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紅樓夢」書中挑出了幾位性情不俗的「紅樓才女」,和您一起回味她們的故事。說起「紅樓」,換個角度看,這是一本關於人生的書,作者通過主角的悲歡離合,向人們闡述了人世間「善惡有報」的道理。書裏面既涉及儒家的倫理道德,也包含道家的出世煉丹,甚至也有佛家的青燈古佛。

今天分享的這一位,似乎不比以淚報恩的黛玉、一心向佛的妙玉、自甘平淡的李紈、玫瑰一樣的探春,還有直率真誠的湘雲,她們地位尊貴,但又有些「似主非主,似婢非婢」的感覺。她的名字是「甄英蓮」,脂硯齋評說,這是發自曹公「真應憐」的嘆息。

英蓮可說是貫穿整部「紅樓」的一條隱約的線索,在第一回便出場了。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說到當時的姑蘇城,「城中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在閶門外有個十里街,街內有個仁清巷。這裏住著一家鄉宦,姓甄名費字士隱,嫡妻也就是正室是封氏,性情賢淑,深明禮義。

清孫溫繪《紅樓夢》第一回插圖,士隱抱孩路遇僧道,葫蘆廟賈雨村出世(公有領域)
清孫溫繪《紅樓夢》第一回插圖,士隱抱孩路遇僧道,葫蘆廟賈雨村出世(公有領域)

這家人,雖算不上多富貴,但也算是本地的望族了。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天就是賞賞花,種植一些竹子,然後便是品酒吟詩,讓人覺得他像是個神仙一般的人物。唯有一件事不足:就是他都已經年過半百了,膝下還沒有個兒子,只有一位小女兒,乳名英蓮,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

說來英蓮還真是不幸,在四歲這一年的元宵佳節,就被拐走了。一晃就是多少年後的事了,我們這裏不說這些年她都經歷了甚麼,只說她幾經坎坷,到了薛家,寶釵給英蓮取了個名字,叫「香菱」。

香菱像,出自清‧改琦繪《紅樓夢圖詠‧4冊》(公有領域)
香菱像,出自清‧改琦繪《紅樓夢圖詠‧4冊》(公有領域)

這之後,香菱就一心在寶釵家中盡心服侍。兩眉之間,那一點胭脂記和姣好的容顏,依稀是沒有變,看起來一副可喜的模樣。丈夫薛蟠離家遠行,她隨寶釵一起,有了進入大觀園的契機,得以暫離苦海、躋身雅賢之列。

她蕙質蘭心,見賢思齊,也渴望擁有園中少女們那樣清雅脫俗的氣質。這些女子當中,當然是以寶釵、黛玉、湘雲三人為上,而她們的才華又以詩詞為最。

香菱傾慕、羨慕這種風雅,也想要學詩。童年時,她遭遇骨肉離散。在薛府,也沒有太多的機會讀書作文,可說到底,她畢竟是出身鄉宦世家,母親賢淑明禮,父親甄士隱更是善於賦詩。到了香菱這裏,自然是攜帶了幾分天份的。哪怕是在經歷人生的坎坷後,內心深處的那點靈慧也還是在的。

既要學詩,自然是要找尋一位明師了。大觀園裏,詩才最高者莫過於黛玉和寶釵。只見香菱剛進園子時,就央求著寶釵學詩,但是遭到了婉拒。寶釵不願教,主要是因為她懷才而不重才,也不希望香菱為了作詩,而荒廢了女紅等本職。但是香菱並沒有放棄,轉來又向黛玉學詩。

我們都知道,黛玉身子弱,心思又比較敏感,向來是喜散不喜聚的,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可誰料到,在聽了香菱的來意後,竟是欣然允諾,而且啊,還立即鄭重其事地當起師父來了。黛玉對香菱說:「既要學作詩,你就拜我為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

不錯,這便是黛玉外冷內熱、天真無私的真性情。園子裏姐妹眾多,可是在詩歌方面,真正能和她傾心交流的,又有幾人呢?她固然是孤標傲世,但當遇到香菱這樣,慧根、靈氣兼具的妙女子,她豈有拒絕之理,她也是知曉「知音難覓」的道理的啊。

一個是出口成章的女詩翁,一個是前塵盡忘的可憐丫頭。在黛玉面前,香菱自然是加倍地恭敬、謙卑。但是香菱心思細膩,擔心自己資質淺陋,會給眼前這一位稀世才女帶來麻煩,所以陪著小心說:「果然這樣,我就拜你為師,你可不許煩膩的。」

這聊著聊著,黛玉師父就已經開始傳道授業了。她用淺顯的語言概括詩歌特點,因為要先從最開始,幫助香菱建立信心,做一個好的鋪墊。她談的詩歌,是律詩的一種,認為「詩」不過是起承轉合;中間的兩副對子,平對仄,虛對實;若有了奇句,甚至都可以不受對仗的束縛。因此,黛玉輕鬆地說:「甚麼難事,也值得去學?」黛玉這樣的話語,也自然讓香菱放鬆了些。

香菱呢,即刻領悟,她平時偷空看詩,也稍有些心得,這經黛玉一點撥,才知這正是作詩之法,一下子就打開了思路。

黛玉進一步闡釋,作詩最重要的是立意,詞句終究是末事,也就是說,如果真的意趣了得,能讓人真的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意趣,甚至有時連詞句都不必修飾,也就是她所說的「不以詞害意」。

看到黛玉如此用心教,香菱也馬上敞開心扉,忍不住將偏愛的陸游詩歌娓娓道來。黛玉聽罷,便知道這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於是趕緊阻止她,不可掉入這樣的淺近格局,因為根本無法掌握詩歌的真義。聽到這,黛玉也大概了解了香菱對詩歌的掌握程度,於是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學詩之法。一段時間下來,香菱還真的吟詠出了絕妙的詩句。

清孫溫繪《紅樓夢》第48~49回插圖,濫情人情誤思遊藝,慕雅女雅集苦吟詩(公有領域)
清孫溫繪《紅樓夢》第48~49回插圖,濫情人情誤思遊藝,慕雅女雅集苦吟詩(公有領域)

我們來看看,這是甚麼樣的好方法。

香菱學詩的第一步,是心誠意堅,要找到最好的老師;而黛玉教詩的第一步,也是了解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且看黛玉的教學之法:她叫香菱先讀王維的一百首五言律,其次是杜甫的一百二十首七言律,次之是李白的一二百首七言絕句;有了三家詩的底子,再把魏晉時陶淵明等人的作品看一看。黛玉極有信心,不出一年的工夫,聰明伶俐的香菱就也可成為詩翁了。喜得香菱急忙求取詩稿。黛玉又囑咐她,仔細研讀書中做標記的詩作。

到了晚上,香菱拋開各類煩雜的事情,也不去理會寶釵的催促,就是一心在燈下讀詩。

黛玉教詩,恰是遵循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育理念,啟發香菱要主動學習,體悟作詩的秘訣。而尋找的方式,看似簡單速成,卻真是切實可行的大道,即使對現在的人作古詩,也有很大幫助。君不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借鑒、積累、超越,正是學習各項技藝的不二宗旨。

唐朝是詩歌的黃金時代,王維、杜甫、李白更是唐朝成就最高的大家。「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唐詩對後世文人來說,就是詩歌的正宗。黛玉引導香菱走的,是學詩的正道,凡是所領悟吸收的,都是詩家的要義,先不說香菱的天資多麼聰穎,且說這傳道解惑的方法,是絕不會讓人墜入歧途的。

具體作品的甄選,黛玉也頗費一番苦心,王維五律,杜甫七律,李白七絕,都是挑選出作者最擅長、藝術成就最高的體裁。

王維善作畫,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詞句淺近有餘韻,便於初學者掌握詩歌意象;他一生修禪,作詩往往能超然物外,以「無我之境」描摹山水花鳥,意境開闊玄遠,讀者不會單獨停留在某種情境中,自我創作時更加自由。

杜甫號稱「語不驚人死不休」,講究煉字煉句,格律極盡工巧之能;情感沉鬱,兼備豪逸、清麗等多種風格。這比王詩又進了一層,學詩者懂得了營造意境之後,便開始學著錘煉字詞,投入情感,把詩歌變成抒情言志的媒介。

最後是「詩仙」李白,他的作品才思俊逸、意境高妙,代表著唐詩的最高成就,成為後世難以模仿的經典。王詩、杜詩的高度,或可通過自我努力而企及,若想習得李詩的精髓,只有看個人悟性了。

《師說》裏面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黛玉當「師父」可說是有模有樣,香菱也是認真學習、肯下功夫,再加上先天帶著的好底子,自然是學得快又通。

不知道這學詩的好方法,對您有幫助嗎?◇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