認為相關賽程仍然可以保持安全,但也必須每日觀察和評估。

舒梅克強調,一旦運動員的健康無法受到保證,加拿大將毫不猶豫退出北京冬奧,就像2020年3月加拿大決定不派隊參加東京奧運一樣,後來東奧就因疫情順延續一年才舉行。

舒梅克說,他們目前還未和國際奧會討論北京冬奧延期的可能,但多次和其他國家奧會代表對話,認為這個議題遲早會成為討論焦點。

東歐再添一「立陶宛」 捷克新政府欲以人權抗共

繼立陶宛之後,捷克可能成為第二個強硬對抗中共的東歐國家。

捷克新總理菲亞拉(Petr Fiala)領導的中間偏右新政府於去年12月中旬上任,閣員內被視為對華鷹派的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一上任就毫不掩飾其反共的傾向。

新總理菲亞拉曾多次批評捷克總統澤曼(Milos Zeman)對北京政府太過軟弱。他說,捷克如果不能堅持「價值」,最後不僅將失去西方盟邦,也得不到北京的尊重。

根據五黨黨魁簽署的聯合執政協議,捷克新政府將扭轉澤曼總統和前總理巴比什(Andrej Babis)親中俄、反美國、反歐盟統合深化的路線,並重拾前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以人權價值為導向的外交政策。

此外,內閣成員中,出身海盜黨的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是捷克政壇著名的對北京的鷹派,在野時便多次嚴厲批評北京政府,譴責中共的對維吾爾少數民族的非人道壓迫和種族滅絕。利帕夫斯基說:「反對這種不公不義是我們的職責!」

捷克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揚達(Jakub Janda)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捷克新政府不僅會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其聯合執政協議也明確表明台灣是需要加強關係的「夥伴」。

揚達說:「在北京的眼中,捷克將是另一個立陶宛,我預期捷克將面臨到立陶宛前陣子遭受到的待遇,比如(來自中國)經濟方面的脅迫,以及政治上的頻繁騷擾。不過,去年捷克參議長維特奇(Miloš Vystrčil)訪問台灣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經歷過了,這並沒有甚麼大不了。」@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