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中共的經濟一直得益於有目的的間諜活動,包括獲取西方技術、知識產權和經濟發展經驗。

而共產主義中國的長期經濟戰略目標,則是要以北京控制的「威權資本主義體系」,取代由美國主導的後二戰秩序。後者是由聯合國和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Bretton Wood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ramework)建立的。在此,有必要定義威權資本主義的一個關鍵特徵,也即「一方面存在資本主義經濟,而另一方面,民主和公民自由仍然缺失或受到侵蝕」。

該戰略,涵蓋了滲透、吸收和利用國際機構,以獲取資源、外資、先進科技以及西方社會的運作方法,從而使中共的工業在未來的技術和生產力競爭中,能夠領先其它國家——簡而言之,就是要從長遠實現其世界經濟主導地位。為了實施這一戰略,中共投入了大量資源,包括人力和金錢,來進行經濟間諜活動。

經濟間諜活動,涉及竊取商業機密、專有信息和知識產權,以便在讓國內公司受益的同時令外國競爭對手處於劣勢。對中共而言,這些活動將彌補毛澤東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所造成的科技投資空白。在災難性的十年間,許多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創新人士都遭到打壓清算,以至於到該政治運動結束前夕,中國的工業和技術能力,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

國家反情報和安全中心(National Counter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Center)的一份非機密報告顯示,中共的戰略目標(包括軍隊現代化、發展由科技驅動的經濟模式,以及獲得主導全球地緣政治的綜合能力)都嚴重地依賴於大範圍、持續的經濟間諜活動。

中共的情報機構

中共國家安全部的操作人員、間諜和分析員,以及人民解放軍的所有部門,都在全天候地搜集情報。國安部直接聽命於國務院(中共政權的主要行政機構)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情報收集行動。而解放軍情報局,則聽命於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執行臥底、技術情報收集和網絡行動。

根據中國億萬富翁郭文貴的說法,僅在美國,就有超過2萬5千名中方情報人員和超過1萬5千名被收買的美國人,在替中共開展間諜活動。

網絡間諜活動是獲取經濟機密的一項重要任務。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企業依賴網絡入侵——在某些情況下是按照中共的指示或在政府協助下行事——來獲取美國公司的營運和項目融資信息,並且盜取知識產權和技術。」

非傳統的情報收集員

中國的商人和科學家們被國安部利用、脅迫,替中共竊取情報,又或者主動匯報其與外國人商業往來中獲得的機密。自2015年以來,這種非傳統的情報蒐搜集活動,越來越多地由中共統戰部控制。而統戰部的情報工作,又直接由國安部協調。

毛澤東曾將「統戰」稱為中共「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之一。其最初的使命,就是通過在本土滲透和控制社會團體及個人,來「說服」他們支持中共及其事業。

根據網誌Power 3.0的說法,統戰部還有新增的對外使命,涵蓋了「精英選拔、信息管理、政府游說、獲取戰略信息和資源……來作為促進間諜活動的一種手段」。

統戰部熟悉戴爾‧卡內基的經典——《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並演變出了中共的版本,其手段包括了腐敗、賄賂、間諜和脅迫。統戰部為國安部下屬的情報人員(間諜)提供掩護。

統戰部的觸角遍及孔子學院、千人計劃、華語新聞行業、僑務辦公室和中國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所有行動都受到嚴密控制,其目的是左右外國輿論,為中共的政策贏得朋友。

利用法律與監管剝削

中共的法律法規,還經常將技術盜竊,作為外國公司在中國營運的代價。中共還試圖控制國際標準認證過程,用「中國標準2035」來取代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控制了標準和技術,中共政權將能更輕易地獲得外國開發的技術。

影子公司

為了掩蓋中共政權直接參與獲得出口管制技術的事實,位於海外的影子公司便誕生了。「影子公司」這個詞可能還不完全準確,因為幾乎所有中資公司,都有義務為北京政府執行經濟間諜活動。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表示,許多中資公司與中共軍方之間難分你我,因為中共早已制定和實施了所謂「軍民融合以建設中國經濟和軍事實力」的政策。

合資企業

合資,被用來吸引外國公司到中國經營。而合資協議中,就包含了向中國合作夥伴轉讓技術的條款。歸根結底,中國的合資企業法規要求,外國合作夥伴只有在簽署了知識產權和技術轉讓後,才能進入中國市場。

研究夥伴關係

與外國科學家合作開展科研項目,就可以直接獲得先進技術。

舉個最典型例子,中共成立了「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lliance of Industrial Internet),來推進其「互聯網+協同製造戰略」(internet and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initiatives),旨在利用和整合國內外技術,以「加快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最終領導世界最新一代互聯網協議IPv6的開發。這個合作項目打著「雙向互惠」的旗號,竟然得到了美國政府的研究資金!

再比如,彼得‧達薩克(Peter Daszak)的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和武漢病毒所之間的合作,就使用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提供的資金。

2020年5月27日,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病毒研究所園區內的P4實驗室(圖左)。(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0年5月27日,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病毒研究所園區內的P4實驗室(圖左)。(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學術合作

為了獲得外國的技術,中共還積極推動與外國大學建立互惠關係。其中一個關鍵模式,就是促進國際間教授與學生交流,同時與千人計劃交織在一起,吸引外國科學家、工程師和講師,以便中共教育部和國安部從事間諜活動。

除此以外,還有學分轉移和資格認可等模式,以鼓勵中外高校之間更深入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科技投資

為了填補中共在技術領域的空缺,中共政權還投資外國的科技發展。投資的重點包括:資訊科技、網絡安全、先進製造技術、各種國防技術,以及能源技術(尤其是綠色能源)。加州大學國際衝突與合作研究所的一份報告,就很好地總結了中共的科技投資及其相關戰略。

併購

中共政權還利用海外直接投資,入股和收購西方公司,以獲取尖端技術和知識產權。中共對重要領域的外國公司採取了戰略性收購,以獲得市場份額和關鍵技術,同時進行文化滲透。

人才招聘計劃

中共還向外國科學家、工程師們,提供研究獎金和帶薪休假,來獲得他們的智力資本與技術創新。其目標,就是要在重要經濟領域,聘請海外的中外專家和企業家,去中國任教和工作。

結語

中共建立了一套龐大的間諜系統,專門針對美國開發的知識產權、技術和產業,進行持續的、統籌的間諜活動。這一活動,是北京政府不斷追求世界經濟主導地位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關鍵引擎。而外國企業,正在付出流失競爭力的代價。

作者簡介:

斯圖‧剋夫克(Stu Cvrk)在美國海軍服役30年後,以上校職等退伍,擔任過現役和後備役軍人,並在中東和西太平洋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剋夫克具備作為海洋學家和系統分析員的教育與經歷。他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the U.S. Naval Academy),並在那裏接受了古典自由主義教育,這些經歷成為他政治評論觀點的重要基礎。

原文:Espionage Is a Fundamental Engine Behind China's Economic Growth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