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局一方面在推廣治理中國主要河流的生態保護,另一方面又在減少碳排放的名義下,不顧有些地方的水力發電已經過剩,仍在中國主要河流的幹流及支流上,大搞水電開發。中國一位地質專家認為,過度的水電開發,實際上破壞了環境和生態系統,對保護環境和減少碳排放,都沒有任何幫助。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0月22日在中國東部沿海的山東省的黃河入海口考察,主持召開了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座談會並講了話。參加座談會的,有中共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以及黃河流域三個省的最高階官員。

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必須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限」,「沿黃河開發建設必須守住生態保護這條紅線」。中共已經把整治黃河生態環境問題上升為國家戰略,列入其2021-2025年的五年國家戰略計劃中。顯示黃河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到必須重視的程度。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流,由於泥沙淤積,黃河的大部分河段,其河床都高於流域內的城市,是中國最容易發生洪澇災害的河流之一。

今年7月20日,黃河流域的河南省發大水,官方報道的死亡人數是63人,受災人數達930多萬。中國媒體報導稱,此次大水,與河南境內的多個大中型水庫洩洪直接相關。

中共自建政以來,在黃河中上游建設了至少26座大型水電站、170座中型水電站。在長江的支流和幹流上,仍在不斷開發水力發電。

根據中共最高工程類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的預測,中國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淨零碳排放),碳排放最大的火力發電要在2050年左右全部退役,代之以水電、風電、光伏、核電等非化石能源,其中水電佔總發電量的比例,將由2020年的16.4%,增加到20%。

中國四川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大隊總高級工程師范曉教授在大紀元專訪中說,儘管中國的水力發電已經過剩、無法消納,各地政府仍在搞大規模水電開發,很多是為了吸引投資和增加稅收。而這樣做的後果,可能反而使河流流域的生態環境惡化、碳排放量增加。

以下是對他的專訪節錄。

記者中國目前的水電開發是處在怎麼樣的狀況呢?

範曉中國做了很多水電開發。包括瀾滄江在雲南境內的全部幹流,全部都開發完了;現在在雲南往西藏和西藏境內這一段,還在大規模的開發。

另外就是怒江,現在還沒有做,但是以後會不會做,這個也不知道。我們希望是不要再做了。

現在四川、雲南的水電開發已經過剩,因為它本省是不可能用這麼多的水電,它主要是用作西電東送。但是現在因為各種原因,市場的原因、輸電的原因,主要還是市場需求的問題,使西電東送也遇到很大問題,沒有足夠的市場消納這些電力。

所以現在整個雲南和四川,也就是中國最大的兩個水電能源的輸出省份,現在在大量的棄水。就是說,水力發電站建起來以後,它的發電設備不是完全滿負荷運轉——因為如果滿負荷運轉,那個電出去以後,它沒有地方消納,所以很多基礎線都是閒置的,我們叫棄水。

中國這個棄水的規模也是比較大的。

記者那之後的水電開發它不考慮需求嗎?這樣大規模開發,對生態環境會有甚麼樣的影響呢?

範曉這是需要在進一步的開發當中來考慮的——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不是盲目的大規模的搞一種開發,然後損害到生物多樣性、損害河流的生態環境。

就是說,我們需要水電開發,水電開發也不是不能搞,但是需要有序的、合理的搞,而且要科學地規劃。

不是把整個河流全部變成梯級水庫,而一定是要保護、保留一定的自然江段,這個全世界都是這樣做的。你不能把整個河流百分之百的,或者說長江上游所有的河流,全部變成梯級水庫。

當然從可持續發展來說,這個也是不允許的,特別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所以,以前的那些開發,是需要來檢討和加以糾正的、需要來改變的。

其中也包括西藏,西藏現在也在做,現在雅魯藏布江那個大拐彎,也提出要搞水電開發,當然也是很荒唐的。

因為現在西藏的電力也不需要這麼大規模的水利開發;而且那個地方本身也是生物多樣性的一個熱點區域,也是需要保護起來的,而不是說只要有水利資源就要去開發。

還有,一方面要考慮保護環境生態的需要,還要考慮你這個水利開發本身有沒有市場的需求。現在很多地方不考慮這些問題,所以這都是需要來檢查的。

記者西藏既然不需要那麼多水電開發,為甚麼還這麼搞呢?

範曉因為它有利益。雖然從長遠來說,它沒有這麼大的水電開發的能源需求。但是它是一個大的專案,被批准以後,就會有相應的投資。因為任何一個開發商,他都不是全部用自己的資金,他都是要用銀行貸款的。

對於開發商,當然他從開發中可以獲益;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它也可以從稅收中獲利,因為只要有大的項目,它就可以收稅,項目越大,它的稅收越高。

一方面你專案的投資算作它的GDP的增長;另外一個就是大的項目,只要一開建它就可以收稅,這個稅收對地方的財政是一個很大的補充,這就是利益嘛。

至於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能源是不是有市場需求的問題,它不一定去考慮,它是考慮眼前的,有GDP又有稅收。

那個大的專案建好以後,開始運行的時候,它也有稅收。而且投資規模越大,稅收越高,它是成比例的。這對政府來說,當然是很希望有的,它不是從長遠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是短期考慮問題。

記者那就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去約束嗎?

範曉中國(中共)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去做這樣的決策,因為這個決策都是地方政府來做的,都是由地方政府和開發商他們來決定的。

其實這個決策本身,也需要進一步的科學化、要民主化、真正的科學論證的。但現在中國很多項目,它是先確定了以後,再來做甚麼環境評估、做論證,都是圍繞這個專案要上馬來服務的。

它不是說先論證這個項目可不可行,再決定這個項目上不上;而是先決定這個專案要上,然後我再來做相關的一些評估、環評和論證。

它所謂的評估都是走過場。所以從決策的這種模式上,就是有問題的。@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