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今(16日)發布第538期《選擇》月刊,報2021年1月至7月期間,接獲近500宗涉及美容的投訴,包括有事主在接受美容療程後面部出現針洞印或水泡,及在接受療程後感到頭痛不適等。消委會提醒消費者,事前須細閱美容療程的詳情,及保留單據和醫療紀錄。消委會亦促請政府盡快立法監管醫學美容,加強對消費者的保障。
使用針機儀器注射 事主面上留下針孔數月不褪
消委會今次提到3個投訴個案。個案一的陳小姐曾於A美容院購買一個3萬元水光注射療程,並在接受療程時提到過往打針時的痛楚經驗。職員隨即介紹一部針機儀器,稱注射效果均勻,痛楚亦較少。但事後陳小姐面部出現紅腫,額頭、兩邊面頰及下巴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細小針洞,美容醫生和職員當時均稱紅腫和針洞會在兩星期內逐漸消失。
消委會指,陳小姐的紅腫在1個月後消失,但針孔仍清晰可見;有皮膚科醫生指,注射太淺層,透明質酸仍停留在皮膚表層。A美容院其後為陳小姐安排使用熱能機加速溶解透明質酸,惟4個月後情況仍沒有好轉。陳小姐直言對A美容院徹底失去信心,數個月來情緒大受影響。
消委會調停後,A美容院同意退回全數款項予陳小姐,雙方亦簽署和解協議。
在太陽穴及下巴位置打針 事後感到頭痛作嘔及牙骹疼痛
個案二,李太在B美容院購買一個7,200元的打針療程,包括在下巴及太陽穴位置注射透明質酸。李太說,注射時已經感到劇痛並示意醫生,而醫生在等候10秒後繼續注射。事後李太感到不適,在美容院休息了半小時才回家。
李太當晚感到頭痛及作嘔,須服用成藥止痛。她在翌日感到牙骹位置拉扯及異常痛楚,只能進食流質食物,其家庭醫生猜測可能是因為同時注射過高劑量。美容院建議注射溶解針解決不適,但在溶解針試針中,李太發現自己手臂出現紅印及眼晴附近皮膚腫脹不適,懷疑自己對溶解針敏感,決定不再注射。
李太表示自己因打針後的痛楚不適而整個星期寢食難安。消委會去信後,B美容院表示同意退回所有餘下療程費用及承擔李太的就診費用,合共約15,000元,並指李太已取回款項及簽署和解協議。
事主質疑和解協議單方面保障美容院拒簽
個案三涉及一個9,888元的定點去斑療程,包括5次皮秒激光及因子精華。麥小姐在接受C美容院的療程後,額頭感到痛楚並出現很多小水泡,職員稱一般三日內可消除,並即時替她搽潤膚膏補救。惟兩日後情況仍未改善,額頭上有水泡破了,面上亦留有幾個明顯紅印。
C美容院隨後安排麥小姐向指定醫生求醫。麥小姐使用了醫生提供的抗生素消炎膏,水泡雖然消褪,但仍又紅又癢,要求取消餘下療程及退款。C美容院同意退款但要求簽署和解協議,而麥小姐認為協議內容單方面保障C美容院,因而拒簽並向消委會投訴。
消委會介入後,C美容院拒絕修改協議並重申須簽署和解協議才能全數退款。麥小姐表示會考慮諮詢獨立法律意見,再作決定。
消委會促政府立法監管醫學美容
消委會指,美容院推介注射針劑療程時,往往著重講解打針後塑造的面部效果,而消費者未必認識所注射的化學物質成份;即使願意承受注射過程的痛楚,但仍存在著事後出現後遺症或其它身體反應的巨大風險。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在接受美容療程前,應向美容院等服務提供者索取相關資料,包括所用儀器和物料、美容醫生的姓名、資歷及經驗等。另外,消費者應妥善保留單據及醫療紀錄,以便有需要時,作為憑據與美容院交涉或聯絡消委會跟進。
消委會早年已經就香港醫療美容服務展開深入研究,並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清晰界定醫療美容服務的定義、從業員的資歷、儀器的標準等。消委會指情況已經刻不容緩,促請政府盡快立法監管醫學美容,加強對消費者的保障。@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