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1)披:剖開。

(2)蒲編:將蒲草編訂成冊。蒲,蒲草。

(3)削:將竹子削去青皮。

(4)竹簡:一片片削去竹皮的竹板。

(5)彼:他、他們。

(6)勉:努力。

(7)懸:掛在空中。

(8)梁:屋樑。

(9)錐:錐子,細長而頭尖的鐵器。

(10)股:大腿。

(11)不教:不用別人教導。

(12)勤苦:勤勞苦讀。

西漢的路溫舒剖開蒲草葉編訂成冊,借來《尚書》抄寫,以便閱讀;公孫弘削去竹皮製成竹簡,借來《春秋》抄寫閱讀。他們兩個人連書本都沒有,尚且知道努力讀書。

晉朝時的孫敬,每天都讀書讀到深夜,為了怕睡著,就把頭髮懸掛在屋樑上;戰國時的蘇秦,發憤讀書,夜深時怕打瞌睡耽誤讀書,便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他們兩人不用別人的教導督促,就知道要勤勞苦讀。

上一課,以聖賢孔子、宰相趙普為例子,講古代聖賢、名相做學問的態度和修養,這一課,再以身世貧苦、出身卑微的兩個古人作為例子,表明人人都可以求學,只要有決心,甚麼外在的條件都不會阻擋人求學的腳步,都能獲得成功。這也表明,古代的中國,並不認為身份和地位有多麼重要,人人都可以讀書,都有資格讀書,並無等級觀念,學問也不屬於哪個特權階級。

中國古代的教育,是孔子將上古聖王留下的文化總結後,傳出來的,之所以古代中國人,幾乎人人嚮往做學問,甚至有人能夠克服各種困難,也不放棄,除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機會,最大的原因在於,因為懂得自己到底為何學習。孔子興辦教育,帶弟子,為的是培育有著仁義道德修養的君子,讓他們懂得如何安邦治國,教化百姓,福澤萬民,所以,古代的儒生,都會有治國安邦,濟世救民的志向,這就是他們永遠不變的基本志向。沒有這個志向,就不叫儒生。所以從根本上講,人人都必須、也都會抱著這樣的志向在求學讀書,才能有如此大的決心和意志苦苦追尋學問。因此就不會是表面我們看到的具體做法。如果不明白古人讀書的目的,儒生的志向,就不會理解他們這些「頭懸梁,錐刺股」的具體做法和過人的意志。

志,本就是一個「士」底下一個「心」。也就是說,立志,就是立下士大夫的心願,這是「志」這個字的本意。士大夫,這個有儒學學問和修養的階層,他們的最大志向就是安邦治國,德化天下,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而士大夫這個階層並非固定的,人人都可以憑著讀書,而擁有學問,自己就可以進入這個階層,打個比方,如同今天從小學進入中學高中,最後考大學,大學畢業,就是擁有本科、碩士、博士等學位的有知識的人了,也許這些大學以上有學位的人,就相當於古代的士大夫吧,但這只是為了好理解打的比喻。實際還不一樣。也就是古代教育的實質和目的與今天都不一樣,過去的學問核心是道德教育,能讓人變得無私為他,志向高遠,令人尊敬。因而學生們也就能積極求學,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有積極的實現人生價值的目標。

【故事天地】 刻苦好學的路溫舒、公孫弘

路溫舒,西漢巨鹿人,家裏貧窮,只好替人放羊。他很喜歡讀書,但是卻買不起書籍。當時中國還沒有發明紙,寫字時使用的是木簡、竹簡或絹帛,所以當時的書都很貴,只有做官和富有人家的子弟才買得起書來讀。

有一天,他在放羊時,看到水澤裏長滿了蒲草,突然靈機一動,心想,為甚麼不利用蒲草編成本子來寫字呢?於是他摘取了許多蒲草,裁成小片,再編訂起來,然後把借來的《尚書》抄寫在上面。路溫舒就這樣苦讀,後來被推舉為孝廉,官至臨淮太守,成為一位非常有名的人。

同一時期,有一位名叫公孫弘的人,也因為家貧無法好好讀書,一直到四十幾歲時還在幫人家牧豬。這時,他覺得自己年紀已大,卻整天與豬為伍,一事無成,於是下定決心努力讀書,但他沒錢買書,因此十分煩惱。有一天,他在寒竹林中牧豬,突然想到竹子是很好的書寫材料,於是砍了許多竹子,削去青皮,製成一片片的竹板,再向人家借《春秋》這本書,抄在竹簡上,利用空閒的時間閱讀。後來他也成為一名學者,官至丞相。

這兩人家庭條件都十分貧苦,卻能發奮讀書,讓那些抱怨客觀條件的人能得到鼓勵或者勸誡。同時也說明,古代的中國人受教育的資格是平等的,機會也是平等的。◇

~資料來源:【正見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