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新聞FB發文告別讀者將於1月4日停運

《眾新聞》昨天(2日)晚上9時30分,在Facebook發文向讀者告別,表示將於1月4日(周二)起,停止營運,網站不再更新,一段時間後將會關閉,並感謝讀者5年來的支持。

帖文中還提到,《眾新聞》在2017年元旦成立,多名傳媒「老鬼」在記者會上表示,對本港新聞自由狀況深感憂慮,希望《眾新聞》可以傳承專業新聞精神,回歸新聞初心,為公眾利益、為公眾服務,「希望我們的一小步,可以鼓勵業界行一小步,各人的一小步可以形成保護新聞自由的一大步。」

《眾新聞》提到他們在資源極度緊絀的情況下,每天嘗試踏出一小步,慢慢地行出一條小路,縱然他們人力有限,新聞不夠多、不夠快,但整個小團隊都一條心,努力在新聞報道上求真、求深。慢慢地,由十人變成數十人的團隊。

帖文感謝訂戶和讀者的支持,表示對他們的厚愛,會銘記於心。「過去5年走過的路,會是我們珍重的回憶。」

有眾多網民紛紛在帖文下留言打氣,「好突然,雖然傷感,但都多謝你地」「完全明白,珍重」,「祝願,在亂流下好人平安!」

記協主席陳朗昇接受大紀元採訪表示:「情況令人擔心,也很失望,一個做得相當不錯、不斷成長的媒體面對傳媒界的風高浪急,都頂不住,我想是見到實際的危險,見到《立場新聞》都是一個做新聞為主的傳媒,沒有明顯過往官方批評的政治立場,都是被捕,所以危險其實是存在,很擔心事件令更加多媒體有倒閉潮,因為《立場》也好、《眾》也好,都是業界比較具有規模的網上傳媒,都頂不住,一些細小的傳媒更加難生存,我們可能要面對一場新聞自由的生態大災難。作為記協主席在這些事情上完全無能為力,我自己都對香港非常歉疚。」

林匡正昨晚在YouTube啤梨頻道提到這件事時表示:「好唏噓,你會看著一間又一間,我們覺得有些稜角的媒體,一間一間被逼或者無奈地、好多憂慮地選擇離開,或者選擇停運,有些資金都被凍結,高層又被人拉,怎麼辦呢?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相信講一下安慰的說話,都不知怎樣講。對於大家認為有稜角的媒體、傳媒,可以支持,可以去給他們點擊,就儘量去做,如果你希望他們繼續存在下去。」

《眾新聞》是由資深新聞工作者李月華、前《明報》總編輯劉進圖、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等傳媒工作者創辦的香港新聞網絡媒體,前記協主席楊健興任《眾新聞》主筆。

2021年1月17日,早前有線新聞中國組總辭的十名原班人馬加入成立「眾新聞中國組」,同年2月開始每個工作日的晚上9時,在網上平台報道中國新聞。在2021年港台《鏗鏘集》大換班後,前監製和部份已離職的編導成立《眾聲號》,在《眾新聞》平台播放,截至昨晚《眾新聞》的YouTube頻道已有27.7萬訂閱者。

《眾新聞》在去年10月曾因報道保安局長鄧炳強言論有關23條立法言論,遭保安局斥為「誤導性報道」。

在《眾新聞》宣布停運前5日,即去年12月29日,網媒《立場新聞》母公司5名前董事及1名現任高層遭警方國家安全處拘捕,同日宣布停運。前總編輯鍾沛權和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

美媒爆中共監察FB YT等海外社媒搜集異見人士資料

相信香港人一直都很愛用Facebook、YouTube之類的社交媒體,過往透過這些平台或者方式,人人都有自由發表意見甚至於大膽評論的權利和空間,但是隨著2020年6月30日「港版國安法」的實施,香港正被慢慢逼向「噤聲時代」,相信大家都有顧慮,自己在網上的言論可能遭到中共方面的追蹤,一直以來,這種擔心都只是猜測或是傳聞,但是現在就有諸多文件被曝光,證實了這種猜想。

1月1日元旦,《華盛頓郵報》就在「國家安全」這一個板塊,推出了一篇報道,揭露自從2020年起,中共已把對大陸民眾網絡監控的手段擴展至海外。

中共的網絡監控手段,在大陸用了十幾年,又在2020年,擴展至海外。這個時間點,就是發生在香港「反送中」運動之後。有網民認為,或許是中共太懼怕市民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透過網站更快地傳遞真相和追求的理念,才使得中共認為需要迅速掌握全局,以及搞清楚發言者的身份。

《華盛頓郵報》檢視了數百份來自中國國內的招標書、商業合約及企業文件,涉及2020年初以來超過300項中國政府的採購項目,當中就有訂單是要設計軟件來搜集Facebook、Twitter等西方社交媒體上,批評中共的中外人士的資料。一位匿名的北京情報搜集師就透露,他所在的單位負責向中共中央宣傳部彙報監視資料,「現在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反中共人士的地下網絡」。

另外,中共警方還花費21萬6000美元(約168萬港元)採購情報程式,用以分析西方提到香港、台灣及新疆的內容。

報道中還提到一例,是中共官媒《中國日報》在2020年7月的一份「境外人員身份信息分析平台」標書,項目價值30萬美元(約234萬港元),由中國傳媒大學中標。標書要求監控軟件24小時運作,通過Facebook、YouTube及Twitter等平台上的資料,分析整理知名西方媒體記者及政商界關鍵人物的關係網及「親中程度」。標書中還寫道,在「中美貿易談判和香港暴亂事件」的背景下,輿論新聞戰艱難且必須。

《紐約時報》亦舉例指,之前一名在澳州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因為在推特上創建了一個嘲諷習近平的帳號,招致中共警方上門威脅她在大陸的父親,試圖讓她噤聲,又通過視像通話強迫她刪除帳號。在2020年5月的一次視像對話中,中共國安人員更在她父親面前威脅她說,「回國之後馬上來找我們」。

在網上嘲諷中共領導人,就被警察找上門,這種遭遇,不知日後是否也會發生在香港人身上。不過不久之前,香港警方在12月23日就曾拘捕4名男子,稱他們發表「孤狼變群狼」等言論,煽惑他人參與「平安夜革命」。再早前,廉署12月就以在互聯網轉載煽惑他人在選舉投白票及不投票的帖文為由,拘捕多名市民。看起來,香港政府已經深得中央政府的真傳了。

西安封城如遇「饑荒」官方作秀「人鏈傳菜」千人元旦被拉走隔離

西安市在中共病毒疫情和出血熱的雙重夾擊之下,採取極端封城政策,有市民在網上發帖文抱怨,未有收到過官方配送的物資,在網上訂購的貨品也都因為供應緊張或者封路封區等原因無法送達,有人形容說宛如陷入了「飢荒」。還有網傳聊天截圖顯示,有上門做核酸檢測的工作人員發現,小區內有一名老人家,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

然而,當地官方依然在宣傳如何「努力保障物資供應」,引來網上一片罵聲。當地官媒12月27日直播省政府防疫發布會時,有大量市民留言要求當局「安排小區賣菜」,而官媒則很快關閉了評論功能。

理應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何以如此無視市民在網上的求救呼聲呢?也許是這些見不到「血肉」的文字,不足以打動當地政府?那麼新年第一天,就有上千名西安市明德八英里小區的居民,被轉移到簡陋、寒冷、無飯食的偏僻地方隔離,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名被隔離的居民在微博上披露,新年零時剛過,突然傳來砸門聲,物業通知小區居民全部轉移,既沒出示官方通知或文件,也沒說要把大家轉移到哪裏去,對隔離理由也不正面回答。

有網民說:「看見拄拐棍的老人,抱孩子的媽媽太心酸了,確實離譜了,老人是相信政府可以安排好他的吧,沒想到飯都吃不上。」有人更直接質問道:「西安的疫情專項款到底落在哪個貪官手裏!」

繼續說回西安市民反映沒菜吃的問題,12月31日,微博帳號「西安直播」就貼出一段影片,畫面當中的街道上幾乎沒有車輛行駛,不過卻有數十名身穿防護服的人員,在街邊行人路上排成長達百米的人鏈,接力向小區內傳送物資。該帖文還聲稱,這是「政府派送的免費菜」,並吹捧傳送物資的人為「可愛的逆行者」。

不過這段影片迅速引來大量批評留言,網友們紛紛抨擊當局作秀騙人,「就那麼些菜,3-5輛推車一次就推完了,這麼多人夠幾個社區同時發了」,有人還說:「這一包菜這麼晃悠著上百回,袋不破,菜也爛了」。還有網傳聊天截圖爆料說,不敢置信,政府人員安排「送菜」,但擺拍過後立刻將菜裝回車上拉走了。

這種排成人鏈,傳送物資的景象,真是不禁讓人想起2019年的香港街頭,有相似又不同。

政府中國新年前將擴展「疫苗氣泡」袁國勇:第5波疫情有機會爆發

本港昨天新增26宗中共病毒確診個案,其中24宗涉及變種病毒株,其餘2宗有待確定。個案涉及7男19女,年齡介乎1至61歲。

Omicron變種病毒流入本港社區,又一城望月樓群組,昨晚增至4人確診及1人初步確診。衞生防護中心已安排約340名密切接觸者及其家居接觸者到檢疫中心,當中包括22名餐廳職員及約170名於同一時段到餐廳用膳的食客。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望月樓存在「短途空氣傳播」,已經找到同時段用膳的大部份食客,但仍然要尋找未有提前訂座的人士。

陳肇始昨天再次預告,政府會在中國新年前將「疫苗氣泡」擴展至所有第599F章表列處所,她透露可能在1月20日採取新一輪社交距離措施時公布細節,日後將再進一步推至學校、安老院舍等高危地方。

陳肇始又指,首3劑均接種科興的市民,有機會要打第4針。

提到科興,最近科興疫苗的驚人業績引起關注。2021年12月31日,在美股上市的中國科興生物公司,在官網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報告顯示,科興上半年銷售額1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771萬美元暴增162倍,而科興2021年上半年淨利潤高達51億美元,與2020年上半年淨虧損1,261萬美元相比,反差巨大。而緊接而來的第4針,又會為科興公司的賬目上再添一筆鉅款。

中共強制全民接種疫苗,為科興在中國大陸市場帶來巨大商機。此外,科興還向全球輸送了25億劑疫苗,不過它的副作用也逐漸顯現。一些將科興疫苗作為其免疫計劃支柱的國家如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紛紛宣布使用其它國家的疫苗。

面對疫情不斷變得更加嚴重,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天在無線電視節目表示,第五波一定有機會爆發,但按現時情況,未必需要即時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他提醒市民戴好口罩,做好個人衛生。@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