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召昨日開記者會,指由今年7月至本月28日共收到38名市民求助,指被低息貸款集團詐騙,合共損失金額達1,200萬港元。民主黨消費者權益政策發言人袁海文促請警方加強打擊有關詐騙集團,盡速凍結騙徒相關戶口減少事主損失,並呼籲市民提高警覺。
民主黨消費者權益政策發言人袁海文昨日表示,截至今年12月28日,已共收到38人求助,損失由7,000元至700萬元不等,總損失金額超過1,200萬。有求助人反映報案後警方沒有積極聯絡他們跟進案件,有人指從沒有收到警方聯絡和告知調查進度,有人主動聯絡警方,但有關警員的態度不友善,亦有人一直無法聯絡到負責案件的警員。
民主黨亦促請政府應儘快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包括必須向接收一方提供準確的來電者資料,及不得向接收一方隱藏來電線路識別資料;銀行亦應加強對客戶私隱保障,打擊職員有可能違規洩露客戶有關借貸的資料。
有事主表示,收到冒認銀行或金融公司職員的電話,聲稱可提供低息貸款等計劃遊說市民參加,慫恿事主留下個人資料。其後有報稱為金融公司職員致電接手借貸計劃,要求事主在金融公司開戶,或轉賬至不同銀行,又或誘騙事主在交易投資應用程式開戶參加聲稱有回報的項目。
另有事主指,騙徒聲稱是某借貸公司的職員推廣借貸,交談中事主留下了個人資料;其後有人再次聯絡事主,指自己轉職去某金融公司,並不斷推銷「槓桿貸款」計劃,及後就演變為騙案。
有騙徒冒認銀行職員
有受害人表示,自己在7月曾致電銀行查詢借貸事宜,當時未有申請貸款。不過8月初有人冒認該銀行職員,聲稱收到借貸查詢,藉詞文件不足,要求事主在某金融公司開戶。事主因此損失5萬元「開戶費」,他質疑騙徒很可能掌握自己與滙豐銀行職員的對話,從而得悉其借貸的意願。
有騙徒以正規應用程式 降低事主戒心
亦有求助人指,騙徒說得出自己姓氏及過往曾在某公司貸款,向事主推銷貸款計劃,推介事主下載正規的交易投資應用程式,並引述黃金、期貨等專業字眼,加上開設戶口的程序類似坊間的一些證券公司,令事主放低戒心。不過事主後來發現沒法取回自己的投資,最終報警並將相關資料轉交警方,但自5月以來一直沒有收到消息的跟進。
向警方了解案件進度 警員回覆冷漠
有事主丈夫表示,他們被騙去60多萬元,在受騙一個月後報警,雖然當時已不期望能追回款項,不過10月時警方高調召開記者會稱搗破低息貸款騙案,案情與自己的相似,他隨即致電警方了解自己案情進展,但一直聯絡不到。他坦言,「我太太至今未能平復,還要吃安眠藥才睡得著,其實錢是幾十萬,有些人覺得不多,但在我心目中是很多,我們在這幾個月是很傷感的」。
另有事主表示,她曾主動致電商業罪案調查科了解案件進度,但接聽的警員回覆非常冷漠,「你哋有興趣可以打電話來問兩句,但如果你講畀其他人聽,其他人逐個逐個人打電話嚟,我話畀你知會影響我哋嘅進度」。
袁海文曾就上述言論去信警務處,警方沒有就此作出評論,回覆指騙徒會在短時間內轉移贓款,因此受害人取回騙款十分困難,又指就查詢的拘捕行動警方暫未凍結財產,案件仍在調查中,警方將適時將有關調查結果通知受害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