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強調「共同富裕」的政策規劃,特別是提到建構「三次分配」的制度,外國媒體8月24日撰文提到,民營企業對此感到膽戰心驚。

關於所謂的「三次分配」,來自於中國經濟學家厲以寧曾提出的概念: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場按照效率原則進行分配;第二次是由政府偏重公平原則,透過稅收、社會保障支出等進行再分配;第三次則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透過自願捐贈進行的分配。

而習近平近期提出「共同富裕」的規劃,要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準性。

美國之音對此報道提到,三次分配的制度性安排是不是殺富濟貧式的社會財富再分配?已成驚弓之鳥的中國民營資本還有多少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報道引述專家的說法,提到第三次分配原是指個人或企業出於自願,把自己可支配收入的一部份捐贈出去用於慈善,而中國目前的做法一定會把自願捐獻變成強制性攤派,私企將面臨慈善勒索。

強迫募捐 挫傷積極性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提到,目前中共急需資金補貼窮人,可是政府又不肯從國庫提取,所以看準民營經濟,在自願捐獻的名義下,迫使民營企業多交錢;這短期看,對一些窮人是有利的,但嚴重挫傷民營企業家的生產積極性,長期看來反而是不利的。

「有個笑話講,募捐的秘訣,第一面帶笑容,第二腰間別把槍。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就有這種情況,所謂苛捐雜稅。甚麼叫苛捐雜稅呢?就是在明文規定的那些稅之外還巧立名目找很多稅。另外『捐』明明是要自願的,結果變成強制性的攤派。這是大家最關心的一點。」

而中共的第三次分配的所謂制度性安排,被許多觀察人士看作是中共殺富濟貧之舉。

另外,有觀察人士注意到,已有壟斷疑慮的大型私有企業不斷地遭到約談,透露出私企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必須倒的意象;只是在此時,鞍山鋼鐵公司和本溪鋼鐵公司等兩家大型國有企業,卻以強強聯合的方式,創立了全球第三大粗鋼生產聯合集團。

對經濟造成負面衝擊

托列多大學榮休經濟學教授張欣認為,優待國企、歧視私企的經濟發展計劃,必然會對經濟造成負面衝擊。

張欣認為,國有化和計劃經濟是失敗的體制,「我們記得在毛的時候,民不聊生。城市居民靠糧票布票勒緊肚子過日子。農村三年兩頭鬧饑荒,國民經濟是崩潰的。那是個均平的時代。國企現在的問題還是這樣,基本上是虧本的。有個研究,國企如果去除所有的補貼和銀行貸款,整體虧損情況更厲害。」

「而盈利的那些非國有企業,比如阿里巴巴等等,它們現在要被強行地參與,黨來管理。這個確實反應了對私企的歧視。這必然會對經濟造成負面衝擊。」張欣說。#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bit.ly/2GoCw6Y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