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昆士蘭州內陸地區發現一個新的翼龍品種化石,是澳洲大陸至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會飛的爬行動物。這種恐龍翼展大約七米多長,在白堊紀時期飛翔在昆士蘭內陸海洋的上空。那個時候,澳洲內陸60%的面積都在很淺的海洋覆蓋之下。
在昆士蘭西北部裏士滿(Richmond)發現一塊恐龍下巴的化石。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新發現的一個恐龍品種。主要研究員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理查茲(Tim Richards)說,「這種恐龍看起來就像一個頭顱連著一個長長的脖子,再安在一對長長的翅膀上。」
理查茲說:「這種動物大概是屬於比較兇猛的一類,對於小型恐龍來說,等聽到動靜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已經在一片巨大的陰影籠罩之下。」
研究人員估計,這種翼龍主要以捕食各種魚類為生。僅頭骨就有一米多長,大約有40顆牙齒。那嘴形很適合從內陸海裏捕食各種魚類。
考古學家發現,以前曾有一片巨大的內陸海愛羅曼加海(Eromanga Sea)橫穿澳洲大陸。這種恐龍生活的時期,昆士蘭的大部份地區就在愛羅曼加海的覆蓋之下。大約在距今1億年前起,這個內陸海開始消失直到完全乾涸。
「翼龍雖然能飛,它可是和鳥類、蝙蝠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物種。翼龍是脊椎類爬行動物的一種,體現了爬行動物的多樣性。」理查茲說。
為了擁有高強的飛行本領,這種翼龍的骨頭很薄,裏面孔洞也多。所以這種恐龍的化石很難被保存下來,相當罕見。
這種恐龍還有一個特點,它的下頜有一個很大的骨脊結構,研究人員推測上頜可能對稱地也有這樣的結構。「從空氣動力學角度,這些脊狀結構對這種生物的飛行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合作研究員索爾茲伯裏(Steve Salisbury)說。
研究人員將這種翼龍命名為Thapunngaka shawi。Thapunngaka用於紀念當地一種已經失傳的原住民語言,是「梭標」和「嘴」的合體,shawi取自這塊化石發現者沙威(Len Shaw)的名字。
這份研究8月9日發表於《古脊椎動物學雜誌》(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bit.ly/2GoCw6Y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